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王集油田深层系油气聚集规律浅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王集油田断裂系统发育、多物源砂体相互叠置、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制约了该区深层系滚动勘探开发。通过开展小层细分对比、精细构造解释及新老钻井动静态分析等手段,加强了地震地质综合研究,研究发现,与浅层一样,深层油气同样富集在王集宽缓鼻状构造背景之上,但成藏条件明显不同:一是深层源于西北张厂三角洲砂体与北东向断裂容易形成复合圈闭,导致油气主要赋存于鼻状构造西翼及轴部南段;二是剖面"椅式"的北东向断裂系统由于倾角变缓处使断层能够有效封堵,形成油气富集带。根据研究成果部署勘探,不但新钻井效果显著,滚动探井成功率高达79%,发现一批新油层,而且老井重新评价,解放了一批油层,有效地指导了深层系滚动勘探开发。
- 黄欣张海萍陈琦胡荣王艳刘生
- 关键词:王集油田深层系成藏规律
- 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动用实践与效果被引量:2
- 2011年
- 河南油田高粘度超稠油油藏储量1088.19×104t,目前采用常规的注蒸汽吞吐试采,试采效果很不理想,达不到热采产能要求。通过注氮气隔热、注降粘剂的措施虽然可以提高试采效果,但仍然突破不了产能关,导致超稠油储量难以动用。通过调研国内超稠油油田稠油开采的先进技术,分析适宜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特征的开采技术,优选了采用高干度、高强度、高速度、辅助氮气、溶剂降粘的蒸汽吞吐开采技术,单水平井蒸汽吞吐方式,大井眼(95/8″套管,双油管)开采方式,过热蒸汽技术等,有效提高了超稠油难采储量动用程度。
- 王涛李娜陈密胡荣梁超贤黄磊
- 关键词:超稠油油藏
- 古城地区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连片资料处理可以解决时间和采集参数不同引起的客观误差,使地震资料连片解释成为可能。针对古城地区新、老资料采集参数的特点,在静校正、迭前去噪、振幅补偿、提高分辨率等方面进行攻关,系统地解决了新老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处理资料的分析和实际资料解释,认为连片资料比较适合构造解释。
- 智刚胡荣汪佳荣吴小刚张娟张云
- 关键词:高分辨率处理地震属性面元均化
-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岩石结构特征及相序等,对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位于多物源交汇区,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水下重力流四种沉积体系,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浅湖和中深湖等六个亚相。为了区分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将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三角洲分支间湾、远砂坝四种微相;扇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扇三角洲分支间湾及席状砂四种微相。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南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较厚;往深凹陷方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远砂坝、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砂体厚度减薄。在垂向上以退积沉积为主,Ⅶ油组砂体比Ⅵ油组砂体的分布范围更广。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席状砂及水下重力流砂体的物性好,是该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 吕文雅姚光庆舒坤胡荣翁剑桥
- 关键词:沉积微相砂体展布泌阳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