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柳属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叶表皮微型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 柳属(Salix L.)是杨柳科(Salicaceae)中最大的一个属,全世界有520余种,中国有275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亚热带地区仅有少数几种分布。柳属植物是良好的护堤及园林树种。但目前栽培主要是旱柳、垂柳及其...
- 王东超
- 关键词:柳属种质资源分子系统学分类学意义
- 文献传递
- 本地种云南柳与外来种旱柳(杨柳科)的同倍体自然杂交(英文)被引量:1
- 2015年
-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因ITS序列数据表明这三个种存在ITS序列的种内和个体内的多态性,且疑似杂交种的ITS序列的基因型总是疑似亲本的嵌合体。因此可以判定异蕊柳是旱柳和云南柳的自然杂交后代。流式细胞分析表明这三个种均为四倍体,因而,本杂交事件为同倍体杂交。基于四个叶绿体序列片段的数据表明本自然杂交事件是不对称的,云南柳是异蕊柳的母本。常见外来种旱柳与稀有本地种云南柳的杂交可能导致稀有种云南柳的濒危甚至灭绝。研究表明柳属植物的引种应非常谨慎。
- 吴杰王东超杨永平陈家辉
- 关键词:柳属分子证据
- 28种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18
- 2012年
- 对28种表型相似、种间界限模糊的柳属植物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柳属中有7种角质层蜡质纹饰,分别是平滑蜡质层、壳状蜡质层、痂状蜡质层、片状晶体、膜片状晶体、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其中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为柳属所特有,而片状晶体和膜片状晶体为首次在柳属植物中发现;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柳属植物叶表皮毛被的微观形态特征并不似其宏观形态(疏毛、绢毛、绒毛等)那样具有显著差异,微观形态主要表现为毛被密度、长短和卷曲方式(分为直,微弯曲和深度卷曲三种)的不同。研究表明叶表皮蜡质纹饰类型、气孔器的形态等微形态特征较为稳定,对柳属植物中表型相似的种类有很好的鉴定价值,但对组、亚属水平的界定作用不大;分布于寒冷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相对多样,这可能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进化。
- 王东超杨永平陈家辉李馨
- 关键词:柳属叶表皮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类学意义
- 叶表皮蜡质纹饰特征的种内变异——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例被引量:7
- 2013年
- 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特征,特别是蜡质纹饰的微形态特征,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和系统学价值。既往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或种以上分类等级,而对种内微形态特征变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研究对象,各选取29份及15份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实验材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叶表皮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在种内都存在较大的变异,推测该特征并不受单一因素的选择作用,生境的异质性导致蜡质纹饰的多态性。本研究建议在使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开展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时,应加大取样量并涵盖尽可能多的生境类型,才有可能阐明一个物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
- 王东超吴杰杨永红陈家辉杨永平
- 关键词:青藏高原叶表皮种内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