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
- 作品数:46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ELISA法检测IgA肾病患者血清β_2-GPI/LDL复合物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建立人血清β2-糖蛋白Ⅰ/低密度脂蛋白(β2-GPI/LDL)复合物ELISA检测法,探讨其对IgA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以抗人β2-GPI抗体为包被抗体、酶标记抗apoB为检测抗体的β2-GPI/LDL ELISA检测法,对50例IgA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分析。结果建立的β2-GPI/LDL ELISA检测法灵敏度0.25 U/m 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为5.73%和10.67%,参考范围(0.66±0.17)U/m l。IgA肾病组β2-GPI/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23)U/m l vs(0.66±0.17)U/m l,P<0.0001]。敏感性86%,特异性为100%。结论β2-GPI/LDL以健康对照组x-+2s即1.0 U/m l为cut off值,对IgA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示其有潜在的临床诊断价值。
- 张春妮王相栋田迎汪俊军李克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ELISAIGA肾病
- 动态增强MRI、扩散加权成像及光学成像联合监测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肿瘤反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利用多模态成像技术即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动态增强MRI(DCE—MRI)及DWI,评价裸鼠肺癌皮下移植瘤经抗血管治疗后肿瘤解剖形态、血管功能及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人NCI—H460肺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接种第10天选取肿瘤直径生长至0.5~1.0cm的裸鼠12只,按数字法随机等分为2组,并分别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处理。治疗7d后利用小动物光学活体成像系统、DCE—MRI、DWI评价两组裸鼠肿瘤体积、荧光信号强度值、血管功能参数[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s)、速度常量(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对比剂浓度下峰面积(iAUC)]以及ADC值;并与肿瘤组织透射电镜、HE染色的病理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进行对照。对结果采用Kolmogorov—Smirnov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Kep为非正态分布,数据以肘(范围)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VEGF为等级资料,两组间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X2检验;其他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问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定性资料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肿瘤细胞接种第7天两组裸鼠皮下均出现荧光团,随着时间的延长荧光团范围逐渐增大,强度也逐渐增加。治疗7d后,治疗组肿瘤平均光信号强度值为(2.51±2.43)×10^10(光子数/s),对照组为(5.77±3.25)×10^10(光子数/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4,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为(365±56)mm2,小于对照组的(987±26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1,P〈0.01),抑瘤率为63.0%。两组肿瘤荧光信号强度值与体积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3
- 史红媛田迎罗松王守巨朱飞鹏金利新王建东卢光明
- 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剂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 狼疮脑病初次发病的MRI表现与诊断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狼疮脑病初次发病的MRI表现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病理机制。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证实的活动性狼疮脑病患者初次发病的MRI资料,探讨MRI信号改变与病理机制的关系。结果 15例MRI均表现为较弥漫的异常信号,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及脊髓均可受累;病变主要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大多呈对称性分布。12例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其中3例部分病灶呈混杂信号),另3例病灶均呈高低混杂信号;15例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像上病变均为均匀高信号,境界清楚。增强扫描3例,1例有环形强化,2例无强化。14例治疗后复查MRI,11例病变明显好转,3例病变完全消失。结论病灶弥漫且大多对称的脑水肿样异常信号,DWI与FLAIR像上均出现高信号,可视为活动性狼疮脑病初次发病较具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与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积极治疗病变可以好转甚至完全消失。
- 史红媛卢光明田迎
- 关键词:脑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气管主支气管腺样囊性癌5例被引量:7
- 2012年
-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壁黏膜下浆液及黏液腺的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在气管支气管原发肿瘤中少于0.1%~0.2%[1],具有缓慢生长、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因此,术前准确的影像诊断及与良性、高度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必要。
- 史玉振周长圣田迎童明敏吴越菲王中秋
- 关键词:支气管肿瘤
- 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方法:本院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1例行CT检查。其中松果体细胞瘤(PC)4例,中分化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PPTID)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PB)1例。结果:4例PC平均直径2.4cm,PPTID、PB最大径分别为3.1和2.1cm。5例肿瘤呈类圆形或浅分叶,1例呈不规则形;4例肿瘤边界清晰,2例边界不清。MRI平扫除1例明显出血呈混杂信号外,其它5例以实性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5例肿瘤DWI呈稍高或高信号,1例呈等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1例肿瘤呈环形强化,5例略不均匀强化,其中轻度-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3例。5例出现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结论: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具有边界相对清楚、实性为主、略不均匀强化以及DWI上呈稍高或高信号的特点。
- 史玉振田迎童明敏王中秋
- 关键词:脑肿瘤松果体磁共振成像
- 新型染料IR-808靶向肿瘤近红外荧光成像的体内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近红外荧光染料IR-808在移植瘤动物模型中特异性的肿瘤靶向示踪作用。方法建立人肺癌细胞系NCI-H460、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及鼠源肝癌细胞系Hepa 1-6皮下移植瘤裸小鼠模型,未接种癌细胞的裸小鼠作对照。尾静脉注射同等剂量染料IR-808,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对裸小鼠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追踪染料在裸小鼠体内的分布,评价其肿瘤靶向作用。结果在未接种的裸小鼠体内,IR-808染料首先在肝脏、心脏聚集,随后信号减弱,48h后基本代谢排出体外;在荷瘤裸小鼠模型体内,IR-808染料注入24h后开始靶向肿瘤,72h后荧光信号仍很稳定;取荷瘤裸小鼠组织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发现仅肿瘤组织有信号,其他组织无信号。全部实验小鼠状态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近红外荧光染料IR-808能特异性靶向肿瘤成像,且信号稳定,无明显毒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田迎孙晶王建东卢光明
- 关键词:近红外荧光成像动物模型肿瘤靶向
- 外源标记多模态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和光学活体成像等医学影像技术与外源标记探针结合,实现细胞及分子水平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分子影像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中主要针对现有的分子影像探针及其影像技术作一综述。
- 田迎卢光明
- 关键词: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
- pH敏感的纳米金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敏感的纳米金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应用。该纳米金星材料包括纳米金星本体,纳米金星本体的形状为多枝状星形,表面同时修饰氨基功能化和羟基功能化的巯基聚乙二醇。该金纳米星材料在弱酸性环境中可...
- 王守巨卢光明滕兆刚刘莹田迎孙晶唐玉霞卢楠谢媛赵艳娥曹新志
- 文献传递
- 腹膜后原发少见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CT特点,试图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腹膜后肿瘤的CT图像,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强化程度,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腹膜后肿瘤的CT特点。结果脂肪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胃肠外恶性胃肠间质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4例,副神经节瘤2例,嗜铬细胞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皮样囊肿1例,脉管瘤3例,囊性淋巴管瘤1例。其CT表现各不相同,CT定位腹膜后的准确率为71.42%(20/28),其中准确定性率为21.42%(6/28)。另有8例错误定位于腹膜后的脏器。结论腹膜后肿瘤种类多,其CT表现有很多重叠,但CT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率较高,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 童明敏史玉振田迎吴越霏王中秋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
- 结直肠癌EphB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EphB6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EphB6蛋白的表达,并比较两者表达的差异;分析EphB6蛋白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有随访资料的49例患者EphB6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EphB6蛋白表达下调40例(48.8%),表达上调14例(17.1%),无变化28例(37.1%)。结直肠癌组织EphB6蛋白表达下调者多为中晚期(P=0.015)或淋巴结转移者(P=0.048),但与肿瘤分化无明显相关。结直肠癌组织EphB6蛋白表达下调组和无变化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个月和33个月,上调组的生存时间较长(中位生存时间为未达到),3组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EphB6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一定抑制肿瘤转移及发展的作用,该蛋白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后的新指标。
- 潘笑露王建东时姗姗王璇马恒辉余波田迎王伊婷卢光明周晓军
- 关键词:受体酪氨酸激酶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