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东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hIFN-α-2b-BCG对人外周血免疫细胞因子表达调节及抗膀胱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组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Guérin BCG)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IFN-γ、IL-12和TNF-α细胞因子表达、免疫增强及抗肿瘤效应。方法:重组BCG、野生型BCG和外源性人IFN-α-2b+野生BCG,分别与PBMC共同培养,以单纯PBMC为对照,在不同时段收集培养液上清,经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FN-γ、IL-12和TNF-α的表达水平;将BCG激活杀伤细胞(bacilli Calmette-Guérin activated killercell,BAK细胞)与人膀胱肿瘤细胞EJ细胞共同培养,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LDH)检测活化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果。结果:重组BCG诱导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浓度的野生型BCG组和野生型BCG+外源性人IFN-α-2b组(P<0.05);重组BCG诱导的PBMC抗癌效应均高于对照组诱导的抗癌效果(P<0.05)。结论:重组BCG诱导人PBMC高表达IFN-γ、IL-12和TNF-α,并通过增强人PBMC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提高抗膀胱肿瘤作用。
- 范晓东韩瑞发
- 关键词:重组BCG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
- 重组hIFN-α-2B-BCG的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构建hIFN-α-2B-BCG重组体,探讨其对膀胱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对重组BCG与常规BCG生长情况和形态学进行比较;生长10代后,ELISA法测定菌体内、外表达hIFN-α-2B量。重组BCG体外作用于膀胱肿瘤细胞EJ、MB49后行电镜和MTY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常规BCG与重组BCG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d为近似对数生长期,600nm处吸光度(A)值从0.1升到1.2左右,然后进入平台期。重组BCG和常规BCG抗酸染色均为阳性,均保持相互连接的特点,但重组BCG稍大,余无明显异常。1ml重组BCG分泌IFN—α-2B为997.2pg,菌内含量为99.3pg。连续传10代的重组BCG分泌量为990.3pg,与第一代无明显差别,二者形态学也未见明显差异。重组BCG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见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胞质内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性,核染色质溶解,细胞质坏死。重组BCG对两种细胞的抑制率都显著高于野生BCG(P〈0.05)。结论重组hIFN-α-2B-BCG的分泌性表达持续稳定,其生长和形态特征与野生型基本一致。重组BCG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强于野生BCG。
- 孙二琳刘春雨韩瑞发范晓东
- 关键词:卡介苗重组BCG
- 重组人干扰素-α-2b—BCG小鼠原位膀胱肿瘤灌注治疗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建立适合膀胱内灌注BCG的膀胱癌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重组hIFN-α-2b—BCG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利用亚硝酸银化学损伤、MB49细胞移植改进方法,构建C57BL/6原位膀胱肿瘤小鼠模型,进行重组BCG和野生BCG灌注治疗,观察荷瘤小鼠生存率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结果p53在荷瘤小鼠膀胱肿瘤表达强阳性。重组BCG和野生BCG各组灌注治疗后各重要器官组织未见肿瘤和结核结节形成。重组BCG灌注治疗组的小鼠平均膀胱重量(140.8±33.2)mg显著低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的251.6±38.4,与野生型BCG治疗组的150.1±42.1、野生BCG+IFN治疗组的144.6±3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BCG治疗组的小鼠生存率高于野生型BCG治疗组。结论重组BCG小鼠原位膀胱肿瘤灌注治疗模型造模成功、肿瘤浸润迅速,恶性度高。重组hIFN-α-2b—BCG对小鼠体内膀胱肿瘤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影响肿瘤预后。
- 孙二琳韩瑞发范晓东
- 关键词:膀胱肿瘤BCGIFN-Α-2B
- 重组hIFN-α-2b-卡介苗激活杀伤细胞抗膀胱肿瘤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重组hIFN-α-2b-卡介苗(hIFN-α-2b-BCG)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cytes,PBMC)活化增殖,以及BCG激活杀伤细胞(bacilliCalmette-Guérinactivatedkillercell,BAK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分别利用野生型BCG、野生型BCG+干扰素作为对照诱导活化PBMC,比较重组BCG对PBMC的活化增殖效应,采用噻唑兰比色分析法(MTT法),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检测上述各成分对PBMC增殖活化效果;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LDH法)研究不同浓度重组BCG活化PBMC后对膀胱肿瘤细胞的不同杀伤效果。结果:MTT测定表明,重组BCG诱导PBMC活化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同浓度的对照组刺激效果(P<0.05),且重组BCG在72h仍保持较强的活化能力;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显示,不同浓度重组BCG诱导的BAK细胞抗癌效应均高于对照组诱导的抗癌效果(P<0.05)。结论:重组BCG对人PBMC具有较强的活化增殖作用,增强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 范晓东韩瑞发
- 关键词:卡介苗单核细胞杀伤细胞
- 重组hIFN-α-2b-BCG抗肿瘤效应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组h IFN-α-2b-BCG(r BCG)体外抗肿瘤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共培养后,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r BCG对人膀胱肿瘤EJ细胞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细胞形态。MTT法检测r BCG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ELISA检测r BCG作用后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水平。LDH释放试验检测r BCG激活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结果:BCG和r BCG作用后的肿瘤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和吖啶橙染色后均有显著变化。MTT显示r BCG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BCG和BCG+IFN-α-2b组。r BCG对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有影响,同时r BCG激活的淋巴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结论:重组BCG在体外有优于BCG的免疫调节特性、抗肿瘤作用和直接细胞毒作用。
- 刁呈文范晓东孙二琳李娜卢炳新雷铭德丁娜孙岩韩瑞发
- 关键词:重组BCGIFN-Α-2B免疫疗法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卡介苗对膀胱癌MB49细胞的体外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卡介苗(hIFN—α-2b—BCG)对膀胱肿瘤细胞的直接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实验,将重组hIFN-α-2b—BCG直接作用于小鼠膀胱癌MB-49细胞,荧光染色后,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野生型BCG和重组hIFN—α-2b—BCG对MB49细胞的影响。结果重组hIFN-α-2b—BCG与MB49细胞共培养后,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变圆,增殖速度明显减缓,部分细胞脱壁,胞浆呈大量空泡和颗粒状。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细胞质坏死,大量空泡,细胞表面有出泡现象。吖啶橙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聚集成团状的细胞球体,胞突消失,凋亡小体出现。Hoechst33258染色后,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呈明亮的蓝色荧光。MTT测定结果显示,随共培养时间延长,重组hIFN—α-2b—BCG可不同程度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高于野生BCG。FCM检测结果显示,24h后野生型BCG诱导凋亡率为10.8%,重组hIFN—α-2b—BCG诱导凋亡率为19.7%;48h后野生型BCG诱导凋亡率为20.9%,重组hIFN—α-2b—BCG诱导凋亡率为4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hIFN-α-2b—BCG上调MB49细胞MHC—I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上调比例明显高于野生型BCG(P〈0.01)。结论重组hIFN—α-2b—BCG成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更高的调节免疫原性、抗肿瘤作用和细胞毒性。
- 孙二琳范晓东韩瑞发牛远杰
- 关键词:膀胱肿瘤重组卡介苗人干扰素Α-2B
- 重组hIFN-α-2b-BCG对人外周血免疫细胞因子表达调节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重组BCG(hIFN-α-2b-BCG,rBCG)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产生hIFN-γ、hIL-12和hTNF-α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免疫增强效应。方法试验分为3组:重组BCG组、野生型BCG(wild BCG,wBCG)组、外源性IFN-α-2b与野生BCG混和组(wBCG+IFN),分别进行平行对照实验,重组BCG和野生BCG均采用0.1OD和0.01OD(1OD600=2.7×107CFU)作为实验浓度。以上3组分别与4×106/ml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以PBMC做空白对照,在12、24、48、72、120、168h时收集培养液上清,经ELISE法检测上清液中hIFN-γ、hIL-12和hTNF-α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重组BCG诱导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明显强于同浓度的其他2组(P<0.05)。重组BCG组hIFN-γ测得的峰值达2977pg/ml,显著高于野生BCG组的379pg/ml;外源性IFN-α-2b加入在12和24h表现出较强作用,混和成分组在hIL-12测定中峰值达614pg/ml,优于重组BCG和野生BCG组(P<0.05),48h^7d测定说明重组BCG具有持续的诱导效应,而野生组和混和成分组表现出下降趋势,后二者作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NF-α检测,重组BCG也表现出强而持久的细胞因子诱导能力,hTNF-α测定持续高于2000pg/ml,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BCG对人PBMC诱生hIL-12、hIFN-γ和h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BCG,进一步证实了重组hIFN-α-2b-BCG对人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免疫增强效应。
- 范晓东韩瑞发
- 关键词:重组BCG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因子
- 重组hIFN-α-2b-BCG的冻干制备及生物特性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重组hIFN-α-2b-BCG真空冷冻干燥的制备工艺,研究冻干后生物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重组BCG(rBCG),筛选最佳工艺参数。平板计数法比较冷冻干前后的活菌数,计算存活率。比较冻干前后rBCG的抗酸染色特征与形态,连续测定OD值,绘制生长曲线,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IFN-α-2b表达水平。PCR和抗性培养分析冻干后的质粒稳定性。结果:冻干后重组BCG为(6.51±0.33)×106CFU/mL,冻干前为(1.02±0.11)×107CFU/mL,存活率约65%,达到BCG生物免疫治疗所需的活菌标准。冻干前后的菌落形态、生长曲线及抗酸染色特征无明显差异。质粒插入基因稳定率91.7%,丢失率为8.3%。冻干前后分泌IFN-α-2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重组hIFN-α-2bBCG冻干制剂,活菌数达到生物免疫治疗标准,其生物学特性和质粒稳定性均可耐受冷冻、低温与真空干燥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 孙二琳赵杰范晓东韩瑞发
- 重组hIFN-α-2b—BCG对小鼠原位膀胱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组hIFN-α-2bBCG对原位膀胱肿瘤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C57BL/6原位膀胱肿瘤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小鼠膀胱灌注治疗后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并测定小鼠血清中mTNF-α和mlI,12的水平,了解小鼠全身免疫状况。肿瘤组织冰冻切片进行T细胞亚群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免疫组化检测肿瘤Fas表达,了解膀胱局部免疫反应。结果重组BCG灌注治疗后小鼠外周血CD4+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8+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CD4+/CD8+比例为2.63,与野生BCG组(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荷瘤小鼠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mTNF-α和mIL-12灌注治疗后比PBS对照组大幅提高,重组BCG组mTNF-α为806pg/ml,mIL-12为860pg/ml,与野生BCG组及野牛BCG联合IF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BCG组瘤组织内CD2、CD3和CD8检测强阳性,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重组BCG组和野生BCG加IFN组瘤组织CD4+、重组BCG组CD8+检测值显著高于野生BCG组(P〈O.05)。BCG灌注后荷瘤小鼠膀胱肿瘤表达Fas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hIFN-α-2b—BCG具有在小鼠体内调节系统及局部免疫能力的作用,纠正荷瘤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调,增强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具有增强Th1型细胞因子产生作用,上调荷瘤小鼠Fas的表达,诱导对膀胱肿瘤细胞的免疫攻击。
- 孙二琳范晓东王玉叶韩瑞发
- 关键词:重组BCGIFN-Α-2B膀胱肿瘤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