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璟 作品数:20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儿童恶性高热成功救治一例 患儿女,12岁,38Kg,身高145cm。诊断为右眼斜视,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2岁时曾在全麻下顺利实施双眼下垂矫正术(药物不详)。否认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家族史及其它遗传代谢... 胡璟 张建敏 郑铁华 高永杰文献传递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脊柱侧弯矫形术患儿的资料。根据术中通气参数分为传统通气组(传统组)和保护性通气组(保护组),通过VT/理想体重(IBW)获得标准化VT,标准化VT≥8 ml/kg且未使用PEEP者纳入传统组,VT<8 ml/kg且使用PEEP 4~8 cmH2O者纳入保护组。再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2组患儿基线信息和术中情况。共415例患儿接受筛选,171例匹配成功,其中传统组92例,保护组79例。与传统组比较,保护组术后30 d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分级降低,PACU停留时间缩短,术后24 h时体温降低,VT、标准化VT和氧合指数降低,PETCO2、PEEP、通气频率和I∶E升高(P<0.05),IBW、PaCO2、术后外科并发症和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时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与传统机械通气策略相比,低VT联合PEEP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降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改善预后。 霍良红 胡璟 张建敏关键词:潮气量 正压呼吸 静吸复合全麻插管在小儿咽部手术中的应用(附187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寻小儿咽部手术中更安全、简便、快捷、易控的麻醉方法。方法合理选用短效镇静、镇痛、肌肉松弛药静脉复合全麻插管配以笑气吸入。结果187例年龄自1岁2个月至13岁,体重范围:11~70.5kg,手术时间5~50分钟不等,平均手术时间35分钟的患儿在静吸复合插管全麻下安静、安全地接受腺样体刮除和(或)扁桃体摘除术+咽成型术,麻醉诱导顺利,手术过程平稳,术毕在5分钟内均能苏醒,按指令办事:叫“阿姨”、呼之睁眼。术后完全清醒送回病房,询问无不良记忆。结论静吸复合插管全麻适用于各年龄段、不同体重范围小儿咽部手术,在手术适应证情况下,对于合并各种先天性疾病(漏斗胸、先心病、心室扩大并肺动脉高压等)甚至心率紊乱频发房早等,本麻醉方法也安全适用,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可控性强,对患儿的毒副作用小,舒适性及苏醒状态好,符合手术人性化的理念。术者对该麻醉所提供的手术条件满意认同。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杨晖 胡璟 杨洋 訾婷婷关键词:咽部手术 小儿 婴儿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吸入的半数肺泡气浓度 2012年 目的计算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吸入诱导的半数肺泡气浓度(MACEI50)。方法新生儿23例(N组,<1个月),出生1~3月的婴儿25例(I组),均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行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采用序贯法测定MACEI50。结果 N组MACEI50为4.12%,95%可信区间(CI)为3.94%~4.24%。I组MACEI50为4.07%,95%CI为3.74%~4.42%。结论 Airtraq喉镜用于新生儿和1~3个月婴儿气管插管时的MACEI50分别为4.12%和4.07%。 胡璟 张建敏 訾婷婷关键词:AIRTRAQ喉镜 七氟醚 新生儿 序贯法 术中自体血回输对颅脑血肿清除术后患儿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儿童颅脑血肿清除术后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2月至2022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颅脑血肿清除术的13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血制品的种类分为A组(只使用自体血,n=16)、B组(只使用异体血,n=88)和C组(自体血、异体血均使用,n=28);比较三组患儿术后凝血功能及血常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结果A、B、C三组患儿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分别为33.0(29.0,38.6)s、33.2(30.3,37.9)s、33.8(30.7,44.3)s,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3.5±1.2)s、(13.8±1.5)s、(14.2±2.2)s,术后国际标准化比值分别为(1.1±0.1)、(1.2±0.1)、(1.2±0.1),术后纤维蛋白原浓度分别为(2.4±0.8)g/L、(2.0±0.6)g/L、(2.0±0.9)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分别为(111.0±13.4)g/L、(112.4±20.4)g/L、(121.7±19.9)g/L,术后红细胞压积分别为(32.1±3.8)%、(32.2±5.6)%、(34.7±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分别为[265.0(214.5,318.5)]×10^(9)、[217.0(165.0,267.5)]×10^(9)、[179.5(106.2,237.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术后血小板的量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住院时间分别为9(5,14)d、8(5,11)d、12(5,21)d;住院费用分别为57260(39165,72648)元、48998(38880,64447)元、63130(42181,83260)元;感染人数分别为4例、12例、5例;脑疝人数分别为0例、2例、0例;癫痫人数分别为1例、8例、3例;血栓人数分别为0例、3例、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A组5分0例,4分16例,3分0例,2分0例,1分0例;B组5分1例,4分66例,3分9例,2分12例,1分1例;C组5分3例,4分15例,3分7例,2分3例,1分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儿童颅脑血肿清除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不� 王超 张建敏 王芳 胡璟 坎拜尔尼沙关键词:颅脑血肿 凝血功能 自体输血 麻醉意识深度指数在儿童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监测儿童射频消融术中反映麻醉深度的相关性,评价CSI用于儿科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的患儿36例,年龄7~15岁,ASAⅠ~Ⅱ级,给予丙泊酚2.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芬太尼1μ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期,设定BIS目标区间为60~70,采取闭环模式机器自动调整丙泊酚注药速度,瑞芬太尼0.25~0.33μg·kg^-1·min^-1持续泵注。记录患儿入室时(T 1)、诱导完成时(T 2)、手术开始时(T 3)、手术30 min(T 4)、手术60 min(T 5)、手术90 min(T 6)、停药时(T 7)、拔除气管插管时(T 8)、出室前(T 9)的CSI和BIS,并记录T 7~T 9时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MOAA/S)。结果T 1~T 2诱导期、T 3~T 6维持期、T 7~T 9复苏期CSI与BI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4和0.69(P<0.05)。T 1、T 3~T 5时CSI低于BIS(P<0.05),T 8~T 9时CSI高于BIS(P<0.05),T 2、T 6、T 7时,CSI、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7~T 9复苏期,CSI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P<0.05);BIS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5(P<0.05)。结论在儿童静脉麻醉状态下,CSI与BI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SI可以用于监测麻醉深度。 李立晶 张建敏 胡璟 任艺 高佳 王芳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儿童 CSI和BIS在儿童静脉麻醉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监测儿童静脉麻醉深度中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CSI用于儿科监测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的患儿60例,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A组,3~6岁)25例和学龄组(B组,7~15岁)35例,ASA I~Ⅱ级,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5mg/kg、顺式阿曲库铵0.1mg/kg、芬太尼1μg/kg全身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期设定BIS目标值为65,采取闭环模式自动调整丙泊酚泵注给药速度,瑞芬太尼0.25~0.33μg/(kg·min)持续泵注。记录两组患儿入室时(T 1)、诱导完成时(T 2)、手术开始时(T 3)、手术30min(T 4)、60min(T 5)、90min(T 6)、停药时(T 7)、拔除气管导管时(T 8)、出室前(T 9)的CSI、BIS,并记录苏醒期T 7~T 9时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值。结果A组T 1~T 2诱导期、T 3~T 6维持期、T 7~T 9苏醒期CSI与BI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79和0.78(P<0.05);T 1~T 6时CSI低于BIS(P<0.05),T 8~T 9时CSI高于BIS(P<0.05);T 7~T 9的CSI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7(P<0.05),BIS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P<0.05)。B组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CSI与BI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4和0.69(P<0.05);T 1、T 3~T 5时CSI低于BIS(P<0.05),T 8~T 9时CSI高于BIS(P<0.05);苏醒期CSI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P<0.05),BIS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5(P<0.05)。A、B组山形图示两组CSI与BIS在维持期一致性好,苏醒期一致性弱。结论CSI与BIS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静脉麻醉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IS在苏醒期能更好反映意识水平的变化,可用于评估3岁以上儿童静脉麻醉深度。 李立晶 胡璟 张建敏 李多依 孙岚 刘超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导管消融 儿童 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在患儿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闭环靶控与传统持续两种不同药物输注方法,输注罗库溴铵在患儿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6例,男53例,女33例,年龄1~3岁,BMI 14~21 kg/m^2,ASAⅠ或Ⅱ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闭环组(C组)和持续组(S组),每组43例。诱导时两组均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当四个成串刺激中第一次肌颤搐(T1)到达最大阻滞时气管插管。麻醉维持C组使用T1闭环肌松模式,设置T1=20%为增药条件,增药速度30μg·kg^-1·min^-1,维持速度1.60μg·kg^-1·min^-1,自动调整罗库溴铵用量。S组恒速泵注罗库溴铵5μg·kg^-1·min^-1,肌松不满意时单次追加罗库溴铵0.2 mg/kg。记录术中丙泊酚总用量、瑞芬太尼总用量和罗库溴铵总用量,罗库溴铵追加次数。记录两组肌松恢复指数(RI)、罗库溴铵停药至术毕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等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RI明显低于S组(P<0.05)、罗库溴铵追加次数明显低于S组(P<0.05),拔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两组丙泊酚总用量、瑞芬太尼总用量、罗库溴铵总用量、罗库溴铵停药至术毕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术后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与持续输注法比较,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用于1~3岁患儿下腹部手术的恢复指数明显降低,肌松恢复更快速,术中患儿肌松效果更加确切,稳定。 田沐洋 张建敏 胡璟关键词:闭环靶控输注 罗库溴铵 患儿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儿童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儿童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儿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0~15岁。随机分为右美托眯定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后,D组10min内泵人右美托咪定1μg/kg,再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1·h^-1。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后,持续泵人丙泊酚6mg·kg^-1·h^-1。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观察两组给药前(T0)、给药10min后(T1)、入肛门时(T2)、至回盲部时(T3)HR、MAP和SpO2的变化,记录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组麻醉效果优于P组(P〈0.05)。T1时两组HR、MAP均明显低于T0(P〈0.05),P组SpO2在T1、T2、T3时明显低于D组和T0(P〈0.05)。T2、T3时D组HR慢于P组和T0(P〈0.05)。P组苏醒时间长于D组(P〈0.05)。P组术中舌后坠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儿童纤维结肠镜检查较安全,且麻醉效果满意。 刘国亮 吕红 胡璟 郑铁华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二异丙酚 舒芬太尼 儿童 儿童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患儿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147)和正常体温组(n=53)。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实施脊柱侧弯矫形术200例,其中147例(147/200,73.5%)发生低体温。低体温组中,男64例,女83例,年龄6(3,12)岁;正常体温组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6(3,11)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脊柱侧弯类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节段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输注异体血、单位输液量、基线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位输液量大(OR=1.070,95%CI:1.010~1.133)、手术节段多(OR=1.117,95%CI:1.018~1.227)是导致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基线体温(OR=0.064,95%CI:0.021~0.199)是预防低体温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输注液体多、手术节段多的患儿低体温的发生风险更高,维持高的基线体温有助于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周小松 胡璟 李多依 张建敏 任艺 王芳 李立晶 刘国亮关键词:围手术期 体温调节 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