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爱军

作品数:129 被引量:816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9篇污染
  • 18篇重金
  • 18篇重金属
  • 15篇零价铁
  • 14篇降解
  • 11篇石墨
  • 11篇膨胀石墨
  • 10篇土壤
  • 9篇废水
  • 8篇生物降解
  • 8篇污染土
  • 8篇污染土壤
  • 7篇毒性
  • 7篇菌根
  • 6篇重金属污染
  • 6篇金属污染
  • 6篇改性
  • 5篇多环芳烃
  • 5篇水处理
  • 5篇钛白

机构

  • 121篇北京化工大学
  • 31篇中国科学院生...
  • 24篇中华人民共和...
  • 9篇北京城市学院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澳门大学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市昌平区...
  • 2篇国家粮食局科...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科鼎实环境...
  • 2篇生态环境部环...
  • 1篇环境保护部环...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28篇林爱军
  • 27篇焦春磊
  • 19篇徐从斌
  • 17篇张旭红
  • 15篇李晓亮
  • 13篇邹德勋
  • 13篇赵越
  • 10篇杨文杰
  • 10篇朱永官
  • 7篇魏连爽
  • 7篇王凤花
  • 6篇谢文娟
  • 6篇葛察忠
  • 6篇田雪
  • 6篇王会丽
  • 5篇王春艳
  • 5篇郭兰萍
  • 5篇杨晓进
  • 4篇刘云霞
  • 4篇张莘

传媒

  • 14篇北京化工大学...
  • 8篇环境工程学报
  • 7篇环境科学
  • 5篇生态毒理学报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化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Agricu...
  • 2篇2011年京...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环保产业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8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P1对芘降解的研究及其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富集培养技术筛选芘降解微生物,得到一株纯培养条件下可以有效降解芘的细菌,命名为P1,经鉴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研究了培养条件对P1降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其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系统中对芘的降解。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1可以有效降解培养体系中的芘,在芘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 H为7,温度为30℃时,对芘的降解效果最好;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系统中菌株P1对芘的降解速率大于单相反应系统,且降解率受到非水相类型和芘初始浓度的影响,其中以十一醇为有机相的双相反应系统较十二烷和硅油更能促进生物降解,5 d内降解率为78.8%。
田雪范鹏浩邹鹏李强赵越林爱军
关键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生物降解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进展与问题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方面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进展与成效,并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在政策、机制、标准和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逐步规范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中基本概念、明确重要范围,推动现有法律法规中关键条款落实与系统发力;建立规范统一的企业污染排放台账制度;建立数据校核机制和配套奖惩机制,全面改善提升公开的数据质量等。
李晓亮陆俐呐林爱军
关键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数据质量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85
2005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动态,同时考虑国家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今后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以及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些见解.
朱永官陈保冬林爱军叶志鸿黄铭洪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土壤污染重金属可持续发展
利用不同植物进行DNA损伤彗星实验的方法比较被引量:17
2006年
为了研究彗星实验在植物DNA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以多种植物材料为对象,进行了植物彗星实验的比较研究.分别分离了蚕豆、菠菜、洋葱、菜豆、大蒜、水稻等植物组织的细胞核,并以彗星实验方法研究了H2O2引起的植物细胞核DNA损伤.电泳后发现H2O2处理组植物细胞核出现明显拖尾,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拖尾或拖尾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彗星实验是一种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植物DNA损伤程度的手段,具有灵敏、简单、快速的优点.采用合适的细胞核分离方法,能够将彗星实验应用于多种植物,研究其DNA损伤.蚕豆、菠菜、洋葱、菜豆、大蒜等植物的根尖和叶片都可以应用于植物彗星实验,但在本实验条件下利用水稻组织进行彗星试实验并没有获得明显的彗星图像,能否进行彗星实验可能受植物本身性质或实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林爱军张旭红张增利曹青朱永官
关键词:植物彗星实验DNA损伤
一种以废弃绿茶渣为原料的金属钒高效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废弃绿茶渣为原料的金属钒高效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绿茶渣由17%~28%粗蛋白、16%~35%粗纤维、2%~3%游离氨基酸、1%~2%茶多酚和0.1%~0.3%咖啡碱等组分组成,热解成生物炭后表面...
林爱军谭笑易华炜崔骏张胤杰
文献传递
一种羟基磷灰石改性的生物炭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磷灰石改性的生物炭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材料和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利用超重力技术和水热合成法在生物炭表面生成纳米羟基磷灰石。首先利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原浆产物,然后将原浆产物加入到生物质原料的悬浮液中...
林爱军李梦谭笑焦春雷
文献传递
一种可以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膨胀石墨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处理剂配制,浸渍,冷冻干燥和固化步骤,其中冷冻干燥条件为-15℃以下,压力为1000Pa以下,固化温度为50℃~80℃。所制备...
林爱军焦春磊王会丽徐从斌赵越
文献传递
再生塑料袋包装食品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再生塑料袋由塑料废弃物经加工处理后制成,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但由于其价格便宜,市场竞争力极大,在熟食包装市场上占据着很大的份额。文章运用美国的健康风险评价框架,设计了两种典型模拟场景试验,测试了不同颜色的再生塑料袋在一定条件下,有害物质在食品模拟物中的溶出量;并对食用再生塑料袋包装的食品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美国EPA定义,致癌风险指数超过10-6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致癌危害;非致癌风险指数超过1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非致癌危害。根据评价结果,五种颜色的再生塑料袋均不存在致癌风险。对于非致癌风险,蓝色、黄色和和白色再生塑料袋的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1,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而黑色和红色再生塑料袋中非致癌风险值和总风险值均超过临界值1,会对人体产生非致癌健康危害,其中红色再生塑料袋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最大。
李千婷海热提林爱军
关键词:资源化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致癌风险
土壤铬(VI)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0年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介绍了土壤环境中铬(Cr)的污染来源、现状及其对生物的危害,阐述了Cr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转化机理,并重点综述了土壤重金属Cr(VI)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机理:土壤中的Cr(VI)可以在微生物还原作用、生物吸附、富集等作用下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从而达到Cr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此外,针对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微生物修复Cr污染土壤效果的措施,并对土壤Cr污染微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凤花罗小三林爱军李晓亮
关键词: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
一种壳聚糖稳定硫化亚铁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聚糖稳定硫化亚铁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本发明以高原地区青稞农作物秸秆为生物炭原料,壳聚糖作为硫化亚铁的稳定剂,提高了硫化亚铁的稳定性,使硫化亚铁更均匀地负载在生物炭上,增强对六...
林爱军秦璐瑶魏文侠何理杨文杰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