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庆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贴敷治疗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疗效观察
- <正>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疗效。方法对60名维持性腹膜透析合并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各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制定《消化道症状临床评分表》,包括厌食、恶心、呕吐、...
- 罗庆丁艳琼熊飞田洪丹
- 文献传递
- 182例红皮病病因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红皮病的病因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红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之比为2.8 ∶ 1;发病年龄(58.6 ± 14.6)岁。继发于原有皮肤病135例(74.2%),药物过敏14例(7.7%),恶性肿瘤8例(4.4%),原因不明25例(13.7%)。红皮病诱发原因中系统用药诱发比例最高,共52例(28.6%),其中最常见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随访76例,58例痊愈后未再发红皮病,再发患者14例,死亡5例,2例不明原因红皮病患者经过多次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蕈样肉芽肿。结论 继发于原有皮肤病是红皮病的最常见原因。原因不明红皮病患者易复发,有伴随恶性肿瘤可能,应密切随访。
- 李凯陈柳青杨光艳邢建军宋玲娟罗庆白静峰张良曾宪玉周小勇段逸群
- 关键词:红皮病预后
- 以目标为导向的药学营养服务体系在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成效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为导向的药学营养服务体系在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药学营养控制难点,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药学门诊服务模式,包括药学评估、营养评估、个体化宣教、随访指导等药物治疗管理。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腹透药学营养门诊收治的132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于管理后1月进行随访,利用疾病管理指标、药学管理指标、人文管理指标评估药物治疗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制定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以目标为导向的药学营养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药学门诊工作。药学营养服务前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0±11) g·L^(-1)和(101±19) 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1.7±6.1) g·L^(-1)和(32.9±7.0) 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与营养相关问题分别为276例和81例,用药依从性差由71.2%下降至23.5%,满意度分别为80.3%和93.9%。结论:将目标为导向的药学营养服务体系应用于门诊腹膜透析患者中,可有效提高肾性贫血达标情况,降低用药风险,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为慢病患者药学门诊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李璐璐杨香瑜丁艳琼罗庆万胜张燕敏
- 关键词:药学服务腹膜透析肾性贫血
-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药学营养门诊服务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药学营养门诊服务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武汉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药学营养门诊由肾病内科专科临床药师、肠外肠内营养专科临床药师共同坐诊,依托武汉市腹膜透析质控中心信息化平台,建立药学营养信息版块,进行药学评估和营养评估。开发出肾病营养微信小程序,结合特色指导,实现门诊高效服务。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规律接受腹膜透析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就诊药学营养门诊分为药学营养门诊组和普通门诊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1∶1比例匹配,卡钳值设置为0.03。分别统计2组患者匹配后基线资料,对2组患者半年内各项指标均值进行评价。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白蛋白水平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药学营养门诊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普通门诊组,SGA评分低于普通门诊组。标准化蛋白分解代谢率高于普通门诊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普通门诊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就诊药学营养门诊、总蛋白水平≥60 g·L^(-1)是患者白蛋白达标的保护因素,透析龄≥60月是白蛋白达标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腹膜透析药学营养门诊有助于腹膜透析患者白蛋白水平达标,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该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药师在门诊慢病患者营养管理中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杨香瑜李璐璐丁艳琼罗庆万胜张韶辉
- 关键词:腹膜透析
- 首年门诊随访频率和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首年门诊随访频率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期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CAPD患者。根据患者首年门诊随访频率的分布特征,将患者分为低频组(>5月/次)、中频组(3.3~5月/次)、高频组(<3.3月/次),比较各组之间的人口学资料、基线生化指标、生存结局、技术生存结局以及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1)高频组患者的医保比例、教育水平、体质量指数、每周尿素氮清除率(总Kt/V)、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收缩压优于中、低频组(P<0.05)。(2)生存分析表明接受高频率随访患者的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均优于低频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分析发现,随访频率与生存率及技术生存率无明显相关。(3)单因素Cox回归显示随访频率(OR=0.151,P<0.05)、Alb(OR=0.860,P<0.05)、尿酸(OR=0.996,P<0.05)都与腹膜炎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多因素回归显示随访频率对腹膜炎发生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0.21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示随访间期为3.58月/次时,预测腹膜炎发生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54.8%。结论经济及教育水平较高、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更倾向于高频随访。首年门诊高频随访(随访间期<3.3月/次)是腹膜炎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进入腹膜透析第一年进行低频随访尤其是随访间期长于3.58月/次的患者腹膜炎发生风险大,远期临床结局较差,医护人员可以针对此类患者加强宣教,督促患者后期积极进行门诊随访。
- 胡锦锦熊飞万胜张燕敏田洪丹丁艳琼罗庆
- 关键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