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庆石油勘探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渗析饮用水的动物实验研究
- 1992年
- 实验组大鼠自由饮电渗析水,对照组饮浅井水。经四个月观察,结果大鼠生长发育、体重、日饮水量与摄食量、血常规、酶活性、以及病理解剖与组织学检查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别。电渗析水经输配水管网后的末梢水变黄,经再矿化处理后电渗水的水质改善,感官性状符合卫生要求。该结果为电渗析饮用水的卫生学评价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 梁超轲马凤王平潘宝龙吴燕李雅琴刘世英
- 关键词:电渗析饮用水硫酸盐
- 某石油勘探局钻井生产过程噪声危害卫生学评价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准确了解石油钻井过程噪声危害现状,客观评估危害程度,提出预防和治理对策。方法随机对某石油勘探局钻井总公司10种类型钻机进行了钻井生产过程噪声危害调查。按规范要求布检测点227个并分级评估。结果①噪声强度仅有30.40%的检测点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内,绝大部分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危害程度分级表明,除值班室为0级(安全作业)场所外,主要生产岗位均在Ⅰ级作业场所以上,Ⅳ级场所所占比重超过30%,噪声危害相当严重。②噪声源主要来自动力柴油机、发电柴油机、泥浆泵和气源房,其噪声强度均数分别为102.42、106.32、99.73和91.88dB(A)。③6个不同生产岗位噪声分析结果表明,钻井平台和循环罐区受相邻声源影响,噪声强度亦处在较高水平。④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常常表现为慢性损害,研究发现,噪声引起的听觉疲劳,在接触中等强度噪声(85~105dB)后,如时间短于8h,则暂时性听阈位移(TTS)表现为随声级增高和接触时间延长而呈线性增加;绝大部分在最初2~3h内恢复,一般16h内可完全恢复,而日复一日,超过8h工作时间,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不可恢复的听阈位移,造成听觉病态。⑤本次调查的10个钻井队钻井工人每班12h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作业,噪声强度绝大部分在此范围,其危害不容低估,而每班12h的劳动组织换班制度值得商榷。结论建议应加强对钻井一线职工个人防护,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噪声所致损害,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定期对钻井生产过程噪声强度实施有效监控。
- 杜志勇钱万军李海燕杨红岩赵炜王平
- 关键词:钻井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