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怡
-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色素内镜与普通内镜检查对结直肠息肉检测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尽管传统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对结直肠息肉最灵敏的检测手段,但有数据资料对其灵敏度提出质疑,而色素内镜检查可能可以提高结肠镜息肉检查的灵敏度,为了验证这一观点,Brown SR和Baraza W搜索了2010年4月MEDLINE、
- 蒲怡
-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结肠镜检查MEDLINE查对灵敏度
- 高风险结直肠癌患者快速流程模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快速流程应用于高风险结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1月—2008年12月2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患者早期恢复情况及快速流程模式的完成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康复方面,快速流程(FT)组首次下床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短于传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管道管理方面,首次拔除尿管时间FT组早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方面,FT组也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风险结直肠癌患者中快速流程是安全可行的,可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提高高风险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赵娜杨廷翰郝晋蒲怡汪晓东李立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皮下蒂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其中脂溢性角化症12例,角化棘皮瘤6例,色素痣10例,基底细胞癌30例,鳞状细胞癌2例。切除术后创面面积最小者为0.5 cm×0.5 cm,位于右鼻翼,为色素痣切除术后创面;最大者为6 cm×5 cm,位于鼻背部,为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创面。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未发生感染。除1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轻度缺血,形成薄痂,术后10 d痂壳脱落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的伤口均获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皮瓣形态良好,无明显瘢痕。结论 彻底切除、及时修复、获得良好外观是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关键。由于面部血循环丰富,皮下蒂皮瓣为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首选。
- 李正勇岑瑛陈俊杰蒲怡伍俊良
- 关键词:面部皮肤肿瘤皮下蒂皮瓣
- 快速流程完成率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管理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快速流程完成率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2010年组)及2008年2~5月期间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2008年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快速流程完成情况。结果快速流程各主要环节中,2010年组液体限制、早期下床活动、早期经口进食、胃管管理和引流管管理完成率均高于2008年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08年组尿管管理的完成率则明显高于2010年组,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方面,2010年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86±1.05)d比(4.28±1.22)d〕明显早于2008年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对快速流程理念接受程度的增高,快速流程各环节的完成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环节成为常规管理方式,患者早期康复也更好,但发挥快速流程最大优势尚需加强多学科合作及克服本土化的困难。
- 杨廷翰蒲怡杨光超彭安娇汪晓东李立
- 关键词: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管理
-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颈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通过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增加头颈部脉管畸形患者病变临近部位的皮肤软组织量,探讨其在头面颈部脉管畸形外科治疗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头面颈部脉管畸形病例。所有病例均采取Ⅰ期植入扩张器,定期注水;Ⅱ期切除病变,扩张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的外科手术方法。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年,均无复发;转移皮瓣与邻近皮肤色泽、外观均相同,质地柔软,切口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良好。结论应用Ⅰ期扩张器植入,Ⅱ期切除病变的治疗方式,在切除病变的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外观及功能,是治疗头面颈部脉管畸形的有效方法。
- 杨齐峰蒲怡张艳阁古芝燕岑瑛许学文
- 关键词:脉管畸形手术切除自体血回收
- 体重指数和癌症死亡率在亚太人群中的研究协作:424519例参与者的汇总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蒲怡
- 关键词:癌症死亡率体重指数COX回归分析平均年龄
- 双叶皮瓣修复鼻尖部巨痣切除后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总结双叶皮瓣修复鼻尖部巨痣切除后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46例鼻尖部巨痣患者。男22例,女24例;年龄15~59岁,中位年龄28岁。黑色素痣偏右侧鼻翼28例,鼻尖正中8例,偏左侧鼻翼10例。黑色素痣直径8~12 mm,平均9.75 mm;向内均未侵犯鼻翼软骨;14例有毛发生长。病程3~49年,平均9.8年。既往行激光治疗后复发9例。黑色素痣切除后遗留缺损范围为10 mm×10 mm^14 mm×14 mm,一期采用双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分别为11 mm×10 mm^15 mm×14 mm、10 mm×10 mm^15 mm×14 mm。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均未发生颅内及硬膜下出血等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鼻尖及鼻唇沟外观良好,随访期间局部黑色素痣无复发。结论双叶皮瓣一期修复鼻尖部巨痣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安全,鼻部外观恢复较好。
- 李正勇蒲怡岑瑛伍俊良张振宇
- 关键词:鼻尖巨痣双叶皮瓣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抑制作用
- 2011年
- 由于目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Are C、Si mms N、Rajupt A等拟通过在原位结肠癌小鼠模型中分析两种人类结肠癌细胞株的迁徙能力来确定TGF-β在这种转移中的作用:FET-α细胞,有完整的TGF-β应答体系;CBS细胞,因Ⅱ型受体无活性而导致TGF-β应答缺失。结果显示,接种FET-α细胞的动物未出现肝转移,
- 蒲怡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结肠癌细胞株肝转移TGF-Β小鼠模型
- 快速流程模式下术后限制补液对吻合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快速流程模式下术后限制补液策略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4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限制补液策略的患者166例(限制补液组),采用常规补液策略的患者317例(常规补液组)。比较采用不同补液方案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从术后早期康复指标来看,快速流程组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3.9dvs4.4d)、首次下床(2.9dvs3.3d)、首次经口进食(2.9dvs3.6d)、首次拔除尿管(4.6dvs5.5d)和引流管(2.2dvs3.1d)的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8.7dvs11.6d)均短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首次拔除胃管时间(1.1dvs1.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限制补液策略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吻合口的愈合有积极意义。
- 郝晋杨廷翰蒲怡赵娜汪晓东李立
- 关键词:伤口愈合
- 快速流程在结肠癌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快速流程(FT)模式在结肠癌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按照FT模式管理的47例(FT组)和传统模式管理的80例(传统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早期康复方面,FT组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均P<0.01);对于FT环节完成情况,FT组均采用限制补液策略,而传统组均未采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进食和不常规安置引流管的完成情况,FT组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拔除胃管和早期拔除尿管的完成情况相似(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漏、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和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及总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手术患者采用FT模式管理能促进早期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其更好的应用尚需要做好本土化工作。
- 杨廷翰杨光超蒲怡黄真真汪晓东李立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围手术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