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盖立学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油田
  • 4篇采油
  • 3篇生物采油
  • 3篇铁人
  • 3篇铁人精神
  • 3篇驱油
  • 3篇微生物采油
  • 3篇大庆精神
  • 2篇原油
  • 2篇微生物驱
  • 2篇微生物吞吐
  • 2篇离子
  • 2篇离子对
  • 2篇高聚物
  • 2篇采出液
  • 2篇大庆精神铁人...
  • 1篇代谢途径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4篇盖立学
  • 2篇梁晓飞
  • 2篇盖玉国
  • 1篇王蕊
  • 1篇刘毅
  • 1篇窦绪谋
  • 1篇胡淑娟
  • 1篇郭盟华
  • 1篇金锐
  • 1篇刘鹏
  • 1篇李蔚
  • 1篇张慧杰
  • 1篇柏璐璐
  • 1篇刘钢强
  • 1篇李娜
  • 1篇王艳玲
  • 1篇宋考平
  • 1篇刘洋
  • 1篇陆原鹏

传媒

  • 4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政工研究
  • 1篇国外油田工程
  • 1篇企业文化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对采油微生物局部富集的影响
2010年
通过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脂肽、吐温80、石油磺酸盐)和金属离子(Ca^(2+),Mg^(2+),Zn^(2+)和Mn^(2+)),用显微观察法对采油微生物在原油周围富集的影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不同采油微生物菌株在原油周围的富集均有促进作用,脂肽生物表活剂效果最好.进而证明脂肽能改变细菌表面的亲疏水性,也能乳化原油,使菌体细胞在原油周围富集.金属离子对菌株在原油周围的富集作用效果差别显著,Ca^(2+)对趋化性运动起促进作用,Zn^(2+)和Mn^(2+)起抑制作用,尤以Zn^(2+)最为明显.
盖立学刘洋王蕊李蔚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微生物原油
聚驱井采出液降粘防蜡剂的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随着采出液含聚合物浓度的上升 ,析蜡量增加 ,采出液粘度增大 ,导致聚驱抽油机井载荷增加 ,检泵周期缩短。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了物理化学法降粘防蜡的设想 ,并通过室内试验 ,研究、筛选出新型降粘防蜡组分 。
盖立学张慧杰刘鹏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采出液油田
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至今世界上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由于这项技术具有成本低、对油藏适应性强、不污染环境和不伤害地层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盖立学
关键词:驱油机理原油组成微生物吞吐微生物驱
文献传递
微生物降解烷烃中间产物分离鉴定及代谢途径被引量:7
2010年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降解原油烃的效率,采用铜绿假单胞菌、蜡状芽胞杆菌和地衣芽孢杆3株采油菌株进行微生物降解烷烃途径研究,建立了中间产物分离制备方法,采用重氮甲烷衍生的方法对酸性中间产物进行甲基化衍生,实验菌株对正十四烷、正二十二烷和非正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利用GC-MS方法,在实验菌株作用正二十二烷的产物中,检测到二十二烷酸、十八烷酸和十六烷酸,可以判断采油微生物是以末端单加氧的形式代谢正二十二烷生成二十二烷醇,然后进一步氧化成酸,进入β-氧化过程.该研究为微生物摄取原油中不同组分和控制降解过程、进一步改善微生物采油技术效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盖立学陆原鹏郭盟华金锐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GC-MS代谢途径
基于糖显色法测定鼠李糖脂的比例、含量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确定微生物培养液中鼠李糖脂的组成、含量和鼠李糖脂在电喷雾质谱(ESI-MS)中的离子化效率。方法:用薄层色谱分离并结合ESI-MS分析培养液中的糖脂产物、测定样品中单鼠李糖脂和双鼠李糖脂比例及离子化强度。结果:根据苯酚-硫酸法和蒽酮光度法中糖及糖脂与吸光度的定量关系[A=0.0103X+0.0465(X为鼠李糖量,μg),A=0.0043X+0.0446(X为鼠李糖脂量,μg)],用化学计量方法确定了糖脂含量84.8%,其中单鼠李糖脂的质量分数0.344,双鼠李糖脂的质量分数0.656,并基于电喷雾质谱中的离子强度和测定的浓度计算了鼠李糖脂的离子化效率,双鼠李糖脂的钠离子化效率仅为单鼠李糖脂钠离子化效率的50%。结论:可用于定量分析单双糖脂及评价鼠李糖脂的生产。
盖立学宋考平
关键词:鼠李糖脂电喷雾质谱
用激光散射法研究天然气水化物
2000年
对于天然气水化物晶体的集结和生长可以利用光子相关色谱仪 (PCS)来研究。水化物实验时采用了蒸馏水、过滤净化水和天然气的混合物 ,形成了结构Ⅱ的水化物 ( 94 %mol甲烷和 6%mol丙烷 )。实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压力、温度下的情况 ,发现天然气水化物集结时 ,晶核大小约为 2~ 80nm ,与驱动力大小有关。实验采用了两种体系 :静态和搅拌状态。静态实验很难恢复感应时间和必要的驱动力。但是 ,在搅拌实验中 ,尤其是当温度较低时 。
NerheimA.R.盖立学刘毅胡淑娟
关键词:天然气晶核
聚合物采出液中离子对示踪剂检测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被引量:1
1999年
在采出液的共存离子中,一定量的Cl~-、SO_4^(2-)对SCN~-检测的干扰非常明显,而其它阴离子,虽然对测定产生干扰但因采出液中含量很低,从而影响较小。在采出液的共存离子中,Cl~-、NH_+~4、Fe^(3+)对其检测影响较大,使检测数值发生很大偏差,而其它离子的影响,相对误差很小,可忽略不计。 Fe^(3+)在采出液中含量很少,其影响可忽略不计。通过试验,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消除了干扰。试验证明,以上检测处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使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梁晓飞李娜盖玉国盖立学
关键词:采出液示踪剂离子含量化学驱油高聚物
现场测定聚合物溶液粘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1999年
梁晓飞盖立学盖玉国
关键词:粘度高聚物
溶解罐搅拌桨叶折断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0年
盖立学
关键词:化工厂搅拌器桨叶聚丙烯腈纤维
油田开发中的环境污染及治理被引量:9
2002年
根据油田开发的生产实际,分析了油田开发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来源及排放特点,介绍了油田生产中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油田污染防治工作应向源头控制、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转变。
罗军盖立学刘钢强
关键词:油田开发环境污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