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蓓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扰素和卡介苗对肝癌大鼠单核巨噬细胞释放TNF的影响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观察干扰素和卡介苗对肝癌大鼠单核巨噬细胞释放TNF的影响。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分别腹腔注射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二者联用。从各组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体内分离出高纯度的血单核细胞、肺、脾和腹腔内的巨噬细胞,体外分别与人肝癌细胞联合培养,以ELISA酶联反应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TNF(Tumornecrosisfactor)含量。从未用免疫制剂的肝癌大鼠体内分离出高纯度的血单核细胞、肺、脾和腹腔内的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受IFNα-2b、BCG或二者联合作用后,人肝癌细胞联合培养,同上测定培养液中的TNF含量。结果:IFNα-2b或BCG均可促进上述单核巨噬细胞(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在体和离体)释放TNF,并均以两者联用的效果最佳,使四种单核巨噬细胞释放TNF的量为对照组的11~37倍不等。结论:肝癌病人进行免疫治疗时,应提倡两种免疫制剂联合应用。
- 白咸勇贾秀红顾云娣成令忠童蓓燕
- 关键词:肝癌大鼠干扰素卡介苗单核巨噬细胞
- 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肝再生过程中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形态结构
- 1995年
- 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肝再生过程中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形态结构童蓓燕,赵培林,王光辉,成令忠(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下颌下腺颗粒曲管(GCT)细胞的分泌颗粒内所合的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肝生长和再生关系密切[1],它可强迫地刺激肝细...
- 童蓓燕赵培林王光辉成令忠
- 关键词:颌下腺肝再生
- 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癌基因产物Fos及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研究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中Fos、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数为n=4),血管成形术组(n=8),血管成形术+低分子量肝素组(n=8),以2F PTCA导管对两侧髂动脉进行血管成形术,术后1小时、2小时取血管成形后血管进行Fos、热休克蛋白—7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动脉内未见Fos表达,血管成形术后1小时部分平滑肌细胞阳性,2小时表达增多;正常动脉内热休克蛋白—70位于平滑肌细胞胞浆内,血管成形术后1、2小时平滑肌细胞核呈阳性;血管成形术+低分子量肝素组与单纯血管成形术组结果相同.结论:Fos于血管成形术后早期出现,与SMC增生迁移有关,低分子量肝素不影响此过程.首次发现血管成形术后热休克蛋白—70迅速增加,可能是一种对抗血管成形术损伤的保护机制.
- 张良明沈天真陈星荣黄祥龙童蓓燕
-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血管成形术热休克蛋白FOS
- 显示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方法的探讨
- 1994年
- 本文应用几种方法观察研究了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GCT)细胞,包括石蜡切片Malory染色,树脂包埋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PAP法,免疫金银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应用这些方法进行比较与印证,对GCT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异质性特征等提出可靠的见解。本文对上述几种方法步骤的具体条件和要领进行了探讨。
- 童蓓燕赵培林等
- 关键词: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半薄切片电镜技术
- 急性低氧对小鼠心肌呼吸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 1994年
- 对129只小鼠进行低氧(含5%和10%O2)实验,观察小鼠心肌的呼吸酶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发现,两种氧浓度下即时组小鼠心肌乳酸脱氢酶LL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均下降。在个别心肌细胞内SDH、CCO染色出现局部酶染色缺失。电镜下可见即时组小鼠心肌细胞出现糖原颗粒减少、核染色质边聚、肌浆网扩张及线粒体水肿。上述呼吸酶及超微结构改变于1~2周内均恢复正常。
- 王光辉谷华运童蓓燕
- 关键词:低氧超微结构心肌
- 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及环孢嘌呤A的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1)的表达以及环抱嘌呤A(CsA)抗免疫排斥的作用,井探讨该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国际心肺移植组织(ISHLT)1990年心脏急性排异反应分级标准.对心脏移植大鼠进行排异反应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l的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结果 心脏移植后,供者心脏和主动脉标本中,1d和 3d时出现轻度炎性浸润,排异反应为 1A或 1B级;11d和 12d时可出现弥谩性炎性浸润和心肌坏死,并伴明显水肿、出血以及血管炎.排斥级别达3B或4级。CSA治疗可使心脏移植排异降低1~2.5级。移植后血管内皮细胞、外膜浸润淋巴细胞的ICAM-1表达显著升高。CsA治疗可明显抑制供者心脏及主动脉的ICAM-1表达。该抑制作用在l~3d内,呈CsA剂量依赖性.而在7~11d内无剂量差异。结论CsA治疗是下凋淋巴细胞迁移和浸润、减弱移植排斥反应的有效手段.其机理可能与降低粘附分子表达有关。
- 张新华顾晓杨尚琪童蓓燕钟翠平
-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心脏移植
- 全文增补中
- 低分子量肝素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再狭窄形成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观察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再狭窄形成过程,探讨低分子量肝素的抑制作用.方法:以PT-CA导管对家兔髂动脉行血管成形术,于术后不同时间取血管成形段血管,行HE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兔疫组化染色,测量内膜/中膜比值,计数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结果:血管成形术造成血管损伤,术后3天即见有少许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至14天时内膜增厚,3、7、14天时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9.54%、10.78%、3.23%,低分子量肝素组不同时间内膜增厚程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均低于血管成形术组.结论:血管成形术的损伤导致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形成再狭窄病变,低分子量肝素能够部分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迁移,减少再狭窄形成.
- 张良明沈天真陈星荣黄祥龙童蓓燕白咸勇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再狭窄平滑肌细胞增殖
- 肝再生过程中肝和脑垂体纤维粘连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大鼠肝大部切除再生过程中肝和垂体内纤维粘连蛋白变化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0.5天1天、1.5天、2天、3天、7天时,肝内和垂体远测部滤泡垦状细胞细胞纤维粘连蛋白的变化,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肝大部切除术后1.5天,肝内纤维粘连蛋白阳性染色增强,其平均光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3天,镜下可见纤维粘连蛋白染色呈强阳性,尤其在肝组织增生部位,变化十分明显,至术后第3天达高峰,平均光密度明显增高,为正常组的1.6倍(P<0.01)术后1.5~77天纤维粘连蛋白阳性包的肝细胞数增多,反应增强,以术后1.5天时最为明显,并可见较多的双核细胞里强阳性反应.肝大部切除术后2~3天垂体远侧部纤维粘连蛋白阳性FS细胞增多,反应也增强.结论:在肝大部切除后机体可能通过表达纤维粘连蛋白从整体及局部调节肝的再生.
- 赵培林童蓓燕成令忠刘丽萍
- 关键词:肝再生脑垂体纤维粘连蛋白
- 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研究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的动态变化。方法用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贮脂细胞并计量,以图像分析仪测灰度值。结果正常肝小叶内贮脂细胞呈网架状分布,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数量递减,至第5d时为正常肝的1/3。结论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动态变化明显不同于肝中毒等损伤后的增殖变化。
- 王冬梅李凤林童蓓燕童蓓燕
- 关键词:肝贮脂细胞结蛋白肝大部切除肝再生
- 不同吸氧方式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吸氧是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吸入氧浓度、吸氧方式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关系仍有争议。该实验通过研究不同吸氧方式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临床合理用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7日龄C57BL/6 J新生小鼠14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4只。实验组1:吸入氧浓度(F iO2)由30%逐渐升高至75%后突然中断吸氧;实验组2:F iO2由75%逐渐降低直至停氧;实验组3:吸75%高氧5天后骤然停氧;实验组4:吸75%高氧5天后逐渐降低F iO2直至停氧;实验组5:第1天吸75%高氧,第2天吸空气氧,交替进行,连续6 d;对照组:置于同实验条件下的空气中。实验组1,2,3,5和对照组分别于P12(生后第12天),P14,P17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法),实验组4于P14,P17,P22视网膜铺片,各组均在P17行视网膜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增生和发育情况。结果①视网膜铺片显示:对照组:P12见少量无灌注区,周边血管结构清晰,P14无灌注区消失,血管形态基本正常,P17血管形态全部正常。实验组1,3,5:P12视网膜中央部有大片无灌注区,血管收缩、闭塞,P14新生血管开始形成,P17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实验组4:P14视网膜中央部大片无灌注区,有少量新生血管形成,P17无灌注区缩小,血管走行基本正常,深层血管有阻塞,P22血管发育基本正常。实验组2:铺片显示视网膜血管形态与对照组相似。②视网膜切片显示:实验组1,2,3,4,5小鼠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目分别为49.50±1.36,5.17±0.67,47.68±4.70,5.74±2.37,29.15±2.48个,对照组为1.22±0.20个。实验组1,3,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2,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吸氧方式对视网膜血管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吸入氧浓度波动较大、吸入高浓度氧后突然停氧可严重影响新生鼠视网膜血管的发育,产生类似早产儿视网膜病
- 王玉环陈超石文静肖虹蕾童蓓燕周国民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吸氧方式吸氧浓度新生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