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桃
-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个人传统性与个人现代性——文化心理学视角
- 2014年
- 个人传统性(现代性)是指传统社会(现代化社会)中个人所最常具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气质特征及行为意向。在对该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文献进行梳理之后,分别从研究历史、测量方法、研究内容逐一进行介绍。未来研究要在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下,改进研究方法,增加实验研究;兼顾文化共通性(etic)与特殊性(emic);拓宽研究内容,从系统、动态的角度探索个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变迁。
- 王小桃
-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
- 大学生防御风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使用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结果父母养育方式在YF1,YF2和YF4上性别差异显著;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大学生某些防御机制的使用相关。方差分析发现,C1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被试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各类型;C1,C2父亲拒绝否认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因子;C1在母亲拒绝、否认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C3,C4;C1在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3种类型(P<0.05)。结论负性的父母教养方式会造成子女过多的依赖不成熟防御机制,而较少的使用成熟防御机制;父母的情感、温暖有利于子女使用成熟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 胡海青王小桃
- 关键词:心理健康防御机制方差分析教养方式
-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及其相关因素的理论模型构建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建立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多个问卷,调查了768位大学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压力、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相关;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模型的拟合指数模型的拟合较好,可以被接受。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模型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可以成立,修正模型更简洁、合理。结论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压力对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个体所持有的生命价值观对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
- 王小桃
- 关键词:生命价值观自杀态度心理健康结构方程模型
-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调查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的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714位大学生。结果:学生干部在SCL-90的9个因子上的得分比普通学生低;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它各因子都显著高于常模;普通学生在所以因子上都高于常模。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高校学生干部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略有差异。
- 王小桃
-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生干部SCL-90
- 大学生就业压力对自杀态度及意念影响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对自杀态度、自杀意念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和自编就业压力问卷对70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470名(72.1%)大学生感受到了轻度以上就业压力,平均分为(2.26±1.42)分;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者81人(12.4%);大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自杀者的态度、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安乐死的态度平均分分别为(3.34±0.55)、(2.54±0.51)、(2.37±0.49)、(2.76±0.74)分;年级、专业、户籍、父亲职业、家庭收入、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影响(P<0.05);就业压力影响对安乐死的态度(β=-0.10,P<0.05);对自杀行为的认识、对安乐死的态度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β=-0.904、-0.412,P<0.01或P<0.05);而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β=0.265,P<0.01)。结论就业压力对自杀态度有影响作用,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就业压力与自杀态度可以预测自杀意念。
- 王小桃罗贵明
- 关键词:就业压力自杀态度自杀意念大学生
- 转型期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768位大学生,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积极生命价值观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生命价值观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问题人群更多地持有消极生命价值观,正常人群更多地持有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结论: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 王小桃
- 关键词:生命价值观心理健康大学生方差分析
-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量表的编制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结构,编制适合我国转型期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量表。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形成最初的调查表,然后选取在校大学生708人(男生395人,女生313人)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715人(男生398人,女生317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六个因素,按方差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拼搏进取、珍爱生命、消极宿命、悲观困惑、狭隘、积极乐观;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4.482,RMR=0.065,RMSEA=0.067,NFI=0.89 NNFI=0.90,RFI=0.87,CFI=0.91;信度分析表明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24,各分量表的α系数也均在0.650以上。结论:问卷结构明晰,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可用于我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等方面的测量和研究。
- 胡海青李艳兰王小桃
-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生命价值观
- 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调查了768位大学生,根据症状自评量表第15题"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回答轻重程度筛选有无自杀意念。结果调查对象中,有自杀意念者93人,占13.2%,无自杀意念者611人,占86.8%。有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在生命价值观和应对方式各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学习压力、珍爱生命、消极宿命、悲观困惑、消极应对比其他因子更能预测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与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和应对方式训练可以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
- 李艳兰王小桃胡海青李宜萍
- 关键词:自杀意念生命价值观大学生
- 性别角色对大学生自卑感、孤独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性别角色与自卑感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缺陷感量表和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有更显著的男性特质,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显著的女性特质;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男性特质及女性特质对孤独感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卑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男性特质的提高能显著降低自卑感,这种作用在个体女性特质高时表现尤为显著。结论:性别角色对孤独感和自卑感有显著预测作用,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塑造。
- 王小桃钟增志
- 关键词:性别角色自卑感孤独感
-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对71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积极进取的主流中呈现多元化趋势;男生生命价值观问卷的狭隘、消极宿命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0.01);独生子女拼搏进取、珍爱生命因子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而消极宿命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与父母生活时间较短的大学生拼搏进取、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因子分显著低于生活时间较长的大学生,而悲观困惑因子分显著高于生活时间较长的大学生(P均〈0.05);与父母、同学关系亲密的大学生的拼搏进取、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因子分均高于不冷不热型和比较冷淡型,而消极宿命、悲观困惑、狭隘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不冷不热型(P均〈0.05);生活体验满意的大学生的拼搏进取、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不满意组与不清楚组(P均〈0.05);消极宿命、悲观困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不满意组与不清楚组(P均〈0.05)。结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众多因素有关,应针对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工作,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生命价值观水平。
- 李艳兰胡海青王小桃罗贵明
-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