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婉玲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增生病应用周期疗法穴位按摩治未病思路被引量:3
- 2016年
-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本文以中医周期疗法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经前经后不同时期,提出应用不同的穴位、经络进行针对性按摩,做到经前疏肝,经后调冲任。并以此指导患者治疗,通过自我穴位经络按摩推拿可有效缓解压力,缓解乳腺轻度增生,预防乳腺增生症加重,防病治病,试图达到以预防治未病目的。
- 黄瑾莹陈福初陈媛飞陈燕娴梁婉玲
- 关键词:乳腺增生穴位按摩周期疗法治未病
- 佛山市南海城乡结合地区7~17岁学龄期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现况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城乡结合地区7—17岁学龄期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9—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47名7~17岁学龄期未成年人,采用统一表格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包括个人一般情况、生活饮食行为习惯、父母双方超重肥胖情况、同学关系、遇到挫折或情绪波动时的反应及对肥胖危害的认识等;体格检查主要是测量身高、体重。超重肥胖标准按《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评定标准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佛山市南海城乡结合地区7~17岁学龄期未成年人总超重率为9.4%,总肥胖率为2.91%,其中男性超重率为11.25%,肥胖率为4.17%,女性超重率为7.25%,肥胖率为1.45%,男性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性。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学龄期未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率与其生活饮食行为习惯(食欲好、贪睡、贪食、吃零食多及缺乏体育锻炼)、遗传因素(父母双方中有一方患有超重肥胖症)及社会心理因素(遇到挫折或情绪波动时不愿意向家长或朋友诉说、认为超重肥胖对健康危害大)有关(均P〈0.05)。结论本地区学龄期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率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虽不高,但家长和学校部门仍需引起注意,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儿童青少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行为方式,防止学龄期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的发生。
- 梁婉玲曹钰芹伦演荭李青艳李丽英
- 关键词:学龄期未成年人超重肥胖城乡结合地区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性别差异
- 2014年
- 目的:探究男性与女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2012年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共2000例,男女各1000例,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各项检查,对比其代谢综合征以及 NAFLD 的患病率,归纳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男性患NAFLD概率相对于女性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压水平、降糖以及降压治疗等相对于女性要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 hs-CRP水平的升高,所有研究对象NAFLD患病率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研究对象进行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年龄以及体质量有所控制之后,男性的hs-CRP和NAFLD患病之间无相关性(P>0.05);对女性的体质量指数、年龄以及代谢综合征进行控制之后,其hs-CRP和NAFLD之间依然存在联系(P<0.05)。结论性别不同其血清hs-CRP和NAFLD之间的相关性也存在差异,可以将hs-CRP纳入到女性NAFLD患者的筛检指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陈媛飞黄瑾莹孔翠裕陈燕娴叶淼盛梁婉玲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非酒精性脂肪肝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