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STEMI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对照组各35例。盐酸替罗非班组行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泵入至术后36 h,对照组行常规PCI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冠脉复流、出血事件及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100%;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82.9%,两组比较P<0.05;术后30 d两组MACE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盐酸替罗非班不增加出血事件。结论老年急性STEMI急诊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游涛关键词: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16例观察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胛SMA)方法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1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8+11,O)岁;均在术前接受过13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确定靶血管后,向球囊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无水乙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LVOTG的变化。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消融第一间隔支,3例消融第二间隔支,2例同时消融第一、二间隔支。无严重并发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2例心脏杂音完全消失,9例心脏杂音减轻1~2级。术后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原先肥厚的室间隔心肌变薄,搏动减弱,LVOTG下降,SAM现象消失。结论PTSMA是通过PTCA技术经导管向供应肥厚室间隔心肌的间隔支动脉内注入无水乙醇引起局灶性心肌梗死以达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的一种新技术,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 颜景涛 杨文灿 游涛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病易患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王恩荣 杨化浩 颜景涛 游涛关键词:易患因素 心脑血管病 高敏C反应蛋白 血尿酸水平 吸烟史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罕见外周血管损伤2例 被引量:2 2017年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74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8年,加重10 h"于2013年12月26日入住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口服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2006年、2009年先后2次在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规律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等药物。 王琥 梁云峰 游涛 颜景涛 杨化浩 贾德安关键词: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胸腔积血 动静脉瘘 51例心肺脑复苏分析 2002年 王琥 杨化浩 游涛关键词:心肺复苏 脑复苏 急救 病例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观察能否通过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提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将1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高、中、低三个危险组,比较三组间冠状动脉造影术显示的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方法,对各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将其危险度分层赋予分值,低危险组1分,中危险组2分,高危险组3分,测定该分组和冠状动脉病变危险程度、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及三支病变的关系。结果低、中、高三个危险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分别为30.43、39.10和68.05分,高危险组积分显著高于低、中危险组(P=0.000),而低、中危险组之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组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和三支病变的预测因素。 孙娜 杨化浩 游涛 颜景涛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室电风暴4例治疗成功报道 2019年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通常是各种原因引起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β受体的反应性异常增高,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由于VES发病极为凶险,一旦发生可迅速恶化,复苏难,病死率高,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患者预后差。我们对2例冠心病、1例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例扩张型心肌病出现VES患者应用电除颤/电复律、紧急心脏起搏以及药物治疗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王琥 颜景涛 王茜 张杨 游涛关键词:心室电风暴 紧急心脏起搏 艾司洛尔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示TIMI0~1级,预计行PCI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n=30)和对照组(n=30),盐酸替罗非班组PCI术前开始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48h,对照组常规PCI。观察两组冠脉复流,30d再梗死及死亡情况,并检测术前、术后血小板活化度。结果:盐酸替罗非班急诊PCI术后无慢复流、无复流现象,TIMI3级血流发生率100%;对照组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及慢复流发生率13.3%(4/30),TIMI3级发生率86.7%(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30d盐酸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均无再梗死及死亡,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盐酸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血小板活化度,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老年AMI患者围术期急诊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和有效的。 游涛关键词:手术期间 盐酸替罗非班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8例,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置入双心腔起搏器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在以较短的房室间期(100 ms)进行双心腔起搏器起搏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差从50.67 mm Hg(1 mm Hg=0.1333 kPa)下降至27.47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平均随访6个月中(5~16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晕厥.结论: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起搏参数. 颜景涛 游涛 杨文灿关键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心脏起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68例 2005年 杨化浩 孙娜 游涛 高洪蛟关键词: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