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本刚

作品数:64 被引量:211H指数:7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动脉
  • 20篇脑梗
  • 20篇梗死
  • 19篇脑梗死
  • 13篇疗效
  • 13篇复发
  • 12篇疗效观察
  • 11篇蛋白
  • 10篇蛋白酶
  • 10篇金属蛋白
  • 10篇金属蛋白酶
  • 10篇基质
  • 10篇基质金属
  • 10篇基质金属蛋白...
  • 9篇颈动脉
  • 9篇出血
  • 8篇动脉粥样硬化
  • 8篇动脉粥样硬化...
  • 8篇血管
  • 7篇动脉狭窄

机构

  • 41篇遂宁市中心医...
  • 22篇遂宁市人民医...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遂宁市第三人...

作者

  • 63篇聂本刚
  • 49篇喻明
  • 29篇杨小芳
  • 21篇熊高华
  • 15篇蒋世杰
  • 10篇王秀容
  • 10篇李凤
  • 6篇顾成武
  • 6篇方登富
  • 6篇李小刚
  • 6篇李昌树
  • 6篇陈小容
  • 5篇帅杰
  • 4篇何晓菲
  • 4篇李琳琳
  • 3篇郭伟鹏
  • 3篇陈秋
  • 2篇曾春
  • 1篇陈明
  • 1篇何晓非

传媒

  • 9篇四川医学
  • 7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华西医学
  • 3篇临床荟萃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 3篇西部医学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的炎性机制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炎症因素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30例,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不稳定斑块组96例、稳定斑块组71例、无斑块组63例;选择7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WBC、单核细胞、hs-CRP及IL-6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无斑块组的血清WBC、单核细胞、hs-CRPI、L-6水平分别与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稳定斑块组hs-CRP及IL-6水平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炎症反应是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熊高华聂本刚喻明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炎症因素
脑卒中后抑郁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改变和血浆单胺递质的变化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聂本刚喻明李小刚杨小芳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抑郁内分泌系统生物源单胺类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0.5%,术后残余狭窄率<20%。术后l周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率减慢23例,血压下降15例,血管痉挛7例,发生脑栓塞、高灌注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1年,有9例复查了DSA,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未发现支架移位、缺血性脑卒中。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聂本刚喻明帅杰熊高华杨小芳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MMP-9对脑出血损伤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将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CH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48h、72h、120h、7d、15d八个时间点,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表达。结果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24h^48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9,P<0.01)。结论大鼠ICH后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
聂本刚喻明李小刚杨小芳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脑出血脑水肿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与内科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内科药物治疗对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3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其经济承受能力及自愿原则,分为支架成形术治疗组71例和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随访期间的卒中复发率、病死率及TIA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支架成形组有1例(1.41%)发生原狭窄动脉供血区的轻微卒中,内科治疗组5例发生脑梗死,2例发生TIA(11.67%)(P<0.01);NIHSS、mRS评分提示支架成形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残疾程度改善优于内科治疗组(P<0.01)。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的、可行的,其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喻明聂本刚熊高华蒋世杰杨小芳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内科治疗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临床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2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早期诊断并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者4例,单侧下肢瘫痪2例,截瘫2例,头晕、头痛2例,晕厥1例,偏瘫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者常见,临床工作中需要高度警惕,减少误诊发生。
徐磊熊琴聂本刚蒋世杰喻明顾成武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神经系统损害回顾性分析
单次癫痫发作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NSE、MBP的变化
目的探讨单次癫痫发作是否会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癫痫发作后24h内40例和对照组40例患者血清和CSF中NSE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和CSF中MBP水平。
杨小芳聂本刚熊高华喻明
文献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R668Q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初发及复发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启动子区R668Q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初发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对初发脑梗死350例,复发脑梗死340...
喻明李凤李琳琳陈秋聂本刚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1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急性脑出血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酶谱水平在轻、中、重型组之间比较分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肿体积组心肌酶谱水平比较分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与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都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定病情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熊高华聂本刚喻明
关键词:脑出血心肌酶谱
卒中单元综合治疗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综合治疗模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病房的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卒中单元组...
王秀容喻明聂本刚
关键词:卒中单元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