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强
- 作品数:2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军事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军事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略论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至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的红军最高领导机关被引量:1
- 2010年
- 王建强
- 关键词:领导机关红军军事历史研究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
- 曾中生对红军作战和建设规律的探索
- 2014年
- 作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曾中生对红军作战和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他的关于红军反"围剿"战争特点的认识,关于影响红军战略战术因素的论述,关于红军作战原则的总结,关于红军建军原则的思想,为苏区和红军的反"围剿"作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 王建强
- 关键词:建军原则战略战术
- 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度的变化——兼论红四军政治委员制度的由来被引量:7
- 2005年
- 政治委员制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政治工作制度之一,也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制度之一。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发展为政治委员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本文通过对这一复杂过程的阐述,探求了政治委员制度的本质,说明了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是在结合中国革命和红军实际的基础上确立的。
- 王建强
- 关键词:政治委员制度红四军
- “通道转兵”与“黎平转兵”再探讨
- 2023年
- 所谓“转兵”,是从战略层面而言的,指改变了之前的战略方向和计划,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和计划,而且部队根据新的战略方向和计划展开了行动。以此观之,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一直保持“西进”的进军状态,并在通道会议前已明确了“入黔”的进军路线。通道会议决定“继续西进”,并未改变红军的进军方向,更没有放弃与红2、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不宜称“通道转兵”。通道会议后中央红军仍是按照先西进然后北上会合红2、6军团来部署,于是林彪、聂荣臻于1934年12月16日提出了向贵州甚至川南进行大范围机动的“重新布置”建议。随后召开的黎平会议,综合分析李德、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等人的主张,经过激烈争论,最终放弃与红2、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了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正式形成决议,所谓“转兵”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 王建强魏希楠
-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
- 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探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源起于国民革命军的个别部队,建立于红军初创时期的探索和实践中,随着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调整,至1930年9月臻于完善。其历史作用主要包括:密切新型官兵关系;瓦解敌军;有效开展基层政治工作;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帮助维持军纪。因而,这一制度成为红军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意义深远,毛泽东曾将其与"支部建在连上"相提并论。然而,这一制度最终于1932年被取消,其原因并非以往所认为的其职权过大、设置不合理,受到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等,而主要是因为遭到了共产国际的质疑和反对,是在外力作用下被迫取消的。
- 王建强
- 关键词:红军民主制度
- 关于《红四军给鄂豫皖中央分局的信》的考订
- 2004年
- 王建强
- 关键词:红四军中国共产党历史考证
- “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由来被引量:8
- 2004年
- 许多史著都把 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称为“长征开始”或“开始长征”,甚至称“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种提法既不符合史实 ,也易造成误解。本文论述了红军是何时开始使用“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
- 王建强许秀文
- 关键词:红军长征
- 古田会议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 2014年
- 古田会议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主要原因在于: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问题倒逼下,勇于实践、敢闯新路;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红军第四军领导人具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和纯洁的政治品格以及中共中央正确的指导和及时的推广。
- 王建强
- 关键词:古田会议军队建设
- 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八十周年被引量:1
- 2004年
- 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促使并积极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办,着力其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其确立爱国革命精神,发展为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从而促成了黄埔军校的辉煌。在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实践中,党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叛变革命后,党领导部分黄埔师生继续革命;在创建人民军队开展革命战争中,极大地发挥了黄埔师生的骨干作用,继承发展了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制度和办校经验,续写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的长期斗争中,党始终不渝地弘扬黄埔精神。
- 陈伙成王建强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制度黄埔精神思想政治建设
- 毛泽东对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历史贡献
- 2013年
- 毛泽东为建设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从三湾改编到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对建军原则的全新实践;从进军赣南、闽西到古田会议前是毛泽东对建军原则的执着坚持;古田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建军原则的最终确立。
- 王建强
-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军队建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