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焕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BL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效果研究
- 范焕新马永菊陈应花徐加美李明霞
- 该课题为自选项目,课题来自临床实践。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有效的替代疗法,但患者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患者存活时间的长短,生存质量的高低,治疗费用的多少,与患者所具备的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传统健...
- 关键词:
- 关键词:PBL健康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
- 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持续质量改进研究
- 范焕新马永菊魏传华田越翟岱安
- 该课题为自选项目,课题来自临床实践。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5%~50%,严重影响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导致超滤不足、水分潴留,透析不充分;低血压还可引起心律失常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良,直接...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
- 对MHD动静脉内瘘行护联体内血液透析通路标准护理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动静脉内瘘行护联体内血液透析通路标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新泰市人民医院接受MHD的患者70例,遵循随机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护联体内血液透析通路标准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MHD患者实施护联体内血液透析通路标准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 范焕新
- 关键词:血液透析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 紧急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与处理被引量:1
- 2004年
- 范焕新
- 关键词:紧急血液透析监护肾衰中毒护理
-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对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 5岁)及非老年组(<6 5岁) ,比较两组原发病因、脏器功能情况及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低血压、心律失常、抽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 <0 .0 1 ) ,高血压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合并冠心病、心包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血压异常、心律失常、抽搐,在老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超滤除水过多血容量下降可出现低血压;肾素释放失调可导致高血压;抽搐的发生是由于老年患者钙代谢的“负钙平衡”及碳酸氢盐透析纠正酸中毒后游离钙减少所致。
- 范焕新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心律失常抽搐
- 流程优化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性低血压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性低血压(IDH)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1年4月30日流程未优化前的高危透析患者1060例次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5月1日-2022年5月31日流程优化后1206例次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情况和IDH发生率及低血压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5%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DH发生率、低血压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流程优化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危透析患者IDH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范焕新焦艳陈琳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性低血压
- 连牡泽中药贴剂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 穆建萍李翠梅陈新占崔西娟范焕新吴风云万昌俭
- 输液所引起的静脉炎是长期,大量,反复输液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既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难。传统疗法50%硫酸镁湿敷,存在疗效差,见效慢,受温度影响,湿敷肢体受约束等缺陷。我们于2003年1月采用连牡泽中药贴剂治疗...
- 关键词:
-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
- 营养管理联合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营养管理联合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9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55例,在常规营养管理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转铁蛋白(TRF)、血清清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病人白细胞介素(IL)-10、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病人残存肾功能(RRF)、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管理的有氧运动,能够通过增加营养、增强肌肉力量等机制,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残余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 范焕新
- 关键词:营养管理有氧运动血液透析微炎症残余肾功能
- 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副反应的观察分析
- 2008年
- 范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