蔡英春
- 作品数:57 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控制木材皱缩的干燥方法
- 本发明是控制木材皱缩的干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木材装载;2)预冻木材;3)真空冷冻干燥;4)真空干燥;5)木材降温;6)木材卸载。本发明的优点:1)通过真空冷冻干燥使木材的固态自由水以气态的形式全部被脱除,不仅完成...
- 刘洪海杨琳吴智慧蔡英春姜涛
- 干燥过程中树盘含水率的在线检测被引量:3
- 2016年
- 为实现干燥过程中树盘含水率的在线精准检测,分析了环境温度对电阻应变式称质量装置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利用环境温度和电测质量计算精准质量的二元回归方程,并用其将树盘的电测质量校正为精准质量。用树盘绝干质量、干燥过程中在线测算的精准质量计算含水率实际值,对HYD-B型含水率仪进行了实验校正。探讨了纤维饱和点之下探针深度、间距、位置及材温补偿和介质温度补偿对含水率仪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确定适宜的探针深度和间距,得到了适宜探针深度、间距下含水率测值的修正公式。结果显示:称质量装置测量精度的二元回归校正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99;纤维饱和点以下,探针插入木材深度距离上表面为木材厚度的1/2~2/3、间距30 mm时,含水率仪检测精度高;材温补偿和介质温度补偿对检测精度影响不大,可用方便的介质温度补偿代替材温补偿。
- 付宗营赵景尧杨叶丽蔡英春
- 关键词:木材干燥木材含水率
- 关于提高称重法木材含水率测算精度的探讨
- 本论文以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件锯解时因摩擦热造成的水分损失,试件在烘箱中烘干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热分解,试件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因素对采用称重法检测木材含水率其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获得了相应的修正公式;对多...
- 蔡英春陈广元艾沐野孙怀发
- 关键词:落叶松木材含水率称重法
- 木材常规干燥过程动态黏弹性特性的实验研究
- 采用50mm厚兴安落叶松板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常规干燥实验,使用切片法测定了沿厚度方向的横纹弦向干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的一维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
基于高聚物与复合材料黏弹性理论,重点定性分析了木材干燥过...
- 战剑锋顾继友蔡英春
- 关键词:落叶松木材干燥干燥应力干缩应变应力释放
- 锯材高频真空干燥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及其差分格式
- 本文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为基础,结合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的机理及特性,通过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等建立了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锯材热质传递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应定解条件.模型中每个自变量及因变量都有独立的控制方程,利用...
- 贾潇然蔡英春俞昌铭赵景尧
- 关键词:热质传递数学模型差分格式
- 落叶松板材常规干燥过程的动态机械吸附特性被引量:5
- 2009年
- 为探索木材常规干燥机械吸附蠕变的动态发展模式,该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50 mm厚兴安落叶松板材进行常规干燥,用切片法测定了沿厚度方向的横纹弦向干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的一维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并测定了不同尺寸规格及不同预处理工艺下木材试件的自由干缩变形。根据高聚物流变学理论与木材机械吸附蠕变理论,分析了干燥过程中木材厚度方向不同位置的机械吸附蠕变变形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概括了木材表层与心层的机械吸附蠕变变形的典型发展模式。结论如下:可以采用线性函数与指数函数来分别描述含水率在低于20%和高于20%阶段的木材自由干缩率曲线,相关性较好;木材干燥机械吸附蠕变现象具有极大变异性,与干燥应力模式及应力发展间存在相互作用;在含水率低于特定温度对应下的纤维饱和点2%~4%时,木材表层的拉伸机械吸附蠕变应变与心层的压缩机械吸附蠕变应变均接近极大值;机械吸附蠕变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大将有助于干燥应力松弛,机械吸附蠕变数值可作为木材干燥工艺调整的参考因子。
- 战剑锋顾继友蔡英春
- 关键词:落叶松木材干燥干燥应力
- 纳米ZnO改性蜂蜡处理缅甸花梨木材表面性能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了提升传统烫蜡工艺处理后木材的表面性能,采用3种质量分数(0.5%、1.0%、2.0%)的纳米ZnO分别对烫蜡原料蜂蜡进行共混改性,并按照传统烫蜡工艺对缅甸花梨木试件进行表面改性蜂蜡烫蜡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处理材的微观形貌及纳米材料分散情况进行表征,通过分析处理材表面的耐紫外老化性、疏水性及抗菌性,探讨不同纳米ZnO含量对烫蜡后木材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纳米ZnO改性蜂蜡烫蜡后的木材表面的颜色稳定性、疏水性和抗菌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ZnO改性蜂蜡处理材的表面性能最佳;96 h紫外老化后,其总色差较纯蜂蜡处理材降低了42%,接触角始终保持在102°以上;具备了显著的抗菌性,抑菌率可达65%。纳米ZnO改性蜂蜡烫蜡后的木器颜色能够持久稳定,对于烫蜡木器使用范围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 郭伟牛晓霆李伟王逢瑚蔡英春
- 关键词:纳米ZNO表面性能
- 糠醇树脂浸渍强化人工林速生杨树木材的性能被引量:16
- 2019年
- 为探讨糠醇树脂浸渍强化速生杨树木材性能的效果,分别以马来酸酐和柠檬酸为催化剂,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糠醇树脂改性液,采用真空—加压法对速生杨树木材进行浸渍处理,对浸渍材和素材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久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浸渍处理后杨木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硬度有所增强,干缩率、湿胀率和吸水率显著降低,浸渍材的防霉防蓝变性、耐腐性和抗虫蛀性能均显著优于素材。当以2%的马来酸酐为催化剂、糠醇树脂质量分数为50%时,杨木的各项性能改善效果最佳。
- 卞雪桐蔡英春孔繁旭柴豪杰
- 关键词:糠醇树脂杨木尺寸稳定性
- 大果紫檀等3种红木薄板的高频真空干燥被引量:28
- 2017年
- 高频真空联合干燥具有高频快速加热及真空下水的沸点降低的双重优势,能够实现木材低温快速干燥,在大尺寸及名贵木材的干燥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红木家具及工艺制品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但常规干燥由于温度高、周期长,容易导致红木变色、变脆及开裂等缺陷,严重影响了红木制品的质量。笔者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对3种红木薄板进行高频真空干燥和常规干燥,对比分析了干燥后红木薄板的含水率分布、开裂、变色及干燥速度。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高频真空干燥的红木质量能达到国标二级,平均含水率达到家具及木制品生产工艺要求,颜色变化小,干燥速度快,尤其在高含水率范围内干燥速度更快。高频真空干燥能够提高红木薄板的干燥速度、干燥质量和效率,是红木材料干燥的优良方法。
- 刘洪海杨琳吴智慧蔡英春李兴畅
- 关键词:红木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木材干燥应变模拟预测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常规干燥过程中干燥基准、预处理条件、含水率对木材干燥应力的影响,探讨干燥应力沿髓心至树皮方向的分布情况,以实现干燥应变的模拟预测。【方法】整合分析采用图像解析法测算得到的弹性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相关数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干燥温度、含水率、相对湿度、距髓心距离为输入变量对弹性应变进行模拟预测,以预处理温度、干燥温度、含水率、相对湿度、距髓心距离为输入变量对机械吸附蠕变进行模拟预测。通过网络训练和验证,得到合理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测试,探讨分析所建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弹性应变预测模型中,各数据集均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8、0.983和0.978,所有数据集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5,验证集达到最优时的均方差(MSE)为1.21×10-6。机械吸附蠕变预测模型中,利用含水率为28%和12%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训练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1、0.977,验证集达到最优时的均方差(MSE)为1.26×10-6;利用含水率20%的数据集进行模型测试,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为0.969,所有数据集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4,网络模型能够解释94%以上的试验数据,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预测成功率较高,能够为人工神经网络在干燥应力、应变方面的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 付宗营蔡英春高鑫周凡江京辉周永东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