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简小飞

简小飞

作品数:23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骨折
  • 7篇关节
  • 7篇钢板
  • 6篇疗效
  • 6篇股骨
  • 4篇生物固定
  • 4篇锁定钢板
  • 4篇内固定
  • 4篇近端
  • 4篇骨折固定
  • 4篇固定术
  • 4篇翻修
  • 3篇岛状
  • 3篇岛状皮瓣
  • 3篇营养血管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血管
  • 3篇手术
  • 3篇皮瓣
  • 3篇皮神经

机构

  • 13篇武汉市中心医...
  • 7篇武汉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3篇简小飞
  • 7篇蒋林
  • 6篇张施展
  • 4篇曾宪林
  • 3篇余国荣
  • 3篇张卫国
  • 2篇陈廖斌
  • 2篇陶圣祥
  • 2篇黄杰
  • 2篇柳昊
  • 2篇谢昀
  • 2篇余黎
  • 2篇陈秀清
  • 1篇李舰
  • 1篇陆涤宇
  • 1篇聂琨
  • 1篇汪阳
  • 1篇张卫国
  • 1篇周忠
  • 1篇胡华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骨科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髂腹股沟神经皮支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为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7侧经红色乳胶液灌注的会阴及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2侧成人新鲜标本灌注墨汁,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髂腹股沟神经来源于第1腰神经腹侧支,其皮支从腹股沟管浅环穿深筋膜,穿出点横径为(1.89±0.47)mm,穿出时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下方。髂腹股沟神经皮支营养血管主要来源于阴部外浅动脉的升支、降支及股内侧支,并沿途发出皮支营养周围皮肤。结论:可以设计以髂腹股沟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
余黎余国荣陶圣祥陈秀清谢昀简小飞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岛状皮瓣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6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45min;出血量平均85ml;近端切口长度平均4cm;远端切口长度平均2cm;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周,无腋神经损伤,无复位丢失,随访结束时未发现肱骨头坏死病例.根据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4.4%.结论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在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巧的前提下,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
简小飞蒋林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微创手术锁定钢板
切开复位联合使用股骨距内侧支撑钢板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
2024年
目的 切开复位联合使用股骨距内侧支撑钢板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洛扎县人民医院及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43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股骨矩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X线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9±1.2)月,对照组(4.7±2.2)月,(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9.1%(2/22),对照组23.8%(6/21),(P<0.05)。结论 切开复位联合使用股骨矩内侧支撑钢板对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有利于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桑杰何博聂琨桑布简小飞琼达
关键词:股骨距支撑钢板股骨颈骨折
外固定架结合组合克氏针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组合克氏针技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6例不稳定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结合组合克氏针技术进行治疗。按AO/ASW分型:C1型27例,C2型16例,C3型3例。根据改良的Samaiento评分,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和关节面台阶方面对桡骨远端影像学进行评估;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0~42个月的随访,平均25个月。掌倾角由术前(-18.5±10.2)。改善至术后(8.7±3.8)°,尺偏角由术前(一14.6±4.5)°改善至术后(17.5±6.1)°,桡骨短缩由术前(6.0±2.1)脚改善至术后(0.7±0.3)姗,关节面塌陷由术前(5.3±3.6)mm改善至术后(0.8±0.2)mm。按Sarmiento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5例;按Gartlm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23例,可4例。结论外固定架结合组合克氏针技术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复位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可减少复位丢失。
简小飞蒋林张施展周忠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外固定器
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78例C型(AO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男38例,女40例;年龄25 ~ 72岁,平均55岁,根据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6例(A组),合并Ⅰ型尺骨茎突骨折20例(B组),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22例(C组),术后1年从骨折愈合时间、桡骨骨折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疼痛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 ~23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桡骨远端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所有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旋前旋后活动度、握力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分别有9、11例患者尺骨茎突骨折未愈合, 结论 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以及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对于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对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简小飞陈廖斌王华
关键词:桡腕关节尺骨骨折关节不稳定性
以上臂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为上臂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对上臂皮神经及伴行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外径进行解剖观测 ,并研究营养血管与皮肤血供的关系。结果 :上臂所有皮神经均有伴行营养血管 ,其伴行血管在其神经束间及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 ,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 ,营养筋膜皮肤。结论 :以上述 4条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 ,可分别设计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 ,修复临近部位、手部的软组织缺损。
简小飞余国荣陶圣祥陈秀清谢昀余黎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8年3月入院使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3个月(6~17个月)。无1例发生感染、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8个月(3~7个月)。根据Johner和Wruhs评价标准,优19例,良12例,中6例,优良率83.8%。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骨折端血供,固定牢靠,是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简小飞曾宪林
关键词:锁定钢板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临床疗效
远端生物固定翻修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远端生物固定翻修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13年1月,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对22例70岁以上非感染性股骨侧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男12例,女10例;年龄70~85岁,平均76岁,右侧10例,左侧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9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2髋,Ⅱ型12髋,ⅢA型6髋,ⅢB型2髋。翻修假体:MP(Link),Solution(DePuy)。对翻修术前及随访时的Harris评分情况、影像学资料、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61(48~78)个月,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的38(25~46)分改善至随访结束时的87(76~94)分。所有假体均获初始稳定,无感染、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可弃拐行走。2例患者有轻度跛行,术后x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周围骨质密度和厚度增加。结论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可在股骨远端髓腔内获得可靠的轴向及抗旋转初始稳定性,为假体骨长人创造了条件,尤其适用于股骨近端骨缺损轻于PaproskyⅣ型的老年患者的翻修手术,具有良好的短中期效果。
简小飞陈廖斌蒋林
关键词:髋关节翻修股骨
经皮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术,分析相关疗效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2月,应用经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32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二部分骨折12例...
简小飞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微创手术锁定钢板
远端生物固定翻修柄在非感染性高龄患者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远端生物固定翻修柄在非感染性高龄患者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对25例70岁以上非感染性股骨侧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男14例,女1...
简小飞
关键词:人工关节翻修股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