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琼

作品数:76 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7篇胚胎
  • 20篇胚胎移植
  • 19篇体外
  • 18篇受精
  • 18篇体外受精
  • 15篇体外受精-胚...
  • 15篇流产
  • 14篇精子
  • 12篇卵巢
  • 9篇自然流产
  • 9篇不育
  • 8篇妊娠
  • 7篇细胞
  • 7篇激素
  • 7篇IVF-ET
  • 6篇多囊
  • 6篇多囊卵巢
  • 6篇多囊卵巢综合
  • 6篇绒毛
  • 6篇生殖

机构

  • 76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76篇王琼
  • 51篇周灿权
  • 24篇徐艳文
  • 24篇钟依平
  • 21篇李洁
  • 17篇欧建平
  • 17篇罗璐
  • 16篇刘雅峰
  • 11篇苗本郁
  • 9篇王子莲
  • 7篇庄广伦
  • 6篇沈晓婷
  • 6篇方丛
  • 6篇李宇彬
  • 6篇高军
  • 5篇李瑾
  • 5篇邓明芬
  • 5篇雷琼
  • 5篇应瑛
  • 4篇邓春华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妇科...
  • 7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5篇中华妇产科杂...
  • 4篇生殖与避孕
  • 3篇现代妇产科进...
  • 3篇广东省医学会...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保存新方法的建立
本文对人类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保存新方法的建立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361个卵泡,与新鲜组相比,传统慢速冻融组和玻璃化冻融组的卵泡形态完整率,都明显下降,三组分别是97.6%、72.6%和80.3%(P<0.001),卵泡...
李宇彬周灿权杨国奋王琼
关键词:卵巢组织低温冻存玻璃化冷冻
文献传递
胶原酶分离及低速离心结合筛网过滤法纯化子宫内膜细胞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索分离子宫内膜细胞以及纯化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胰酶、Ⅰ型胶原酶混合胰酶以及机械研磨等4种方法处理大鼠子宫,比较细胞数和活细胞率,从而获得分离子宫内膜组织的最佳方法。用获得的最佳方法分离人类子宫内膜组织,比较采用2次筛网过滤(筛网法)和低速离心结合筛网过滤(结合法)进一步纯化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获得的细胞数和纯化效率,从而获得较好的纯化方法。结果:Ⅰ型胶原酶、胰酶、Ⅰ型胶原酶混合胰酶和机械研磨处理大鼠子宫组织所得的细胞数分别为6.43±3.55×105/ml、4.59±2.35×105/ml、4.25±1.06×105/ml、3.57±1.15×1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细胞率分别为98.90±0.74%、96.63±1.84%、97.97±2.02%、97.20±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网法和结合法纯化分离所获得的腺上皮细胞数为0.43±0.21×105/ml、8.27±2.46×105/ml;间质细胞纯度为92.94±2.89%和99.19±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型胶原酶是分离子宫内膜细胞的最佳方法,而采用低速离心结合筛网过滤法是较理想的纯化分离后的子宫内膜细胞的方法。
张婷婷张瑞晓林明媚罗璐吴惠茜王琼周灿权
关键词: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低速离心
自然流产两次与三次及以上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构成的比较被引量:68
2018年
目的纳入早期复发性流产(RM)患者的常规病因及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情况,对自然流产2次与≥3次的早期RM患者的病因构成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妊娠早期(≤12周)连续发生自然流产≥2次的患者,纳入其中有RM常规病因检查结果且同时有至少1次流产胚胎染色体检查结果的6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RM患者的病因构成,并对自然流产2次与≥3次的早期RM患者的病因构成进行比较。本研究中RM的常规病因包括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子宫异常、内分泌异常、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结果(1)696例早期RM患者中,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例为60.6%(422/696),RM常规病因的比例为32.2%(224/696),而病因不明的比例仅为29.0%(202/696)。(2)696例早期RM患者中共有717例次流产胚胎染色体检测结果(其中21例患者有2次流产胚胎染色体检测结果),其中核型正常者占39.7%(285/717)、核型异常者占60.3%(432/717)。432例次异常胚胎核型中,非整倍体344例次、多倍体33例次、其他55例次(包括大片段重复或缺失、微重复或缺失、杂合性缺失等);常出现(>10%)的非整倍体的染色体是16三体(19.2%,83/432)、X单体(11.3%,49/432)及22三体(10.9%,47/432)。(3)696例早期RM患者中,自然流产2次、≥3次者分别为446、250例,分别占64.1%(446/696)、35.9%(250/696)。与自然流产2次患者比较,自然流产≥3次患者的年龄、宫腔粘连的比例均明显增高(P<0.05);而两者的体质指数以及夫妻染色体异常、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除宫腔粘连以外的其他子宫异常、内分泌异常、APS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的早期RM的病因,自然流产2次与≥3次患者的病因构成几乎没有区别,提示,应将自然流产2次作为RM常规病因检查以及流产胚胎染色体检
张丽梅杨燕宁张瑞晓罗璐谈际范周丽王琼周灿权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MLPA联合FISH检测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嵌合现象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亚端粒探针分析(Subtelomere Assay)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自然流产绒毛进行遗传学分析,并探讨绒毛组织染色体嵌合现象的发生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31例自然流产、16例IVF/ICSI治疗后流产、10例正常对照绒毛组织,同时进行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及MLPA联合FISH检测。结果细胞培养核型分析与MLPA联合FISH检测的成功率分别为71.93%(41/57)、100%(57/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然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61.29%(19/31),IVF/ICSI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56.25%(9/16),正常对照组为10%(1/10);正常对照组绒毛16、18、X、Y 3对染色体的平均嵌合率为98.6%±1.32%,以正常对照组3对染色体平均嵌合率-2SD为界限值下限统计嵌合发生率;自然流产组和IVF/ICSI流产组绒毛嵌合率分别为38.71%(12/31)、25%(4/16),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嵌合现象发生率均高,是导致胚胎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雷琼王琼周灿权陈宝江陈争曾艳红罗璐
关键词:自然流产核型分析
提问式教学在临床病史询问和病例分析的网络化教学中的运用
王琼周灿权王子莲罗艳敏陈敏玲
高龄妇女与生殖助孕被引量:9
2006年
王琼
关键词:高龄妇女成功妊娠妇女生育
体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女方体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进行2973个IVF周期和1884个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进行辅助生殖的患者,年龄小于40岁,排除常见的与自然流产有关的疾病,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WHO推荐的亚洲人体重指数(BMI)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体重过低组(BMI〈18.5)、体重正常组(BMI18.5~〈23.0)、超重组(BMI23.0~〈25.0)、肥胖组(BMI≥25.0),分别比较IVF及ICSI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卵子和胚胎情况、妊娠结局。结果IVF及ICSI各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周期第次、基础内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子和胚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F及ICSI各组的周期取消率、种植率、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流产率在ICSI各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IVF患者中,肥胖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无论IVF还是ICSI周期,肥胖组抱婴回家率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结论女性肥胖增加IVF周期的早期自然流产率;并对IVF及ICSI的妊娠结局均产生负面影响。
罗璐王琼周灿权郑清泉刘娟张婷婷
关键词:体重指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妊娠结局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比较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和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两种方法获得的精子妊娠结局。方法83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取得附睾精子;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获得睾丸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获得妊娠,比较两者的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附睾精子组和睾丸精子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5.20%和74.61%,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9.18%vs23.89%和52.43%vs 40.2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附睾是精子获能、成熟的重要部位,附睾精子优于睾丸精子,对无精子症患者行ICSI之前尽可能首先选取附睾精子。
刘雅峰欧建平王琼周灿权
关键词:无精子症附睾精子睾丸精子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原发无精与严重少精症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的基因诊断研究
刘雅峰欧建平钟依平徐艳文苗本郁王琼李洁周灿权
关键词: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微缺失基因
文献传递
3种控制性促排卵方案治疗卵巢反应不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3种控制性促排卵方案治疗卵巢反应不良年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育治疗、年龄30~40岁、出现2次及以上卵巢反应不良周期患者的所有周期共240个,选取其中标准GnRH激动剂长、短及拮抗剂方案共220个周期。在220个周期中GnRH激动剂长方案86个周期为长方案组、短方案83个周期为短方案组、拮抗剂方案51个周期为拮抗剂方案组。比较3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和妊娠结局,评估不同促排卵方案治疗卵巢反应不良的结果。结果:短方案组基础FSH高于长方案组(P=0.039),但Gn总量少于长方案组(P=0.000),两组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方案组基础FSH与拮抗剂方案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Gn使用量高于拮抗剂方案组(P=0.000),但获卵数亦高于拮抗剂方案组(P=0.001),且周期取消率低于拮抗剂方案组(P=0.013)。3组其他临床资料(年龄、不孕年限等)、受精数、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结局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添加生长激素对长、短方案获卵数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短方案用于小于40岁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促排卵效果较优。
刘娟王琼李涛林雯青罗璐万赛红周灿权
关键词:卵巢反应不良促排卵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