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理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咪唑啉衍生物对钢在酸中的缓蚀作用与电子密度和前线轨道能量的关系被引量:63
- 1990年
- 关于二苄基亚砜、硫脲及其它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对铁在 HF 酸中缓蚀作用已有一些报导。本工作研究含 N、S 或 O 的咪唑啉衍生物对钢(20A,A3,X20)在HF 酸、HCl 酸和柠檬酸中的缓蚀作用。用量子化学的 CNDO/2方法计算了各咪唑衍生物分子中原子的电子密度,同时也计算了前线轨道(HOMO、LUMO)的能量。将计算结果和用失重法测出的腐蚀速度和缓蚀效率进行比较,表明1-氨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啉-硫脲缩合物(SM-型化合物)的缓蚀效率最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缓蚀剂。
- 宁世光石明理刘奉岭余立新李延芳章荣玲程在英
- 关键词:咪唑啉衍生物缓蚀作用
- 1,2一双(1-甲基咪唑-2-硫基)乙烷及其异构体的晶体形态与熔点
- 1997年
- 1,2一双(1-甲基咪唑-2-硫基)乙烷及其异构体的晶体形态与熔点刘庆俭1)曲荣君2)陈宝吉3)石明理1)(1)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济南;2)烟台师范学院化学系,264000,烟台;第一作者38岁,男,讲师)化合物1,2-双(1-甲基咪...
- 刘庆俭曲荣君陈宝吉石明理
- 关键词:异构体熔点晶体形态
- 抗微生物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被引量:2
- 1995年
- 抗微生物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山东师范大学石明理,王仲妮(济南,250014)0引言微生物,有支配人类健康的消化道微生物和利用发酵法生产抗菌素医药品及啤酒、味精、酱油、酸乳等食品的微生物,特别是为实现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循环而存在于自然界的无数的微生...
- 石明理王仲妮
- 关键词:抗微生物表面活性剂
- 新型配体氧杂烷酰基双苯并三唑铀酰配合物的合成与特性被引量:1
- 1994年
- 合成了新型配体氧杂烷酰基双苯并三唑及其与铀酰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1R、UV及HNMR分析,并对其组成、结构及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官景渠石明理邹志琛
- 关键词:铀酰离子络合物
- 抗微生物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三)被引量:3
- 1995年
- 抗微生物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三)山东师范大学石明理,王仲妮,石凤,朱金璇(济南250014)2.4两性表面活性剂最早研究开发的是“Tego51” ̄[114],并成为德国哥德施米公司首售的两性表面活性杀菌剂。日本竹本公司的“SALABON”杀菌剂,中国安...
- 石明理王仲妮石凤朱金璇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抗微生物作用两性表面活性剂
- 有机同系物的指数型同系线性规律(Ⅱ)──共轭多烯链状化合物电子光谱的验证
- 1994年
- 用共轭多烯链状化合物电子光谱的数据,对指数型同系线性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指数型同系线性规律具有广泛适用性和较高精确度。在所研究的71个系列169组吸收峰数据中,相关系数属于“优”和“良”的组数总和占总数的99%以上。
- 刘奉岭朱思成宁世光石明理
- 关键词:共轭多烯指数型同系线性规律
- 含甲巯咪唑杂环为端基的非环冠醚的合成被引量:3
- 1992年
- 由于非环冠醚具有与冠醚类似的选择配位金属离子的性能,且易于合成,产率高,结构富于变化,配位作用迅速,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 刘庆俭石明理
- 关键词:甲巯咪唑端基冠醚
- 安索杀菌剂
- 石明理王在军刘奉岭宁世光史存信
- 安索杀菌剂(又名安索菌毒清)系氨基酸类两性表面活性化合物的超细粒子水剂,杀菌谱广,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对人畜无毒,安全可靠。杀菌活性物为二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或醋酸盐,超细分散剂为辛茜酚醚衍生物。该产品对革兰氏阴,阳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氨基酸类闭路循环工艺
- 络合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工艺
- 一种络合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的工艺,属于精细有机合成生产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在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直接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是价格低廉的链状聚醚和碱金属卤化物的络合物,它具有与价格昂贵的冠醚类似的络合碱金属离...
- 石明理杜新曜鲁绍芬
- 文献传递
- 三氧乙基化十二醇醚磺酸盐与某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三氧乙基化十二醇醚磺酸钠〔C12H25OC2H4)3SO3Na,简称C12EO3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DTAB)复配体系在纯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计算了1=1复配体系胶束形成和表面吸附的标准自由能ΔG^0mic、ΔG^0ad,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m、β^s,揭示了两组分相互作用的强度和混合体系表面相及胶团的组成。
- 王仲妮石明理
-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