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森 作品数:16 被引量:93 H指数:6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NS和PUMA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核干因子(NS)和p53上调凋亡因子(PUMA)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标本62例,其中WHO分级Ⅰ级8例、Ⅱ级21例,Ⅲ级19例,Ⅳ级14例。另取同期10例因颅脑损伤行内减压术获取的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标本中NS和PUMA蛋白的表达。结果胶质瘤组织NS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胶质瘤组织PUMA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Ⅱ级胶质瘤比较,Ⅲ+Ⅳ级胶质瘤组织NS蛋白的表达较高(0.224±0.015vs0.302±0.024),PUMA蛋白的表达较低(0.182±0.020vs0.167±0.0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和PUMA蛋白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程森 寿记新 付旭东 马建 周少龙关键词:核干因子 神经胶质瘤 不同术式对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4例A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血肿清除还纳骨瓣术(craniotomy,CO)组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CO组66例(57.9%),DC组48例(42.1%),与CO组患者相比,DC组患者年龄较小(χ~2=13.84,P<0.05),其他术前临床特点和CT扫描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组患者具有更高的住院死亡率、更差的预后和更多的新发血肿(P<0.05)。结论考虑到DC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时,CO也是一种可取的治疗ASD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王冰冰 寿记新 程森 卢家潮 高海东 王建业 李龙龙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 去骨瓣减压 住院死亡率 预后 单羧酸转运蛋白-1磷酸酶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与同张力蛋白同源在人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52例脑胶质瘤织和1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CT1、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标本中MCT1、PTENmRNA的表达分别为依次增加和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3);(2)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标本中MCT1、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依次增加、依次下降(MCTI:18.8%、61.8%、72.2%;PTEN:68.8%、44.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37);(3)MCT1 PTEN 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6,P=0.041)。结论MCT1、PTEN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分级关系密切,病理级别越高MCT1表达呈现显著增强趋势而PTEN则呈现下降趋势。MCT1在胶质瘤中的过表达及PTEN的表达缺失可能都对脑胶质瘤的病理进展起了促进作用,PTEN、MC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 王建业 寿记新 刘献志 高海东 翟付强 程森 管海博 梁博 王冰冰 卢家潮关键词:脑胶质瘤 酯酶基因 脑胶质瘤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2013年 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细胞瘤,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低治愈率的"三高一低"的特点。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是一个细胞核内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定位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参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目前已有研究,显示,在多种癌组织中均有NS的高表达。作者观察了NS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道如下。 林爱琴 程森 寿记新 马林 巫庆荣关键词:脑胶质瘤 核干细胞因子 基于18F-FDG PET/CT与结构MRI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诊断准确性比较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基于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18F-deoxyglucose PET/CT,18F-FDG PET/CT)与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诊断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中的诊断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开发或验证基于18F-FDG PET/CT或sMRI用于AD诊断的AI辅助诊断系统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PROBAST清单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临床适用性后,采用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和综合受试者操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共纳入26篇研究,提取了38项有关诊断性能的2×2列联表。其中,24项基于18F-FDG PET/CT区分AD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ve,NC)人群;14项基于sMRI区分AD患者与NC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8F-FDG PET/CT,AI辅助诊断系统合并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9%[95%CI(88%,91%)]、93%[95%CI(91%,94%)]和0.96[95%CI(0.93,0.97)];对于s M R I,A I辅助诊断系统合并灵敏度、特异度和S R O C-A UC分别为88%[95%C I(85%,90%)]、90%[95%CI(87%,92%)]和0.94[95%CI(0.92,0.96)]。结论基于18F-FDG PET/CT或sMRI的AI辅助诊断系统在诊断AD时展现出了相似的性能,两者均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赵太良 王冰冰 梁威 程森 高海东 王建业 寿记新关键词:人工智能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META分析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两次压迫法)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23年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颅面疼痛综合征。卡马西平通常是治疗TN的首选药物,但有效控制疼痛的剂量通常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相关[1]。当药物治疗控制疼痛无效或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初始缓解疼痛率可以高达100%[2,3]。 张庚 寿记新 王冰冰 程森 王建业 管海博 高海东 张健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疼痛综合征 卡马西平 缓解疼痛 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与核干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胶质瘤中NS表达的阳性率与IDHl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8例脑胶质瘤标本。应用PCR检测技术检测标本中IDHl基因多态性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测序显示原发胶质瘤中16例(55.17%)发生IDHl突变,复发胶质瘤中14例(48.28%)发生IDHl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蛋白的表达显示原发胶质瘤和复发胶质瘤标本中NS的阳性表达率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成正相关关系(P<0.01)。伴IDHl突变的胶质瘤标本NS阳性表达率较IDHl野生型胶质瘤NS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肿瘤中NS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肿瘤NS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DHl基因突变在原发性胶质瘤和复发性胶质瘤中均有较高的突变频率,且可加强胶质瘤细胞中NS的表达。胶质瘤中升高的核干细胞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及复发密切相关。 寿记新 管海博 程森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IDH1 NS 突变 终板造瘘联合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估Fisher分级下终板造瘘联合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分为3组:A组为22例行单纯动脉瘤夹闭者;B组为104例开颅夹闭术中行终板造瘘者;C组为79例开颅夹闭术中行终板造瘘联合术后应用腰大池置管引流者。基于Fisher分级比较3组患者术后6个月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术后对3组患者连续随访12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FisherⅠ~Ⅱ级:A组、B组及C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13.16%、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Ⅲ级:A组、B组及C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38.46%、31.1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Ⅳ级:3组患者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为33.33%,B组为38.10%,C组为9.09%),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检验水平,其中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9、P=0.003)。3组患者术后生存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结束时aASH术后mRS评分显示,仅在A组和B组、A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板造瘘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不仅可以降低FisherⅢ~Ⅳ级aSAH患者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aASH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赵义博 寿记新 王冰冰 李龙龙 程森 梁威 蒋文彬 胥飞龙关键词:脑积水 腰大池引流 脑胶质瘤中核干细胞因子表达与IDH1基因突变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胶质瘤中核干细胞因子(NS)表达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I)基因突变的特点,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8例原发性胶质瘤存档蜡块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PCR技术检测标本中IDH1基因多态性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在高级别胶质瘤标本中NS蛋白表达率高于低级别。经基因直接测序,16例(55.2%)出现IDH1突变,突变位点均为R132型。经统计学分析,IDH1基因突变率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在胶质瘤中核干细胞因子表达和IDHl基因突变率随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加,可为胶质瘤的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并为胶质瘤在基因治疗方面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寿记新 管海博 程森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IDH1 NS 基因突变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MC)与伽玛刀术(GK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组51例,伽玛刀术组45例。对比2组术后24 h、6个月、12个月、24个月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PMC组术后24 h、6个月、12个月、24个月治愈率(94.18%、90.20%、90.20%、88.24%)均显著高于GKS组(13.33%、62.22%、66.67%、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C组术后24 h、6个月有效率(98.04%、98.04%)均显著高于GKS组(68.89%、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总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比伽马刀术起效快、操作简单,更适用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的老年患者。 管海博 寿记新 程森 高海东 王冰冰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 立体定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