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建忠

作品数:26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磁共振
  • 17篇成像
  • 14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动脉
  • 4篇肿瘤
  • 4篇弥散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加权成像
  • 3篇MRI
  • 3篇病变
  • 2篇动脉疾病
  • 2篇新生儿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张量成像
  • 2篇皮质
  • 2篇全身
  • 2篇肿瘤转移
  • 2篇椎基底

机构

  • 26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宁德市医院
  • 1篇飞利浦(中国...

作者

  • 26篇林建忠
  • 17篇杨天和
  • 12篇康泰山
  • 10篇曾强
  • 8篇李晓清
  • 6篇王月琴
  • 5篇郑慈娜
  • 4篇王金岸
  • 4篇王建腾
  • 3篇张家兴
  • 3篇林玉琳
  • 2篇周乃珍
  • 2篇郑维红
  • 2篇王馨
  • 2篇陈忠
  • 2篇阳清伟
  • 1篇孙莉薇
  • 1篇赵锋
  • 1篇陈志伟
  • 1篇张盛春

传媒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应用DWI及^1H-MRS技术对脑脓肿及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附14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DWI及MRS技术对脑脓肿及脑转移瘤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脓肿6例,脑转移瘤8例,行DWI及1H-MRS扫描,分析、比较脑脓肿及脑转移瘤在此两种扫描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脑脓肿在DWI上呈高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7例环形脑转移瘤表现为低信号,1例表现为高信号;1H-MRS扫描发现:4脑脓肿中出现AA峰,其中2例出现Ac峰,8例脑转移瘤均不出现AA峰或Ac峰。结论联合应用DWI及1H-MRS扫描能提高对脑脓肿及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王金岸李晓清林建忠杨天和王月琴康泰山
关键词:脑脓肿脑转移瘤弥散加权成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肿瘤转移的诊断意义初探被引量:17
2009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临床上晚期肿瘤病例的增多,为了解治疗前、后全身转移瘤的大小及数量变化的实际情况,以往多采用分部位进行CT和(或)MR扫描,少部分有条件的患者采用PET检查,但这些方法可能存在过多地暴露于射线、检查时间过长及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我们探讨磁共振的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方法对肿瘤及转移灶的检出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68例临床已发现原发肿瘤及多个转移灶或发现多个肿瘤病灶,但原发灶不明确的患者进行WBDWI检查,其中男性4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1岁。68例均与CT和(或)MRI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7例与PET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对病灶的检出率,以病灶长径大小分为:<1cm,≥1~<2cm,≥2~<3cm及≥3cm以上4组进行计数分析,同时,对不同部位间的病灶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WBDWI对4组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30%、78%、96%及100%。在各个部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中以骨骼最高。对位于肺部小于1cm的病灶和位于颈部、盆腔小于2cm的淋巴结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结论:WBDWI对大范围的肿瘤病灶筛查是安全、简便、有效和经济的检查新方法。随着技术参数的进一步完善,WBDWI在发现和诊断全身多发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技术有望作为一种新的、效果好于PET的全身检查技术。
杨天和林建忠王馨王月琴陈忠卢建华陈志伟张盛春
关键词:全身弥散肿瘤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及病理表现(附19例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及病理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侧脑室体部前2/3区域15例、第四脑室2例、小脑蚓部及左侧额叶各1例,肿瘤边界清楚或不清楚,5例肿瘤与丘脑或侧脑室壁粘连,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7例病灶出现囊变区、14例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供血血管(多位于肿瘤底部),增强后3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2例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显示N-乙酰神经氨酸(NeuN)及突触蛋白(Syn)均呈阳性。结论 CNC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对其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曾强杨天和林建忠李晓清郑慈娜程庆华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的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交叉韧带是膝关节中起最大作用的一个部分,它能通过限制小腿的内翻、外翻和前后移动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对膝关节的运动有着重要作用。交叉韧带连接胫骨髁间隆起和股骨髁间窝,以铰链形式存在,防止胫骨朝着股骨方向前后移位[1]。膝关节的交叉韧带分为两条: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它们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前交叉韧带是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斜朝向前下方,末端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与内外侧的半月板,后交叉韧带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斜朝向后下方,末端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部与外侧半月板[2]。
林玉琳林建忠肖东健
关键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磁共振成像股骨外侧髁股骨髁间窝后交叉韧带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特点和磁共振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早期临床特点和磁共振(MRI)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CNM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NM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有头痛(14例)、呕吐(11例)、发热(8例)、癫疒间发作(3例)、脑神经损害(1例)及颅内压均升高,脑脊液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MRI发现以双侧基底节区为主,单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白质等部位的多发斑点/片状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皮质单发或多发圆形信号,增强后呈均质强化;脑膜呈线状/条状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Ommaya囊植入治疗组疗程缩短,治愈率增加。结论 CNM早期以脑膜炎症状为主,MRI在CNM的定位、显示病灶细节的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李水仙郑维红庄晓荣林威林晓芳林建忠孙安琪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临床特点磁共振
胎盘植入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前置胎盘并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65例孕妇进行磁共振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胎盘植入的磁共振征象,并计算磁共振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65例中共有30例伴有胎盘植入,磁共振直接征象有:胎盘肌层间隙消失,肌层连续性中断,胎盘附着面对应的低信号肌层内出现异常高信号。间接征象有:(1)子宫肌层结节状膨隆;(2)胎盘增厚,信号不均匀;(3)胎盘与肌层交界面异常扩张的血管影,其中以胎盘与肌层交界面异常扩张的血管影诊断率最高。MR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9.7%,阳性预测值为88.2%,阴性预测值为92.1%。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于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指导临床在产前制订有效的治疗手段,减少并发症。
郑慈娜杨天和林建忠许尚仁曾强李晓清
关键词:胎盘植入前置胎盘产前诊断磁共振成像
脑型肝豆状核变性脑皮层及皮层下核团体积的磁共振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灰质的损害。材料与方法采集30例初发且未经治疗的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3D T1WI图像,利用FSL软件,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_based morphometry,VBM)对脑皮层及深部核团的体积进行分析。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双侧脑叶灰质及深部核团统计分析。结果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各脑区皮质萎缩率及两侧脑叶比较如下,小脑:左侧(16.48%)<右侧(16.54%),P>0.05;额叶:左侧(23.6%)>右侧(19.5%),P<0.001;颞叶:左侧(16.9%)<右侧(25.4%),P<0.001;顶叶:左侧(15.5%)<右侧(16.1%),P<0.05;枕叶:左侧(21.0%)<右侧(27.2%),P<0.001;岛叶:左侧(58.7%)>右侧(49.2%),P<0.001。脑干和深部核团(杏仁核除外)体积均显著萎缩,萎缩率依次为伏隔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尾状核>脑干,但左、右两侧各核团萎缩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可引起脑皮层广泛而非对称性损害及深部核团对称性损害。
康泰山杨天和林建忠蔡聪波张家兴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磁共振成像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在胸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3例胸部双能量减影数字化X线摄影(DR)。83例病人均进行胸部后前位片的双能量减影的图像后处理,形成标准DR图像、软组织减影图像、骨骼减影图像各一幅即所谓的"骨肉分离"技术。结果由于双能量减影去除了骨性胸廓的干扰,增加肺部检出钙化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增加肺结节的检出率,对肺部的良、恶性定性有意义;对骨性胸廓病变的诊断更加准确;对肺结节的检出率较普通胸片明显提高。双能量减影对显示骨性胸廓和中央气道的病变,如骨转移瘤、骨折、骨质破坏、钙化等较常规胸片、单纯直接数字化摄影均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有明显差异。双能量减影图像上肉眼判断有、无钙化非常可靠。结论双能量减影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的信心,具有较高的实用临床价值和推广价值。
王金岸梁昆如林建忠曾强李怀波孙莉薇
关键词:双能量减影X线摄影胸部
基于场图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变形矫正和信号补偿
2017年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场图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进行几何变形矫正及信号补偿研究,扩大DTI临床研究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获取29名健康人脑场图,分别对其DTI进行相位反卷积计算及信号校准补偿,将结果配准到3D结构图像。选择对磁场敏感的双侧颅底额叶和颞叶作为观察脑区,对磁场不敏感的丘脑作为对照脑区,对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信号的差异及其与结构像的形态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颅底额叶和颞叶,DTI的磁敏感变形得到了矫正,因场不均性导致的信号损失得到了补偿。结论高场中DTI的畸变及体素信号丢失可应用场图的校准得到明显矫正,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高场DTI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康泰山杨天和林建忠张家兴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
MRI观察极高海拔攀登者大脑皮质结构改变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采用MRI观察短暂极高海拔探险所致大脑皮质结构改变。方法对28名健康青年在极高海拔登山前、后及1个月后随访进行常规T2W及全脑高分辨率三维T1W结构成像扫描,观察显著改变的脑区面积及其厚度,并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登山前、后及1个月T2WI均未发现异常;左、右侧大脑半球皮层总萎缩面积(平均萎缩率)分别为(3795.14±35.23)mm2[(9.33±3.19)%]和(2175.42±26.15)mm2[(6.49±2.76)%];左侧舌回皮层萎缩率与进入极高海拔持续时间呈弱相关,其余脑区则呈显著相关。结论攀登极高海拔可引起大脑皮质萎缩,以优势半球明显,主要见于前额叶。
林建忠杨天和郑慈娜康泰山李晓清曾强王月琴林玉琳王建腾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大脑皮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