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全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肺、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的预防保护效应。方法:新生7dSD大鼠于常压95%的氧中暴露24h,制备慢性氧中毒模型。暴露过程中每6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含氢生理盐水。采用肺H-E、脑H—E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含氢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时肺和脑组织的保护效应。结果:H—E染色显示,吸氧后生理盐水组小鼠肺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出血严重,支气管上皮变形明显,且肺间质和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H—E及Nissl染色显示,脑神经元明显水肿和变性;氢饱和生理盐水组小鼠肺血管出血、支气管上皮变形以及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所缓解,脑部神经元水肿和变性严重程度有所减轻,神经元的数量增加。结论: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肺及脑损伤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 李密密王安全孙学军吕世军刘文武
- 腹腔注射尿酸对脑缺血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尿酸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尿酸组(UA)各15只,模型组及UA组均参照Rice-Vannucci方法制备脑缺血缺氧模型,其中UA组模型制作完毕后6 h腹腔注射UA62.5 mg/kg;对照组常规母鼠喂养。术后24 h三组均过量麻醉、快速断头取脑,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并经HE染色观察脑皮层和海马损伤情况。结果UA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少于模型组,脑皮层和海马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损伤后6 h腹腔注射UA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机制为抑制氧化损伤;此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 李密密王安全刘文武刘颖孙学军吕世军王树庆
- 关键词:尿酸细胞凋亡
- 补肾活血通络法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间通信的影响
- 王海霞陈朋王安全王文文王树庆
- 本课题将63例NSA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用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对照组(31例)用西药常规治疗。并设2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SAA患者骨...
- 关键词:
- 关键词:补肾活血通络法再生障碍性贫血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组织CD105水平表达及意义
-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8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CD105的表达,并与13例健康人骨髓(正常对照组)作对照。结果治疗前CAA骨髓组织中CD105水...
- 王树庆王海霞于清华王安全
- 关键词:CD105内皮细胞造血微环境
- 文献传递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相同部位骨髓涂片标本(观察组)中VEGF表达水平,并与13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VEGF表达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 VEGF在AA中呈低表达,其可通过损伤造血微环境及影响生理性造血促进AA的发生、发展。
- 王安全马传香李密密王树庆于清华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位杂交造血微环境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和13例正常人骨髓中VEGF的表达。结果:AA组治疗前骨髓组织中VEGF水平明显低...
- 王树庆王安全马传香李密密于清华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位杂交造血微环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