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双中子集团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回顾了晕核发现以来双中子集团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可能的发展方向。系统的理论研究表明,在原子核的表面和低密度核物质中,空间紧密关联的2n集团的出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较重原子核表面出现2n集团的机制与核物质或轻晕核中的机制很不一样,前者是由有限核的平均场造成的尺度效应(size effect),而后者主要是由低密度下对相互作用(或对能隙)的增强造成的。另外,在轻晕核或有限核表面,2n集团的均方根半径与它们到核芯的距离(或背景密度)有关,最小值普遍可以达到2~3fm,然而在核物质中2n集团最小只能到~5fm。实验方面,在重靶上的库仑激发强度,能够比较准确地给出2n系统到核芯的平均距离。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有效的实验方法给出基态中两个中子之间的间距,主要原因是中子发射过程中末态相互作用(共振态或虚粒子态)造成的两步过程的干扰,这个问题在库仑激发破碎(重靶)或核作用破碎(轻靶)中都出现。"拖出"反应和敲出核芯反应是下一步可以考虑的路径。双中子的关联测量通常效率比较低,尤其是需要有效排除中子串扰(CT)事件。为此,需要发展特殊设计的中子关联测量装置,在提高探测效率的同时,能够通过运动学关系以及其他方法有效排除中子CT信号。在数据处理阶段,通过反复迭代给出的双中子关联函数,经验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关联状态表达方式,从中可以直接提取出双中子分布均方根半径。
- 肖军叶沿林游海波杨再宏孙叶磊
- 关键词:对关联
- 利用中高能破碎和敲出反应研究非稳定核结构被引量:4
- 2010年
- 中高能区的破碎和敲出反应,由于机制相对简单、对核的表面敏感、理论处理比较成熟等原因,在非稳定核的晕结构、壳移动等奇特性质研究中发挥了独到作用。针对次级束流强度较弱、能散较大等特点,实验上发展和应用了逆运动学有效立体角完全测量、轻重靶结合、高精度消色差磁谱仪、前向中子谱仪、在束γ测量等技术手段,大大提升了实验的探测能力和选择性。从物理问题探索和实验路线演变的角度,回顾了非稳定核破碎和敲出反应的发展过程与启示,并探讨未来的走向。
- 叶沿林FAISAL Jamil-Qureshi楼建玲葛愉成吕林辉曹中鑫肖军李奇特陈天逸杨帆
- 关键词:核结构核探测技术
- 北京大学前向多中子关联谱仪的宇宙线刻度
- 中子位置、动量和能量信息的精确测量,多中子事件和cross-talk的区分,对丰中子核的结构及其反应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我们开发了一套以BC408闪烁体为主体的多中子关联谱仪以满足多中子探测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利用宇宙射线...
- 杨再宏叶沿林游海波肖军
- 关键词:中子探测宇宙射线刻度
- 北京大学前向多中子关联谱仪的宇宙线刻度
- 中子位置、动量和能量信息的精确测量,多中子事件和 cross-talk 的区分,对丰中子核的结构及其反应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我们开发了一套以 BC408 闪烁体为主体的多中子关联谱仪以满足多中子探测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利用...
- 杨再宏游海波肖军
- 利用直接核反应研究轻丰中子核的奇特结构
- 2013年
- 直接核反应是研究丰中子区核结构的重要手段.我们发展了质子标记的敲出反应实验方法,并用于6He和8He的结构研究,给出了7He共振态至今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发展了多中子关联测量技术,并基于此重建了8He激发态以及研究了8He中的双中子关联.通过12Be的非弹散射实验,观测到若干共振态,构成6He+6He和4He+8He两条分子转动带,支持12Be的-4n-集团结构.
- 杨再宏曹中鑫肖军吕林辉杨康杨彪叶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