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白银

白银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盐岩
  • 2篇油藏
  • 2篇油水
  • 2篇油水界面
  • 2篇石油
  • 2篇石油开采
  • 2篇识别技术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碳酸盐岩储层
  • 2篇凝析
  • 2篇凝析气
  • 2篇凝析气藏
  • 2篇盆地
  • 2篇气藏
  • 2篇圈闭
  • 2篇走滑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白银
  • 3篇孙琦
  • 3篇范坤
  • 2篇郭平
  • 2篇方兵
  • 2篇王璐
  • 2篇苏洲
  • 2篇汪周华
  • 2篇江航
  • 2篇左小军
  • 2篇黄佳
  • 2篇张银涛
  • 2篇魏小芳
  • 2篇吕伟峰
  • 1篇张敏
  • 1篇屈洋
  • 1篇赵海涛
  • 1篇黎立
  • 1篇段云江
  • 1篇张帆

传媒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第二届石...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凝析气藏露点压力被引量:2
2020年
露点压力的准确预测对保障凝析气藏的高效开发至关重要。近年来,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对复杂的非线性回归与分类问题有良好的解决策略。基于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GA)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露点压力预测模型(GA-LSSVM模型),并利用误差反向传播(BP)和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相应的露点压力模型,然后进行模型精度对比。在皮尔逊关联性分析基础上,上述模型均选取气藏温度、(N2+CO2、C1、C2~C6、C7+)摩尔分数、C7+相对分子质量、C7+相对密度和气油比作为自变量。采用公开发表的34个露点压力数据进行参数优化,得到了GA-LSSVM、BP和RBF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对15组实测露点压力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GA-LSSVM模型预测精度明显高于BP、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GA-LSSVM模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ARD)仅为3.02%,其中最大绝对相对误差(ARD)为16.64%,最小ARD为0.05%,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AARD分别为6.46%、10.54%。最后,根据Leverage方法,进行了所有数据的异常点检测。研究为凝析气藏露点压力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汪斌孙博文黄召庭郭平姚琨汪周华白银
关键词:遗传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凝析气藏露点压力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界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形成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7
2018年
大量的原油样品数据表明库车坳陷中、新生界凝析油和轻质油以高含蜡为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资料对库车坳陷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成因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中部分壳质组和腐泥组形成了高蜡油,镜质组形成了凝析油和轻质油,三者共同决定了库车坳陷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形成。原油含蜡量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原油成熟度、油气藏类型、气洗作用和原油运移作用。原油成熟度为主要控制因素,库车坳陷原油是烃源岩在成熟阶段下热演化生成的,原油成熟度Ro介于0. 8%~1. 05%,总体表现为高含蜡的特征,且原油含蜡量随原油成熟度增加而降低;油气藏类型为次要控制因素,干气藏原油含蜡量小于5%,凝析油含量低的凝析气藏原油含蜡量介于5%~10%,凝析油含量高的凝析气藏和油藏原油含蜡量大于10%,且原油含蜡量随生产气/油比对数的减小而增加;气洗作用和原油运移作用影响最小,相同油源条件下,原油受气洗程度越强,原油含蜡量越低,原油运移距离越大,原油含蜡量也越低。
苏洲苏洲张慧芳韩剑发刘永福孙琦白银段云江
关键词:原油成熟度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层序地层划分及不整合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钻井的测井和录井资料、岩芯资料,以及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分析,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与下石炭统巴楚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地区东河塘组和巴楚组的角砾岩段分别相当于一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东河塘层序(SQd)和巴楚层序(SQb),两者之间呈不整合接触。其中东河塘层序由海侵体系域(TSTd)、高位体系域(HSTd)和下降体系域(FSTd)构成,且在地震、录井和测井资料上均可识别。巴楚层序在录井和测井资料上可识别出海侵体系域(TSTb)和高位体系域(HSTb),但在地震资料上只能识别它的层序界面。巴楚层序与东河塘层序的地层间存在明显的交角,水平距离1km落差2.6 m,交角为0.0081°,上泥盆统东河塘层序顶部地层明显遭受剥蚀,在研究区东南部它的高位体系域明显减薄,下降体系域(FST)地层缺失。
左小军何虎庄辛仁臣刘恩然范秋海孙琦黎立张文白银何巧林邢星
关键词:层序地层不整合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塔里木盆地
一种河道砂岩性圈闭刻画技术在轮南三叠系勘探中的应用
作为老区,轮南三叠系在多轮次的构造圈闭勘探中,整体收效不大.随着勘探深入,岩性圈闭成为勘探重点,但由于地质认识不深入,缺乏有效技术手段,岩性圈闭研究进展缓慢.本次研究重点是以地质认识为导向,通过加强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赵海涛白银左小军赵风云高登宽苏洲
关键词:河道砂岩性圈闭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研究与识别技术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在断控油气藏领域取得了勘探理论认识和技术创新,形成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断裂控储成藏地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类型和富集规律认识,实现了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发现了地质储量规模...
方兵崔德育袁敬一张银涛白银
关键词:走滑断裂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
利用改进的SGR方法定量评价断层圈闭封堵性——以塔北隆起英买34井区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泥岩断层泥比值法(简称SGR法)可估算断层可支持最大烃柱高度。在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首次通过改进泥岩断层泥比计算公式,结合油藏和地震资料,计算了英买34井区油藏油柱高度标定参数d和圈闭烃柱高度h,确定了有效圈闭范围,为进行钻前定量评价、降低勘探风险提供依据。
管文胜查明张超曾丽萍孙琦白银
关键词:塔北隆起断层封堵勘探风险
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Dietzia cercidiphylli ORF‑000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105。本发明的油藏本源...
王璐宋文枫吕伟峰魏小芳许颖黄佳江航周明辉范坤白银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研究与识别技术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在断控油气藏领域取得了勘探理论认识和技术创新,形成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断裂控储成藏地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类型和富集规律认识,实现了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发现了地质储量规模...
方兵崔德育袁敬一张银涛白银
关键词:走滑断裂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
塔中Ⅰ号气田东部试验区气油比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岩心、测井、物探、试井和试采等资料的综合应用,对塔中Ⅰ号气田东部试验区气油比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气油比随生产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无明显变化型、缓慢上升型、持续递减型和先增后减型等4种。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与上述气油比变化规律对应的油气储集层类型为视均质型、裂缝系统型、双重孔隙介质型等。
张强于红枫白银姜源黄腊梅韩杰
关键词:气油比凝析气藏
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Dietzia cercidiphylli),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105。本发明的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能够降低...
王璐宋文枫吕伟峰魏小芳许颖黄佳江航周明辉范坤白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