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海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乙型肝炎肝硬变child-Pugh分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应用微量 14碳 -尿素呼气试验及组织学检查方法对Child -Pugh分级A、B、C组的 8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肝硬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但随着Child -Pugh分级升高 ,HP的感染率越高 ,ChildC组病人的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 。
- 胡湘海邓阿曼陈永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肝硬变CHILD-PUGH分级
- 胃康煎剂及拆方对溃疡模型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2年
- 胡湘海樊拖迎贾春蓉邓兰琼樊群
- 关键词: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内皮素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c-myc、bcl-2 mRNA表达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myc、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在肾上腺良性及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2 9例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 7例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c -myc、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c -mycmRNA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表达率分别为2 7.5 % (8 2 9) ,71.4% (5 7) (P <0 .0 5 ) ;bcl-2mRNA在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表达率分别为 48.2 % (14 2 9,71.4%(5 7) ,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1、c -myc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发生过程中c -myc基因不起主要作用 ,可能对该肿瘤的恶性变起重要作用 ,c -myc基因产物的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一定意义。 2、bcl-2基因的凋亡抑制作用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但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鉴别上无临床意义。
- 胡湘海邓阿曼张孝斌
-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核酸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