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玉

作品数:33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卫生部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分化
  • 8篇蛋白
  • 8篇体外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骨髓间充质
  • 8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7篇细胞
  • 6篇诱导分化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5篇蛋白质
  • 5篇蛋白质组
  • 5篇体外诱导
  • 5篇病变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机构

  • 3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眼科研...

作者

  • 33篇洪玉
  • 13篇徐国兴
  • 6篇庄铭忠
  • 4篇高莹莹
  • 4篇陈淑端
  • 4篇吴瑜瑜
  • 4篇胡建民
  • 4篇叶克菁
  • 3篇蔡英英
  • 3篇胡建民
  • 2篇黄松春
  • 2篇林家煜
  • 2篇谢茂松
  • 2篇陈瑞庆
  • 2篇陈晓毓
  • 2篇施亚雄
  • 2篇梁波
  • 2篇郭健
  • 2篇周竞雄
  • 2篇徐巍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海峡科学
  • 1篇第十届国际眼...
  • 1篇第四届全球华...
  • 1篇第十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1
  • 1篇199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MSC体外诱导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研究
目的 探讨B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及光感受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视紫红质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第2~4代的人BMSCs细胞株及第3代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株进行实验.实验分诱导组A:BMSCs与含20 ng...
徐国兴洪玉徐巍付冷西陈瑞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s, MSCs)是一多能干细胞,具有定向诱导分化为多种组织的潜力。最近研究表明诱导后的MSCs可表达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因此,研究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光...
洪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视紫红质蛋白质组学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的研究
徐国兴徐巍郭健谢茂松洪玉
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原发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122例,分为糖尿病并青光眼组48例,糖尿病无青光眼组44例,青光眼无糖尿病组30例。检测各组血压、体质指数、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眼内压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青光眼组收缩压、舒张压和眼内压与糖尿病无青光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4.7±17.1)mmHg(1mmHg=0.133kPa)比(134.7±17.3)mmHg、(84.9±9.0)mmHg比(79.1±8.8)mmHg和(46.9±23.1)mmHg比(14.2±2.7)mmHg,P〈0.01]。糖尿病并青光眼组与青光眼无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2±0.39)mmol/L比(1.56±0.51)mmol/L;(10.01±4.10)mmol/L比(5.14±0.58)mmol/L;(8.55±2.86)%比(5.61±0.37)%;(144.7±17.1)mmHg比(132.1±15.0)mmHg,P〈0.01]。糖尿病并青光眼组与青光眼无糖尿病组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9/48)比6.7%(2/30),P〈0.01]。糖尿病并青光眼组女性和男性患者构成比和眼内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6%(31/48)比35.4%(17/48)和(50.9±24.9)mmHg比(39.8±17.9)mmHg,P〈0.05]。糖尿病并青光眼组眼内压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青光眼致盲率高;女性、高血压可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原发性青光眼的易患因素。
周竞雄陈晓毓梁波林家煜施亚雄洪玉
关键词:糖尿病原发性青光眼眼内压
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青光眼临床资料分析及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原发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67例,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青光眼组61例;2型糖尿病无青光眼组60例;原发性青光眼无糖尿病组46例。检测血压、血糖、血脂、HbA1c眼内压、尿白蛋白排泄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x。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平均年龄(63.4±12.2)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13例占21.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48例占78.7%。(2)收缩压和眼内压高于2型糖尿病无青光眼组[分别是(142±17对132±18)mmHg(1mmHg=0.133kPa);(38.0±2.3对14.6±2.5)mmHg,均P〈0.01]。(3)女性收缩压和眼内压高于男性[分别是(1454-16对136±17)mmHg;(41.9±15.2对33.2±11.0)mmHg,均P〈0.05]。(4)代谢综合征患者收缩压和眼内压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分别是(147±16对137±17)mmHg;(40.8±17.4对36.0±11.6)mmHg,均P〈0.05]。(5)眼内压与收缩压、尿白蛋白排泄率正相关(分别是r=0.21,P〈0.01;r=0.25,P〈0.05);校正收缩压后,眼内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不相关。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多为闭角型青光眼.致盲率高:老年、女性、高收缩压、代谢综合征可能是糖尿病并原发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周竞雄施亚雄林家煜梁波陈晓毓林夏鸿李希圣洪玉
关键词:糖尿病原发性青光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的体外诱导和微环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眼科方面已成功诱导分化为角膜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视网膜神经样细胞等,但诱导成为光感受器细胞及其微环境的研究尚少。目的研究骨髓MSCs(BMSCs)在体外定向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的可能性及其所需的微环境。方法分别将第2代BMSCs细胞株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株进行常规培养和传代,取第4代人BMSCs细胞株及第3代RPE细胞株用于实验。将BMSCs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的BMSCs与含有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μg/L表皮生长因子(EGF)及20μg/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骨髓干细胞培养基(MSCM)及RPE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共培养进行BMSCs的诱导分化,而对照组的BMSCs仅用MSCM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分化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PE细胞诱导BMSCs3、5、7d时细胞中视紫红质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以鉴定分化细胞的表型。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RPE细胞诱导BMSCs5d、7d时细胞中视紫红质和恢复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BMSCs形态均一,呈纺锤形或梭形,RPE细胞形态均一,呈多边形或六边形,细胞内充满色素颗粒,生长良好。诱导后的部分BMSCs呈神经样细胞形态,细胞变圆,突起增长,突起末端可见一级、二级分支,相互间连接呈网状。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表明,诱导组细胞诱导后第3、5、7天细胞中可见视紫红质的表达,表达率分别为(5.83±0.29)%、(20.36±0.32)%和(29.80±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1±0.35)%、(2.56±0.24)%和(2.32±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d=41.510,t5d=107.290,t7d=30.036,P〈0.01)。RT—PCR法检测显示,诱导后5d、7d诱导组细胞中视紫红质和恢复蛋白mRNA表达的灰度值均明显高�
洪玉徐国兴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微环境条件培养液视紫红质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洪玉徐国兴
AAV介导HO-1基因转染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过表达对视网膜色素变性(R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00~250 g,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RP模型组、AAV-GFP组和AAV-HO-1-GFP组,每组20只。RP模型组、AAV-GFP组和AAV-HO-1-GFP组以剂量50 mg/kg的质量分数1%碘酸钠溶液进行尾静脉注射,制备碘酸钠诱导大鼠RP模型,再分别予以0.9%氯化钠溶液、AAV-GFP病毒、AAV-HO-1-GFP病毒视网膜下腔注射;空白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仅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造模后第14天摘出大鼠眼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结构及厚度;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2(bcl-2)、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正常,RP模型组和AAV-GFP组大鼠视网膜结构破坏明显,外核层呈波浪状改变,厚度变薄,AAV-HO-1-GFP组大鼠视网膜结构轻度破坏,外核层厚度轻度变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P模型组和AAV-GFP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P模型组、AAV-GFP组和AAV-HO-1-GFP组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0.21、0.76±0.16、0.92±0.0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48±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AV-HO-1-GFP组HO-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RP模型组和AAV-GF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细胞凋亡率、bcl-2和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6.333、1043.806、364.331,均P<0.01);与AAV-HO-1-GFP组比较,RP模型组和AAV-GFP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AV介导HO-1基因过表达对RP模型�
梁郁萍陈蔚琪洪玉高秀云郭茂生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视网膜色素变性腺相关病毒
高压氧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系列研究
吴瑜瑜陈淑端黄松春庄铭忠蔡英英骆炯民胡建民洪玉陈淑洵
该研究率先在国内采用高压氧治疗视神经挫伤,阻断视神经梗死的途径,为视神经挫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采用高压氧联合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减少激素用量,显著提高疗效,明确治疗时机和疗程选择;率先单独对门诊药物治疗无效的迁延性...
关键词:
关键词:眼科学神经挫伤高压氧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眼表损害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 atoid arthritis,RA )患者的眼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 4例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进行眼表检查及相关血清学检查。结果 其眼表损害为干燥性结角膜炎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 18.8% (12 / 6 4 )、浅层巩膜炎 3.1% (2 / 6 4 )、硬化性角膜炎 1.6 % (1/ 6 4 )。 RF- Ig M(+)的RA患者中合并 KCS的发生率高于 RF- Ig M(- )的 RA患者合并 KCS的发生率为 2 5 .6 % (11/ 4 3) vs4 .8% (1/ 2 1)(P <0 .0 5 )。 C反应蛋白 (C Reactive Protein,CRP) >10 mg/ l,血沉 (Erythrocyte Sedim entation Rate,ESR) >30 mm / h在 12例 RA合并 KCS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5 2例 RA无合并 KCS患者中的阳性率 ,分别为 83.3%(10 / 12 ) vs5 1.9% (2 7.5 2 ) (P <0 .0 5 ) ;83.3% (10 / 12 ) vs6 9.2 % (36 / 5 2 ) (P <0 .0 5 ) ,而抗 SSA抗体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 ,为 33.3% (4 / 12 ) vs9.6 % (5 / 5 2 ) (P >0 .0 5 )。抗 SSA抗体阳性率在 RA继发干燥综合征 (sjogren syn-drom e,SS)患者与 RA无继发 SS患者中无明显差异 ,为 14 .3% (2 / 7) vs12 .3(7/ 5 7) (P >0 .0 5 )。 2例合并浅层巩膜炎 ,其中 1例合并硬化性角膜炎 ,均有关节外损害。结论 女性类风湿性关节?
胡建民林玲高莹莹洪玉庄铭忠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眼表损害RA抗SSA抗体干燥综合征巩膜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