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俊
-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柱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脊柱泡型包虫病的CT和MRI特征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脊柱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13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检查。结果13例脊柱泡型包虫病中,1例单椎体和12例相邻多椎体破坏,共34个椎体受累。CT扫描26个(76.5%)椎体表现为簇状或弥漫的蜂窝状、囊样和斑片样溶骨性骨质破坏。18个(52.9%)椎体破坏区周围骨质硬化,19个(55.9%)可见结节、砂砾样钙化或死骨形成。21个(61.8%)椎体附件受累,20个(58.8%)骨性终板局限性骨质破坏,13个(38.2%)椎间盘破坏,12个(35.2%)椎间隙变窄、消失。8例MRI扫描病例中,抑脂T2WI椎体及附件小囊泡检出率为62.5%(5/8)。综合CT和MRI扫描发现,在13例伴椎旁软组织泡型包虫病中,87.5%(7/8)显示高信号小囊泡。结论脊椎泡型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影像表现互为补充,综合分析更有利于准确诊断。
- 蒲鹏刘丽王国俊
- 关键词:脊柱泡型包虫病磁共振成像
- 脑泡型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关系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分析脑泡型包虫病的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合病理标本探讨其影像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例脑泡型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实性和囊泡构成以及囊泡位置、形态和大小。结果 12例病变共检出49个病灶,直径0.5~4.4 cm,平均1.7 cm。2例单发,10例多发。额叶12个、顶叶16个、颞叶9个、枕叶4个、基底节区5个、小脑半球2个、脑干1个。病变呈实性、囊实性和囊性改变,囊泡散在分布病灶内或周边分布为主,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0 mm。脑泡型包虫病影像表现分为6型:实性肿块型、小囊泡-实性肿块型、大囊泡-肿块型、多囊泡型、单囊泡型和结节型。结论脑泡型包虫病CT和MRI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能够更好地反映病理影像特征。
- 蒲鹏刘丽王国俊陈增雄丁世荣苟代文
- 关键词:泡型包虫病病理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累及脉管系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脉管系统损害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评价脉管系统受累情况,并将肝血管受累情况与手术所见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图像显示117例患者中59例病变累及肝动脉、肝静脉或门静脉,与手术所见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对肝血管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93%和93%。另外31例患者存在肝内胆道系统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MSCT可用于分析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脉管系统受累情况,为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刘丽丁世荣蒲鹏王国俊苟代文王统文何旭兵
- CTA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探究CTA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并经CTA确诊为肺栓塞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将原始数据进行MPR、MIP、VRT等CT后处理,将肺栓塞的最佳位置显示。结果:70例患者经过抗凝以及溶栓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未出现死亡情况。结论:将CTA应用于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中,操作方式简单,检查速度快速,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患者在检查中不会受到任何创伤,能够为患者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参照依据。
- 苟代文王国俊廖娟
- 关键词:CTA肺栓塞
-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总结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EBTB患者的临床表现、CT资料及随访结果,总结其CT特点。结果:EBTB的CT特点为:(1)病变累及范围广,可多支支气管同时受侵犯,以上叶支气管多见;(2)支气管壁多呈不规则增厚,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支气管走形僵直,少数管腔闭塞致肺不张发生;(3)多数支气管壁可见线条状钙化;(4)胸内多见结核并发灶;(5)肺门、纵隔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更清楚地观察支气管管壁、管腔受侵犯情况及肺内并发灶,为EBT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 刘丽丁世荣蒲鹏王国俊苟代文王统文何旭兵
- 关键词:支气管内膜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磁共振成像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被引量:4
- 2014年
-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而最复杂的关节,损伤最多。由于膝关节韧带强大,脱位罕见。常见的损伤有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传统检查手段通常采用X线及CT确诊,但X线、CT等检查膝关节损伤有一定的局限性。膝关节磁共振(MRI)检查时一种无创伤检查技术,能清晰的显示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存在的病理改变,目前,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 王国俊蒲鹏
- 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
- 颅脑CT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颅脑CT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并在入院后24h内行颅脑CT检查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计算综合CT评分进行半定量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DEACMP组和无DEACMP组患者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绘制ROC曲线评估综合CT评分用于预测DEACMP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65名患者进行分析,DEACMP患者14例(21.54%),无DEACMP组患者51例(78.4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碳氧血红蛋白(CO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患者相比无DEACMP组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CO接触的时间更长、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更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更低,严重症状者和脑CT异常的患者比例较高(81.5%vs 51.0%);DEACMP组的综合CT评分(73.63分)明显高于无DEACMP组(51.39分);ROC曲线用于评估综合CT评分在预测DEACMP中的效能,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00(95%CI:0.584~0.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CT综合评分在预测DEACMP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丁世荣苟代文王国俊
-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 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坏死性肺炎的胸部CT诊断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归纳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患儿所致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胸部CT影像特点,为临床医师了解及诊断该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医院收治的9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NP患儿胸部CT的表现特点,探讨CT在指导诊断NP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98例患儿中均出现肺实变,增强CT扫描可见肺实变内均存在强化减低区的患儿97例,占总例数98.7%,54例患儿出现胸腔积液占总例数55.1%,25例患儿出现胸膜增厚发生率为25.5%;病程3年后35例复查胸部CT,27例患儿肺部CT大致正常,2例出现肺叶残留囊性变、4例患儿出现肺不张、3例遗留条索状影。结论当临床生化指标提示坏死性肺炎时,应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明确肺部病变性质指导治疗。
- 王国俊蒲鹏刘丽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CT检查患儿
- 肝泡型包虫病淋巴结转移的CT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淋巴结转移的分布和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泡型包虫病淋巴结转移的CT图像,重点观察淋巴结转移部位、大小、数量、坏死、钙化及强化方式。对主要转移部位转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0例肝泡型包虫病中发现84组共115枚淋巴结转移;20例为多组转移,10例为单组转移。主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为肝门7例(23.3%),肝十二指肠韧带旁23例(76.7%),肝总动脉旁11例(36.7%),胰头后和胃小弯旁各5例(16.7%),腹腔干旁、膈上淋巴结中组各4例(13.3%);腹膜后大血管旁、膈上淋巴结前组各8例(26.7%)。统计学分析显示这9组转移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8,P<0.001),组间比较显示肝十二指肠韧带旁淋巴结的转移率高于其余8个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625)。淋巴结平均大小约2.4cm。104枚(90.4%)淋巴结内可见结节或'砂粒样'钙化;17枚(14.8%)发生液化坏死。增强扫描98枚(85.2%)淋巴结不强化,其中32枚(27.8%)可见'壳样'强化的假包膜;17枚(14.8%)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肝泡型包虫病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以淋巴结内出现结节、'砂粒样'钙化和增强扫描不强化为主要特征,转移部位以肝十二指肠韧带旁最多见。
- 蒲鹏刘丽陈增雄王国俊苟代文
- 关键词:泡型包虫病淋巴结转移
- 基于高场磁共振ADC定量分析联合多技术成像鉴别实性肿块型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的诊断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究高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DC)测值联合多技术成像在实性肿块型脑泡型包虫病(CAE)和脑结核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例实性肿块型CAE患者(CAE组)和17例脑结核瘤患者(脑结核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常规磁共振、增强和DWI扫描。评估两组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征象及ADC值。结果两组患者磁共振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影像表现类似,CAE组病灶实性区平均ADC值明显大于脑结核瘤组(t=-4.114,P<0.05)。结论DWI联合磁共振多技术成像有助于实性肿块型CAE与脑结核瘤的鉴别。
- 王国俊蒲鹏刘丽苟代文
-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脑结核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