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莉
作品数:
6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范利
安徽省工人半汤温泉疗养院
孙锡惠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孔昭遐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王延康
安徽省工人半汤温泉疗养院
刘盛秀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血浆
3篇
皮肤
2篇
色素性
2篇
素性
2篇
皮肤病
2篇
紫癜
2篇
紫癜性
1篇
血浆内皮
1篇
血浆内皮素
1篇
血浆皮质醇
1篇
血浆皮质醇水...
1篇
血栓
1篇
血栓素
1篇
血栓素B
1篇
血栓素B2
1篇
药敏
1篇
药敏试验
1篇
药物敏感
1篇
药物敏感性
1篇
真菌病
机构
6篇
安徽医科大学
2篇
安徽省工人半...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6篇
胡晓莉
5篇
范利
2篇
孔昭遐
2篇
李卉
2篇
刘盛秀
2篇
王延康
2篇
孙锡惠
1篇
林达
1篇
王红
1篇
朱一元
1篇
刘维达
1篇
沈际佳
1篇
李少平
1篇
杨森
传媒
3篇
安徽医学
1篇
浙江中西医结...
1篇
临床皮肤科杂...
1篇
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1篇
2000
4篇
1999
1篇
1996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艾洛松霜剂治疗夏季皮炎、急性单纯性痒疹的临床观察
1999年
我们应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的艾洛松霜剂对夏季皮炎和急性单纯性痒疹进行治疗,临床观察疗效好,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临床确诊为夏季皮炎、急性单纯性痒疹患者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病期最短3天,最...
范利
胡晓莉
刘盛秀
刘盛秀
王延康
关键词:
皮炎
夏季皮炎
临床少见致病酵母的致病力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及电泳核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比较 10种临床少见酵母致病力的大小,体外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高低以及电泳核型的差异。方法 用经环磷酰胺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免疫抑制的小鼠为感染模型,分别用 10种酵母攻击,然后观察其存活期,并计数重要脏器中酵母的 CFU;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这些酵母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 MIC值;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确定这些酵母的电泳核型。结果 不同酵母的致病力大小不同,但均低于白念珠菌 ;对两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酵母之间有差异;各酵母的染色体的大小和数目的区别则反映了其基因型特征。结论 不同的临床少见酵母其致病力,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敏感性及基因型均有较大差异。这些资料对临床诊治这类酵母引起的条件性真菌感染可有较大帮助。
胡晓莉
李少平
王红
刘维达
关键词:
酵母菌
药敏试验
皮肤真菌病
皮肌炎47例误诊分析
1996年
我科自1983年以来皮肌炎住院101例,其中47例曾被误诊,误诊率达46.53%。现将有关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误诊47例中,男14例,女33例,年龄 2~63岁。DM型 25例,DM—PM型与结缔组织病重叠型 1例,DM—PM伴恶性肿瘤型 3例,小儿 DM3例,无肌病性
胡晓莉
范利
林达
杨森
朱一元
关键词:
皮肌炎
误诊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l)在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防治中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均相竞争法对42例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及36例正常健康者进行血浆内皮素测定。结果: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结论:血浆内皮素增高在该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病理生理作用。
范利
胡晓莉
孔昭遐
孙锡惠
关键词:
色素性
紫癜性
皮肤病
内皮素
病理生理
外用艾洛松霜对成人皮肤病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艾洛松霜大面积外用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治疗前1 天和用药后第1、2 周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保持在健康成人的正常范围内。结论:常规外用艾洛松霜不会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
范利
胡晓莉
刘盛秀
李卉
王延康
占竹青
关键词:
皮肤疾病
艾洛松霜
皮质醇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血浆血栓素B_2和前列环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6-K-PGF_1)在色素性紫癜性皮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防治中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2例色素性紫癜性皮病及36例正常健康者进行血浆TXB_2和6K-PGF_1。测定。结果: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患者的血浆TXB_2增高,6-K-PGF_1降低,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XB_2和6-K-PGF_(1α)平衡失调与该病的发病有一定的病理生理作用,了解其血浆浓度变化对该病的防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范利
胡晓莉
孔昭遐
沈际佳
孙锡惠
关键词:
色素性
血栓素B2
前列环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