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文

作品数:15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脂质体
  • 5篇药剂学
  • 4篇药物
  • 3篇药物动力学
  • 3篇全反式
  • 3篇全反式维甲酸
  • 3篇维甲酸
  • 3篇包封
  • 3篇包封率
  • 2篇地平
  • 2篇脂质体包封率
  • 2篇前体脂质体
  • 2篇小鼠
  • 2篇小鼠体内
  • 2篇辅酶
  • 2篇辅酶Q
  • 2篇辅酶Q10
  • 1篇丁醇
  • 1篇冻干脂质体
  • 1篇氧化苦参

机构

  • 13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杨静文
  • 12篇邓英杰
  • 5篇李宝齐
  • 4篇王志宣
  • 3篇张晓鹏
  • 2篇雷国峰
  • 2篇李喆
  • 2篇王浩
  • 2篇张修宇
  • 1篇索绪斌
  • 1篇郝爱军
  • 1篇孙凯
  • 1篇李宝奇
  • 1篇周臻
  • 1篇韩林林
  • 1篇王娜
  • 1篇任雁

传媒

  • 5篇中国药剂学杂...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甲酸注射用冻干脂质体的研究
本文建立了全反式维甲酸的体外HPLC分析方法,测定了全反式维甲酸在水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溶解度以及油水分配系数,为处方设计、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建立了HPLC测定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中药物含量的方法,微柱离心——HP...
杨静文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冻干脂质体药物动力学
文献传递
尼莫地平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前体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以期得到高效、低毒和稳定的尼莫地平新剂型。方法采用叔丁醇-水共溶剂冻干法制备尼莫地平前体脂质体,考察了影响药物包封率的因素,并对重建脂质体的药物含量、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溶血性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磷脂浓度、表面电荷是影响尼莫地平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因素。尼莫地平脂质体包封率大于98%,平均粒径为57 nm,Zeta电位小于-20 mV,无溶血性,稳定性好。结论采用叔丁醇水共溶剂冻干法获得了高包封率、粒径均一、无溶血性、稳定的尼莫地平前体脂质体制剂,可用于静脉注射给药。
王志宣邓英杰张晓鹏杨静文王娜
关键词:尼莫地平前体脂质体
辅酶Q_(10)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制备辅酶Q10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辅酶Q10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制备的辅酶Q10脂质体在25℃和40℃下较稳定,在60℃下较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很不稳定。结论辅酶Q10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包封率高,粒径小而均一,稳定性较好。
李喆邓英杰李保齐杨静文张修宇雷国峰
关键词:药剂学脂质体辅酶Q10稳定性
苯酚-次氯酸盐法测定空白脂质体透析液中铵离子浓度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空白脂质体透析液中硫酸铵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将样品依次加入显色剂I、显色剂II显色后,在波长630 nm处比色,并进行了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等项考察。结果该方法线性方程为A=72 035ρ+4.4,质量浓度在1~2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该方法精密度为2.65%;显色后2 h比色结果稳定;加样回收率为97.3%~99.5%。结论该方法适于空白脂质体透析液中硫酸铵含量的测定。
李宝齐邓英杰杨静文
关键词:药剂学铵离子
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制备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分析验证。结果包合物溶解度是尼群地平的8.19倍,溶出速率显著提高。结论尼群地平经-β-环糊精包合后,能显著提高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速率。
杨静文邓英杰王志宣李宝齐
关键词:药剂学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溶解度溶出度
辅酶Q_(10)脂质体在小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考察辅酶Q10脂质体静脉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辅酶Q10脂质体,静脉注射给药后,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和组织中辅酶Q10浓度变化。结果辅酶Q10脂质体的t1/2和AUC均为溶液剂的1.54倍,辅酶Q10脂质体在心、脾、肺中分布增加,尤以心中增加明显。结论辅酶Q10脂质体延缓了药物释放,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强了靶向性作用。
李喆邓英杰杨静文李宝齐张修宇雷国峰
关键词:药剂学脂质体辅酶Q10
HPLC法测定羟萘甲酸沙美特罗气雾剂含量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 建立羟萘甲酸沙美特罗气雾剂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 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三乙胺(体积比为50:20:30:0.07:0.05),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25mm,室温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理论塔板数以沙美特罗峰计为3520,沙美特罗保留时间为7.5min,辅料不干扰药物的测定。沙美特罗质量浓度在20~12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在99%以上,日内日间RSD均小于2%,重复性小于0.5%。稳定性试验表明,样品溶液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羟萘甲酸沙美特罗气雾剂的质量控制。
王志宣杨静文邓英杰张晓鹏陈婉怡
关键词:气雾剂高效液相色谱法
pH梯度载药法制备氧化苦参碱混合膜材脂质体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筛选合适的大豆磷脂以及氢化磷脂配比混合物作为膜材,利用主动载药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脂质体。方法将商品大豆磷脂和氢化磷脂以一定的配比制备膜材,采用薄膜分散-主动载药法进行制备。并考察在室温挤出时的难易程度和挤出后脂质体的形态及包封率。结果主动载药法制备的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在选择一定的磷脂配比后,主动载药的包封率质量分数可在80%左右,且挤出后的脂质体粒径较圆整。结论筛选合适的膜材在常温下可进行挤出整粒操作,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得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包封率较高。
王浩邓英杰韩林林杨静文
关键词:药剂学脂质体主动载药法氧化苦参碱大豆磷脂包封率
维甲酸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考察2种全反式维甲酸(ATRA)脂质体静脉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方法分别采用不饱和豆磷脂(SPC),以及SPC与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PEG-PE)以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为膜材,利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全反式维甲酸普通脂质体和长循环脂质体,静脉注射后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及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普通脂质体和长循环脂质体的AUC分别是以游离药物给药组的2.58倍和5.00倍,t1/2分别由2.66 h延长至3.74 h和6.39 h,脂质体在肝中分布显著增加。结论2种ATRA脂质体能够延缓药物释放,增强药物靶向性。
杨静文邓英杰任雁孙凯李宝齐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长循环脂质体药物动力学
影响替加氟脂质体包封率的因素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考察各因素对替加氟脂质体包封率(EN)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替加氟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脂质量分数为4.00%、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00∶1.00、药脂的质量比为1.00∶8.40、pH值为7.40、水化温度为40℃、水化时间为60 min。优化后的包封率为37.5%。结论药脂质量比和磷脂质量分数对替加氟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最大。
郝爱军邓英杰杨静文索绪斌曹艳红
关键词:替加氟药物脂质体均匀设计包封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