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枝秀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图像
  • 3篇图象
  • 3篇计算机
  • 2篇荧光屏
  • 2篇图象处理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1篇电视
  • 1篇人染色体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图象分析
  • 1篇涂层
  • 1篇染色体图
  • 1篇纹理
  • 1篇纹理分析
  • 1篇显微图像
  • 1篇显微图象
  • 1篇金属
  • 1篇混色
  • 1篇计算机应用

机构

  • 6篇华中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胡枝秀
  • 3篇钟春香
  • 1篇彭嘉雄
  • 1篇张建森
  • 1篇王长江

传媒

  • 3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年份

  • 2篇1998
  • 2篇1994
  • 2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荧光屏涂层混色检测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1998年
研究了利用单色检测系统检测荧光屏彩色涂层中的残留和混色的图像处理方法;利用图像像素之间相关等性质,解决了分色和区域分割的自适应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达到了一个像素级,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胡枝秀
关键词:图象处理电视
金属疲劳条带显微图像的曲线拟合分析
1992年
金属的疲劳试验是在交变应力(即变动负荷)下反复地长时间对金属机件进行的.由此金属内部发生组织结构上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疲劳条带.分析这些条带的产生、走向及间距,对研究金属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怎样确定这些条带及其产生的时间,通常是用人工对其显微放大图片进行条带寻找、定位、量取、计算来完成,工作量之大、之复杂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替代人工对金属材料进行分析,有显著优越性.本文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金属条带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1 图象处理系统分析金属疲劳条带的设计原理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金属疲劳条带,必须将金属疲劳条带的图片用摄像机输入到图像处理系统,并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图像中的条带进行曲线拟合.
胡枝秀钟春香
关键词:金属显微图象
图象处理与分析软件的开发被引量:1
1998年
图象处理与分析算法以软件平台的形式和函数调用的方式,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和科研。用软件技术解决硬件需求,使图象显示与设备无关。软件实现了图象处理与分析中的空域处理、频域处理、边缘检测与分割、纹理分析、形状分析、编码六个部分近30种算法,大部分算法经过改进,颇具特色。
胡枝秀
关键词:图象处理图象分析纹理分析计算机
人染色体图像的一种分割方法被引量:2
1992年
1975年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根据与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和人类发展协会签订的合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染色体计算机识别系统,接着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也研制了相应的系统,所有这些均由于染色体的复杂性而采用了人机交互方式分析,而完全的自动分析尚难实现.因此,用于改善染色体图像质量的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Freeman码跟踪染色体图像边缘,在此基础上提取染色体.及研究了染色体图像的精化处理.1 染色体提取为了提取染色体,必须对其边界轮廓进行跟踪,一般用Freeman方向码(图1)跟踪.任一曲线链码符号为:
钟春香傅晓三胡枝秀袁爱芳
关键词:计算机
彩色荧光屏混色自动检测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彩色荧光屏混色自动检测研究张建森,胡枝秀,彭嘉雄(华中理工大学图象识别与人工智能所武汉430074)关键词:彩色显象管,荧光屏混色,自动检测.1引言彩色显象管生产的涂屏工艺要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粉条带以及用作间隔的石墨条带均匀涂敷到荧光屏上.它...
张建森胡枝秀彭嘉雄
关键词:荧光屏
染色体计算机辅助识别软件系统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研究了染色体计算机识别问题,在显微图象分析处理系统上研制了一个人染色体计算机辅助识别软件系统,在染色体图象预处理中应用了精化处理方法及在染色体图象核型分类中应用了模糊数学分类方法,效果较好,该系统可用于医院染色体核型检查。
钟春香王长江胡枝秀傅小三袁爱芳
关键词:染色体染色体图计算机应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