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伟平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蔗糖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电极
  • 3篇生物传感
  • 3篇生物传感器
  • 3篇酶电极
  • 2篇蔗糖酶
  • 2篇葡萄糖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在线检测
  • 1篇双电极
  • 1篇双功能
  • 1篇葡萄糖酶电极
  • 1篇葡萄糖氧化酶
  • 1篇热敏元件
  • 1篇温度测量
  • 1篇温度测量电路
  • 1篇温度控制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胡伟平
  • 8篇张先恩
  • 7篇张治平
  • 6篇张晓梅
  • 3篇危宏平
  • 3篇张兴
  • 1篇赵国强
  • 1篇曲红波
  • 1篇张煜

传媒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测蔗糖复合酶电极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采用酶电极流动注射分析系统(EFIA),由固定化酶膜包括蔗糖转化酶(INV)、葡萄糖变旋酶(MUT)及葡萄糖氧化酶(GOD)与氧电极共同组成的复合酶电极用于蔗糖的快速测定。实验确定每张酶膜的最适酶量(IU比)为1NV:MUT:GOD=72:48:2.4。酶经固定化后,INV与MUT的综合回收活力>42.9%。其最适ph为5.8—6.5。最适温度范围是35—45℃。动态法和稳态法测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4)—10^(-1)和10^(-5)—2×10^(-3)mol/L,响应时间分别<20s和<2min。实验的重复性良好,变异系数<1.7%。用此酶电极测定以蔗糖为碳源的发酵液中的蔗糖含量,平均回收率达到98%。发酵液中的蔗糖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对本电极的干扰可通过平行运行的GOD电极来校正。连续使用的寿命至少为120h。比前年报道的14h有了显著的提高。酶膜显示了较好的保存稳定性(30天,保存于4℃蒸馏水中)和一定的抗热性(50℃,30min)。
胡伟平张先恩张兴胡松
关键词:蔗糖
DNA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概述了当前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特点以及发展DNA生物传感器的迫切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DNA生物传感器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着重讨论了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分别对DNA光生物传感器和DNA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特点、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说明。进而,对我国DNA生物传感器研究存在的差距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论述。
胡伟平张先恩张治平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DNA传感器
酶电极的自动温度补偿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生物传感器,特别是酶电极的自动温度补偿的发明,这种酶电极不需温度控制装置,在测定池中或临近装有一热敏元件,它能适时感知酶电极的工作温度,在酶电极的工作过程中,由单片计算机采集热敏元件经温度测量电路给出的温度信...
张先恩胡伟平唐建客张治平张晓梅
文献传递
在线检测用发酵液透析分离器的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设计了一种膜透析分离器,以期用于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在线检测。对两种膜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压差、流速、温度和载流液种类对透析分离的影响。在给定的条件下,葡萄糖浓度在10—70mmol/L范围内透过率约为12%。透过率随操作压差、温度而变化,重现性好,CV<4%,对酵母发酵液进行透析分离,葡萄糖透过率至少稳定48h。用于发酵过程在线检测,结果与离线检测相吻合,相关系数r=0.985。
张先恩胡伟平赵国强张治平张晓梅桂益群张兴危宏平
关键词:发酵学发酵液
同时测定葡萄糖和蔗糖的双电极复合酶传感器
本发明是关于生物传感器,特别是流动注射式双电极复合酶传感器的发明。该传感器由葡萄糖酶电极、固定化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电极共同组成。将一只葡萄糖酶电极(K<Sub>1</Sub>)和一只蔗糖酶电极(K<Sub>2</Sub>...
张先恩雷青利斯胡伟平张治平危宏平张晓梅曲红波张煜
文献传递
蔗糖-葡萄糖双功能酶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结合蔗糖转化酶(INV)酶管与葡萄糖氧化酶(GOD)-葡萄糖变旋酶(MUT)双酶电极构成一种新的蔗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分别用于蔗糖及葡萄糖的测定。蔗糖经酶管作用产生α-D-葡萄糖,再用COD-MUT双酶电极定糖。若是样品中蔗糖和葡萄糖共存,比较样品流经不同路径(Ws和Wg)时传感器的响应值,可以排除葡萄糖对蔗糖测定的干扰。传感器的最适pH和温度范围分别为:5.0—6.5和30—40℃。在稳态法实验中,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2.5×10^(-4)—5×10^(-3)mol/L。传感器的重复性很好,CV<1%。该传感器在用于测定发酵培养基(含葡萄糖)的蔗糖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7.9%。传感器与糖度计法测定的相关系数为0.997。传感器至少可以稳定使用8天以上。
胡伟平张先恩张治平张晓梅李翔
关键词:蔗糖葡萄糖双功能酶传感器
一种免受乙醇干扰的GOD的酶电极被引量:1
1995年
将酶电极应用于发酵糖的测定时,与糖共存的乙醇常常会影响测糖的准确性,通过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电极的研究,探讨了乙醇对测糖酶电极测定影响,进而研制出抗干扰的GOD酶电极,若是GOD电极的酶膜通过夹心法制备,在乙醇含量为0.1%(V/V)时,即产生显著的影响,使测定结果偏大4.3%,且乙醇的影响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若用尼龙网固定GOD膜,GOD电极在测定20mmol/L和5mmol/L左右的葡萄糖溶液时,含量高达9%的乙醇仍未对测定产生显著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不受乙醇干扰的特性,并且,该尼龙网GOD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的响应活性及较长的保存期。
胡伟平张晓梅张先恩危宏平张治平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酶电极生物传感器
全文增补中
蔗糖酶在尼龙丝上的固定化及酶管性能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利用盐酸水解法处理尼龙丝表面,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将蔗糖酶固定在尼龙丝上,制成酶丝,进而制成酶管.该酶管可用于蔗糖的测定,蔗糖通过酶管分解成葡萄糖,再用葡萄糖氧化酶(GOD)电极测糖.酶管的最适 pH 为5—6,最适温度范围:30—40℃.溶液的流速对酶管的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流速为1.3ml/min 时,蔗糖浓度在0—5mmol/L 范围内,酶管的转化效率基本恒定,约为28.5%.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重复实验,酶管的重复性很好,CV<1%。酶管活力至少稳定8d(天)以上.
胡伟平张先恩李翔张治平张晓梅张兴
关键词:蔗糖酶固定化蔗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