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银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佛教
  • 2篇佛禅
  • 1篇代文
  • 1篇东晋
  • 1篇东晋时期
  • 1篇敦煌变文
  • 1篇虚构
  • 1篇学佛
  • 1篇因缘
  • 1篇运思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环境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意识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创作
  • 1篇士大夫
  • 1篇事典
  • 1篇述论

机构

  • 10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作者

  • 15篇梁银林
  • 1篇曾明

传媒

  • 7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文史杂志
  • 1篇文学遗产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轼与宝月大师的交往被引量:2
2006年
梁银林
关键词:交往大师思想文化士大夫学佛因缘
论苏轼的旷达与宋代文人的理性人生态度被引量:17
2004年
苏轼以旷达见称于世 ,这种性格的形成固然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但最直接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即时代贤哲的人格榜样效应的影响 ,对新旧党争错综复杂形势的独立思考、独立不惧 ,与苏轼理性精神形成的关系 ;宋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整合与苏轼出入沉潜于三教 ,理性思考人生价值及其意义对其旷达性格形成的影响 ;
梁银林
关键词:宋代文人政治环境
论庄子的生命意识被引量:7
2005年
生与死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庄子对此论述颇丰且有较多独到之处,形成他独特的生命意识。本文从生命形成的物质性、生命的时空定位及其意义、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及达观面对死亡等方面,对其生命意识进行探讨和论述。
梁银林
关键词:庄子生命意识物质性
苏轼与佛学
《苏轼与佛学》这篇论文主要从佛学的角度审视、研究苏轼其人和他的文学创作,探讨和揭示苏轼与佛学的密切关系,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苏轼思想及其文学创作,为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与佛学的关系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苏轼一生与宰相无缘...
梁银林
关键词:佛学古典文献学文学创作
苏轼《琴诗》的佛禅解读被引量:3
2005年
梁银林
关键词:佛禅琴声
佛教“水观”与苏轼诗被引量:10
2005年
佛教在中国得以广泛流播,文学是其重要载体。佛经内容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诗歌言志缘 情的传统,使诗歌的哲理性得到加强,境界得以提升,表现范围也因此而扩大。在佛教诗化运动中,苏轼无疑是其 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之一。其诗或采摄释典语汇、或简练佛经事状、或点化佛学义理,在佛教文学化的艺术实践方面 做了有益的探索,他融摄佛教水观内容而创作的诗歌亦可称得上是典范。
梁银林
关键词:佛教苏诗
藏传佛教觉囊派在四川藏区的传播与发展被引量:1
2016年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宗派,于13世纪在西藏拉孜觉摩囊创建寺院而得名,以"他空见"为宗义,在元、明两代出现过兴盛的局面。觉囊派于14世纪传入四川藏区,逐渐形成以阿坝中壤塘三大寺为核心并向周边川青毗邻藏区延伸发展的格局,在明代曾显赫一时。清初改宗,觉囊派在西藏几乎绝迹,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已经消失。然而,觉囊派在四川藏区传播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其法脉传承一直延续至今。近几年来,觉囊唐卡亮相博鳌亚洲论坛、梵音古乐登上全国舞台、时轮大坛城正在建造等,使觉囊派重回公众视野,觉囊文化再现光彩,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梁银林
关键词:藏传佛教觉囊派四川藏区
试论韩非子功利主义的美学思想被引量:1
2006年
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处在“争于气力”的时代,他强调耕、战、法,要求美与艺术为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服务,形成与儒、道两家大异其趣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他以“功用”作为衡量美的价值标准,反对智巧,菲薄技艺,重质轻文,表现出否定美与艺术的倾向;他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褊狭的,但在反对美与艺术脱离生活、矫正形式主义文风等方面曾发挥过作用,是中国美学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梁银林
关键词:韩非子功利主义美学思想文质观
苏轼诗与《维摩经》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从苏诗最初涉及的《维摩经》入手,论述苏轼不同时期诗作与《维摩经》的关系,分析《维摩经》在苏诗中的反映和表现,并对其采摄佛经语汇、点化佛学义理为诗进行探讨,以期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多一些认识和了解。
梁银林
佛禅事典与苏轼诗被引量:3
2014年
宋代佛教发展的总体走向是世俗化与大众化,文学化亦即诗化为重要实现路径;文士热衷习佛参禅且以才学为诗,苏轼可谓杰出代表。苏轼的才力提升与学识积累,颇得佛禅之助益;苏诗多摄化佛禅事典而为作,改变了言志缘情、描摹山水的诗歌传统,拓展了诗歌创作新境域,是为宗教助推文学新变、文学助推宗教传播的典例。
梁银林
关键词:佛禅事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