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光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伊蚊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菊酯
  • 2篇菊酯类
  • 2篇菊酯类杀虫剂
  • 2篇寄生
  • 2篇埃及伊蚊
  • 2篇白纹伊蚊
  • 1篇硬蜱
  • 1篇致倦库蚊
  • 1篇鼠类
  • 1篇鼠类密度
  • 1篇体外寄生虫
  • 1篇拟除虫菊酯
  • 1篇拟除虫菊酯类
  • 1篇拟除虫菊酯类...
  • 1篇种群
  • 1篇孳生
  • 1篇孳生习性

机构

  • 6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长崎大学

作者

  • 6篇曾林海
  • 6篇李善干
  • 6篇王志光
  • 5篇赵伟
  • 4篇杨霞
  • 2篇孙定炜
  • 2篇郭仁能
  • 2篇王善青
  • 2篇蓝秀汉
  • 2篇梁启昌
  • 1篇贾鹏本
  • 1篇劳世军
  • 1篇杜建伟

传媒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海南省硬蜱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调查研究
孙定炜赵伟王志光曾林海李善干
在10个市县采集硬蜱6属12种,其中长角血蜱为该省新纪录种,镰形扇头蜱为该省人体上寄生蜱第一次报道。在澄迈县开展蜱季节消长调查。在野外小型动物体上所采集硬蜱经鉴定均为粒形硬蜱,成蜱寄生指数和蜱总寄生指数在4月为最高峰,而...
关键词:
关键词:硬蜱
海南省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为使用杀虫剂防制登革热媒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试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抗性系数。结果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036ppm和0.0069ppm,抗性系数分别为4.5和3.29;埃及伊蚊对两杀虫剂的LC50分别为0.0006ppm和0.001ppm,抗性系数均为2.00。结论海南省白纹伊蚊对此二种杀虫剂有低抗性,而埃及伊蚊则敏感性下降。
曾林海赵伟王志光杨霞李善干
关键词: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致倦库蚊及大劣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掌握海南省致倦库蚊和大劣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发生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其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倍数。结果五指山市、澄迈县和海口市的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分别为7.50、6.67、8.00倍,对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31、6.00、6.23倍;琼中县大劣按蚊对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2和1.31倍。结论海南省致倦库蚊对这2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低抗药性;而大劣按蚊尚未产生。
曾林海孙定炜赵伟王志光李善干杨霞
关键词:致倦库蚊大劣按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海南省蚊虫分类系统及其名录
目的调查研究海南省蚊虫种类和分类系统。方法用帐诱、灯诱和从孳生地与栖息地采集蚊虫。结果记述了海南省蚊虫3个亚科15个属145个种及其分类系统和名录。结论为海南省蚊虫区系分布、分类研究和防制提供依据。
王志光王善青杜建伟曾林海郭仁能梁启昌李善干蓝秀汉杨霞赵伟
关键词:蚊虫
文献传递
海南省鼠类密度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海南省鼠类及体外寄生虫(体蚤、蜱、螨)种群、密度及时间动态。方法采用夹日法及笼诱法捕获鼠类,用乙醚麻醉后梳检体蚤、螨统计种类构成,用中型铁板夹捕鼠计算鼠密度。结果共捕获鼠类21种,蚤8种,螨5种,蜱3种。定安、临高、三亚监测点总蚤指数2005年分别为1.66、2.44和5.82,2006年分别为1.02、2.66和4.27。定安、临高、三亚监测点野外鼠密度2005年分别为0.69%、16.33%和0.93%,2006年分别为1.53%、1.86%和0.50%;家栖鼠密度2005年分别为7.42%、16.33%和12.16%,2006年分别为9.25%、10.72%和16.67%。结论通过开展密度监测,了解和掌握了海南省媒介鼠(体蚤、蜱、螨)的种类、生物量及消长规律,为进一步开展鼠传疾病的控制、为全省大面积开展鼠防工作提供了依据。
赵伟劳世军王志光贾鹏本曾林海李善干杨霞
海南省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孳生习性与季节消长的调查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调查海南省西北部原登革热流行区埃及伊蚊及白纹蚊种群密度、孳生习性、季节消长,为监测与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997年雨季至1998年旱季采用诱卵器诱捕方法在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诱捕. 结果在原登革热流行区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共检查诱卵2 560个,诱卵器阳性数为416个,其中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与此两种蚊虫混合孳生诱卵器阳性数分别为170个、230个与16个,其诱卵器指数分别为6.64、8.98与0.63.在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查出埃及伊蚊诱卵器指数按高低顺序为大拉村(16.72)、新坡镇(4.06)、金江镇B区(3.91)、金江镇A区(1.88);而查出白纹伊蚊诱卵器指数以金江镇B区为最高(12.03),其次为新坡镇(11.41)、大拉村(9.06)、金江镇A区(3.44);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种群密度高峰在雨季(4~9月);在旱季(1~3月)则明显下降.在室内、外查出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诱卵器指数分别为6.25与3.69及7.50与20.62;室外白纹伊蚊诱卵器指数是室内的5.59倍,而埃及伊蚊仅为1.2倍.结论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在海南省西北部原登革热流行区大量存在;其种群密度与住宅区环境条件、气象因素有关.埃及伊蚊仍喜欢孳生于室内、外积水容器,白纹伊蚊则喜欢孳生于室外积水容器.
王志光王善青小野雅司高木正洋津田良夫曾林海吴清和蓝秀汉郭仁能梁启昌李善干周序坚蔡云仁
关键词: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孳生习性流行区蚊种旱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