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涛

作品数:39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安徽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体层摄影
  • 8篇体层摄影术
  • 7篇造影
  • 6篇血管
  • 6篇胰腺
  • 6篇肿瘤
  • 5篇血管造影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造影术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CT
  • 5篇病变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能谱CT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CT诊断

机构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7篇安徽省立医院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怀宁县医院

作者

  • 39篇程涛
  • 9篇韦炜
  • 7篇许实成
  • 6篇罗英姿
  • 6篇周燕
  • 5篇贾鑫鑫
  • 3篇曹东兴
  • 2篇孙灿辉
  • 2篇程琦
  • 2篇刘阳
  • 2篇高飞
  • 2篇赵英明
  • 2篇王传彬
  • 2篇黄俊
  • 2篇伍翠云
  • 1篇王卫东
  • 1篇丁浩
  • 1篇王忠荣
  • 1篇王韬
  • 1篇叶山东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保健...
  • 5篇安徽医学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安徽卫生职业...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9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组图像,其中24例有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99例中58例(58.6%)图像质量1级,34例(34.3%)2级,7例(7.1%)3级。VR、MIP及MPR重组像显示1、2级冠状动脉达95%,3级50%左右,4级显示困难。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96.4%。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适合于冠心病患者的筛选检查。
许实成程涛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意外发现的胃部病变CT诊断
1999年
目的:探讨上腹部常规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胃肿瘤的CT表现及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在日常腹部CT扫描中或阅片时对偶然发现的胃壁增厚加服造影剂或服温水600-800ml以提高胃充盈度确定胃壁是否增厚。结果:CT意外发现证实的胃病变31例。26例进展期胃癌表现为胃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厚度平均为2.6cm。胃外扩散占81%。5例良性病变。4例胃炎,3例肥厚性及糜烂性胃炎表现为胃体部胃壁广泛均匀增厚,厚度平均为1.3cm,1例贲门糜烂性炎症胃壁呈不规则增厚。ⅰ例胃柿石表现为胃体腔内多发圆形低密度类似充盈缺损。结论:胃的良恶病变均可引起胃壁增厚。在胃充盈好时,如果阅片时多注意胃是很容易意外发现胃肿瘤。而胃充盈不佳,观察不仔细是造成漏诊、设诊的主要原因。
程涛沈冰奇张翎
关键词:胃肿瘤CT胃部病变
胰腺癌的CT诊断
1998年
<正>胰腺癌的发病率依然较高,为了提高诊断水平,特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7例胰腺病变,对其CT表现及诊断问题作一探讨。资料及方法37例中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6~81岁,平均5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上腹包块、消瘦、黄疸。本组证实为胰腺癌28例,胰头炎症2例,胰尾炎症1例,CT诊断为胰腺癌而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恶性淋巴癌3例。CT诊断为胰腺囊腺癌3例,其中2例穿刺病理证实为慢性胰腺炎囊液,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坏死性胰腺炎。CT确诊率为83.8%,
程涛孙灿辉王韬
关键词:胰腺肿瘤CT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通畅性评估的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通畅性评估的可靠性。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84例患者置入的132枚冠状动脉支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评估支架内通畅情况及支架近端、远端血管显影状况,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为标准进行对照。结果 64排螺旋CT支架重建对于支架闭塞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100%。对于闭塞加狭窄(支架狭窄程度大于50%)诊断的敏感性为96.7%,假阴性为3.4%,阳性预测值为100%,64排螺旋CT支架重建图像对支架狭窄(>50%)和闭塞的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883)。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可达到冠状动脉造影相同的支架显影清晰度和支架通畅性评估准确性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黄俊程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腹膜后间隙的交通及急性胰腺炎扩散解剖学基础被引量:3
2008年
韦炜程涛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间隙解剖学基础肠系膜根部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窥镜(VE)后处理。结果21例主动脉夹层均能明确显示真假腔和内膜片,以轴位像、MPR、VR显示最佳,DeBakeyⅠ型2例,Ⅱ型1例,ⅢA型2例,ⅢB型16例;21例均见到明确的初始破裂口,显示率为100%,以轴位像、MPR像上显示为佳,结合VR可立体显示破裂口形态、大小及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1例Ⅱ型夹层,无名动脉受累,1例ⅢB型夹层合并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的右锁骨下动脉(该患者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分别起源于主动脉弓)受累,20例Ⅰ、Ⅲ型中,腹腔动脉受累4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5例,肾动脉受累4例;21例夹层中,16例可显示假腔内多少不等的血栓充填。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无创、快速、准确检查方法。
许实成程涛赵锡军韦炜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4年
测定了临床几种疾病状态下6种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含量。证实肝、胆疾病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采用VK拮抗剂治疗及DIC时可引起继发性依K因子减少,VK治疗有效;而某些血栓症则由于先天性蛋白C、S缺乏所致,VK治疗无效。
吴竞生谈敏潘理明丁浩吴冬梅王祖贻程涛王忠荣
关键词:维生素K凝血因子
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CT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CT表现并对CT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其中常规CT扫描并增强 6例 ,螺旋CT扫描并双期增强扫描 4例。结果 胰岛素瘤 5例 ,大小为 0 .9~ 2 .0cm。 3例常规CT平扫并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 ,2例螺旋CT平扫为等密度 ,增强扫描在动脉期为高密度 ,门脉期为等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5例 ,大小为 2 .0~ 6 .0cm ,其中 3例常规CT平扫 ,1例未发现肿瘤 ,2例呈不均匀密度 ,均匀稍高密度 ;增强扫描呈周边明显强化 ,中心稍强化、均匀强化 ;2例螺旋CT平扫呈不均匀密度 ,双期增强呈周边强化 ,不均匀强化。结论 CT检查对于 >2cm的胰岛细胞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而对于
程涛韦炜韩萍
关键词:CT表现胰岛细胞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胰腺癌胰周血管受侵的MSCT表现及可切除性评估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胰周血管受侵的MSCT表现及与手术结果的比较。方法 80例胰腺癌患者(后经临床综合诊断或病理证实)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根据重建图像结合横断位图像对胰周主要血管进行识别。胰周主要血管包括腹腔动脉(CA),肠系膜上动脉(SMA),脾动脉(SA);门静脉(PV),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将胰腺癌与血管的关系分为0~4级。评价270条胰周主要血管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别计算各分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肿瘤侵犯的胰周血管及其程度各不相同,随着MSCT分级的增高,对于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判断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而特异性逐渐升高。对于手术可切除性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的MSCT影像分级是2级。结论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提高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及手术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率。
韦炜程涛罗英姿周燕
关键词:胰腺癌可切除性
CT导向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胸部疾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PPB)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CT引导下PPB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58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6.7%;2例患者未完成穿刺;术后并发气胸2例,咯血4例,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CT引导下PPB检查在胸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安全、准确、简便等优点。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经皮胸部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周燕程涛
关键词:CT检查穿刺活检术护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