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素民
- 作品数:43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马拉克什》的“直观”写真被引量:3
- 2002年
- 《马拉克什》以真实再现的写作手法 ,对叙事主体和叙事对象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直观”写真 ,使读者介入其中。遣词力求“把恰当的词用在恰当的地方” ,使叙事对象的生存状态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临摹再现。
- 聂素民
- 关键词:临摹
- 对三本学生学风问题的思考
- 2011年
- 高校学风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三本(独立学院)的学风令人担忧。基于这个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积极培养学生的归因意识,认真思考加强高校文明新学风建设的对策。
- 聂素民
- 关键词:高校教育学习心理
- 高师“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被引量:6
- 2005年
- 英语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将理论知识讲解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该文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学法理论应向教学行为转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外教学的活动。
- 聂素民
-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教学能力以学生为中心
- 激动的讽刺与平静的讽刺——比较《格列佛游记》与《动物农庄》的讽刺手法被引量:2
- 2003年
- 在不同的作品中,所采用的讽刺手法,会因讽刺的强度不一样,致使讽刺的程度不一样。而这种讽刺手法是建构在语言文字板块之中,其讽刺意义也是来自不同的语言风格。
- 聂素民
- 关键词:讽刺手法《格列佛游记》《动物农庄》乔纳森·斯威夫特乔治·奥威尔
-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有接口”被引量:3
- 2011年
-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可从第二课堂找到接口与契机。第二课堂可以延伸、拓展与解决第一课堂学习时间的局限性,破解"费时多"的误区,针对当下独立学院学习风气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矛盾,增加第二课堂的英语学习时间,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改革与活动具有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旨在改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合格人才服务。
- 聂素民
-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改革
- 从顾客价值理论看高师“英语教学法”的问题与对策
- 2009年
- 从顾客价值理论视角,发现"英语教学法"教学质量问题,寻求对策,构建教学质量差距模型,可见,应关注学生价值,关注学生需求,将教学理论转化成可操作性与可观察性的教学活动,将学生认知的知识转换成教学实践活动模式,将教学理论与中学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 聂素民
-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教学理论与实践顾客价值理论学生满意度
- 英语教学中巧用词根词释义的思考
- 2005年
- 在英语教学中,巧用词根词解释词意,对于区分近义词与同义词、理解字词句的表层与深层含意、鉴赏文句将会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 聂素民
- 关键词:词根词汇词义语义
- 任务型教学中的元认知体验和教学伦理——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
- 2015年
- 《大学英语》课堂应重视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任务学习中得到元认知体验,并使教师关注平等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伦理关系。文章通过梳理元认知体验与任务学习的相关理论,剖析了任务学习中的元认知体验,对朋辈合作与导入任务教学、设计课中的阅读任务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精读课文中任务型教学的学生元认知体验与师生的伦理关系。
- 聂素民
- 关键词:元认知体验教学伦理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
- “高级英语”教学中的文学审美——以《马拉喀什》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高级英语"定性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2000年3月,教育部规定"高级英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旨要即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等等。文学审美将开阔认知"高级英语"的文学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的兴趣,同时,还能传递文本的教诲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伦理价值判断。《马拉喀什》是选入"高级英语"第2册第2课的文章,它是20世纪英国重要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佳作。本文通过语言输入假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良知,通过合作式和任务型教学阐述文本直观写真的艺术审美,发掘文本的伦理教诲功能。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学审美将更能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正确的伦理价值判断能力。
- 聂素民
- 关键词:文学审美《马拉喀什》奥威尔
- 《一九八四》:一部隐喻社会政治的伦理小说被引量:5
- 2014年
- 《一九八四》是一部被公认的反极权主义政治小说。它融虚拟的事实于历史的真相之中,描写了"大洋国"的伦理乱序、悖逆的铁律、荒谬的规训、残酷的思想改造,揭示了人的伦理选择两难和伦理身份失落所,构成的恐怖性。另外,小说还分别以隐喻讽刺伦理悖逆、以双重聚焦讽刺伦理冲突、以叙事结构中的不确定句讽刺伦理意识缺失,凸显人性斯芬克斯因子的兽性转变,以及"大洋国"的人纷纷放弃血亲伦理身份、朋友伦理身份,抛开人性约束,冲破伦理禁忌,由亲人变敌人、由朋友变仇人、由理性人变兽性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伦理关系。
- 聂素民
- 关键词:《一九八四》政治伦理伦理选择伦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