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明
- 作品数:24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十二指肠间质瘤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一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男,61岁,因“头晕、全身乏力1周,上腹痛、排黑便2日”于2016年12月20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体温36.8℃,脉搏9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8/87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全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 g/L,白细胞9.2×109/L,血小板201×109/L;便隐血(++);AFP、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等指标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 石磊王怀明折占飞
- 关键词:全腹腔镜十二指肠间质瘤高血压病史胃镜CA19-9全身乏力
- 扩大切除联合靶向治疗在多发Merkel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 2023年
- 患者,女,63岁,主因发现下腹壁、双侧大腿无痛性皮肤肿物10月余入院。患者10个月前洗澡时发现下腹及双侧大腿散在、无痛性暗红色肿物,大小不等,最大直径约为0.4 cm×0.3 cm,当时未在意。患者自述近3个月皮肤散在肿物呈渐进性生长,无任何不适,精神睡眠良好,近期体质量未见明显下降。
- 杨治学熊洋张硕王怀明折占飞
- 关键词:细胞癌靶向治疗MERKEL皮肤肿物扩大切除
- 腹腔镜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二例被引量:2
- 2015年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l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内的肿瘤,但不包括肝、十二指肠、胰、脾、肾、肾上腺、输尿管,骨骼等脏器结构的肿瘤,以及源于他处的转移瘤。该病发病率低,仅占全身肿瘤的0.7%~0.20%,绝大多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对放疗、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不甚敏感,故外科手术切除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手术以开腹切除为主,经腹腔镜切除少见报道,我科2014年7月至9月在全腹腔镜下切除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例,患者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王怀明白少伟李淑兰张永乐吴波折占飞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腹腔镜检查
- 术前NLR、CRP联合胆囊长径对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联合胆囊长径对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L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普外三区由同一手术团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病历资料,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262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手术团队以手术时间长度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为界将所有的病历资料分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LC)组(n=197)和DLC组(n=65)。比较两组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检验和检查结果;选取两组一般资料、检验和检查结果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DLC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对DLC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上腹部手术史、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体重指数(BMI)、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细胞比率(NEUT)、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纤维蛋白原(FIB)、CRP、胆囊长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CRP、胆囊长径均是影响DLC的危险因素(P<0.05)。NLR、CRP、胆囊长径及三者联合预测DLC的AUC分别为0.666、0.768、0.666、0.837。结论NLR、CRP、胆囊长径与DLC密切相关,三者联合对DLC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王帅折占飞王怀明徐浩宇马路丁懿晖
- 关键词: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反应蛋白
- Kocher切口尾侧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Kocher切口尾侧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Kocher切口尾侧入路LPD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5.2±1.5)h,平均术中出血量(350.0±45.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8.2±9.6)d。17例患者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3例患者因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辅助上腹正中小切口。术后,6例患者出现A级生化漏,3例患者出现B级胰漏,3例患者出现胃瘫。20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恶性肿瘤,其中胰腺癌11例,胆总管末端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随访2~30个月,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经Kocher切口尾侧入路可充分利用腹腔镜的视角优势,为LPD提供一个更流畅的解剖平面入口,安全、有效。
- 王亮折占飞王怀明
-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腹腔镜探查在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腹部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腹部外伤患者行腹腔镜探查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经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无漏诊、误诊。26例(81.25%)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处理,包括6例脾破裂修补术,3例脾切除术,4例肝破裂修补术,2例结肠破裂修补术,1例结肠造瘘术,4例小肠破裂修补术,2例胃破裂修补术,1例胰体损伤行损伤限制性病损清除引流术,2例肠系膜破裂缝合术,1例腹壁损伤腹膜缝合术。6例(18.75%)伤情较重的患者在腹腔镜指导下中转开腹,1例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住院3-12 d,平均(7.2±2.88)d。结论:腹腔镜探查诊治腹部外伤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康复快、死亡率低的优点,较传统剖腹探查术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王怀明折占飞吴波张永乐
- 关键词:腹部外伤腹腔镜检查
- 医源性胆管损伤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收集鄂尔多斯市2006年1月—2021年5月5家医院发生的14例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胆管损伤的病因、损伤类型、胆管修复手术时机及术式、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发现胆管损伤有8例,术后发现胆管损伤6例,所有患者均行修复性手术治疗,修复手术类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胆管对端吻合术有1例,胆管间断修补术1例。初次修复手术中有10例治疗成功;4例在初次修复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其中3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远期预后优良率达78.6%。胆管损伤原因复杂多样,首次修复手术最为关键,尤其施术者经验及手术时机至关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能是治疗严重胆管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张硕折占飞王怀明熊洋吴思成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胆道修复
- 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经过20余年发展,累积病例愈来愈多,技术逐步走向成熟。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不断革新和改进,并发症逐步降低,疗效和微创优势逐步被大家认可。复习国内外腹腔镜肝切除术相关文献,就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发展史、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断肝技术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关晓岗折占飞王怀明王亮
- 关键词:肝疾病肝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源性胰腺炎37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探讨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和时机。回顾性分析37例胆囊结石伴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资料。31例轻中度胆囊炎患者行LC,6例重度胰腺炎患者经支持治疗缓解症状后先行ER C P再行LC。手术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期间无复发。对于胆囊结石伴胆源性胰腺炎可行LC术,手术时机应个体化。
- 张永乐王怀明折占飞
- 关键词:胰腺炎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两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5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两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5例,均首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之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统计两镜联合治疗效果。结果两镜联合取石成功率为96%,随访7~20个月,未见胆总管结石残留和胆管炎发生。结论 ERCP+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靠方法,患者恢复快,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及T管引流,临床应用价值高。
- 王怀明折占飞杨哲杨秀峰李咏梅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十二指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