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富
- 作品数:24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地震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乌什体应变的气压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通过选取不同时段乌什体应变、气压观测数据,利用小波分析分离观测数据中的信号,将相同频段的体应变、气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什气压对乌什体应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线性关系,并且有16-64min和64-128h两个卓越频段。
- 邢喜民杨绍富
- 关键词:相关系数气压小波分析
- 雷击对钻孔应变仪的损坏及机理分析
- 2018年
- 2015年7月新疆巴伦台钻孔应变仪遭雷击后出现故障,在维修过程中发现数据采集器内的通讯模块损坏,导致通讯中断,更换模块后开始有数据,但杂乱无章、错误严重。根据信号完整性理论、传输线理论和RS-485通信协议等,进一步从机理上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雷击显著降低了井下探头内RS-485模块的驱动能力,导致接收端接收到不确定电平,造成数字通信不可靠。于是在采集器通讯模块上又加装了匹配电阻,之后数据恢复正常。该案例的典型剖析,对设备维护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杨绍富杨峰
- 关键词:氡浓度气温气压
- 新疆钻孔应变对汶川8.0和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初步分析了新疆钻孔应变台站体应变在汶川8.0级、日本9.0级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体应变与远大地震同震响应和震中距关系不大,而与钻孔所处的构造位置、台站岩性等因素有关。
- 杨绍富徐长银孙海军
- 关键词:钻孔应变同震响应
- 氡观测预报发震地点和震级的方法初探被引量:9
- 2014年
- 选取新15泉水氡、新43泉气氡资料,利用氡观测异常预测发震地点和震级方法,对发生在新疆的两次中强地震进行反演,结果令人满意。氡观测台站数量少、分布不均匀造成该方法预测结果具有局限性;在异常点多、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该方法预测的发震地点和震级范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绍富张嘉敏徐长银
- 库尔勒体应变观测干扰因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对气压非周期性波动、高频脉动干扰,水位升降变化引起的体应变观测分钟值数据曲线畸变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钻孔区域的岩体应力-应变变化幅度与气压变化幅度大小有关,地下水位的升降与应力-应变状态有一定关系,即水库泄洪量在16.0 m3/s左右时,体应变呈压性速率明显增强的阶变形态,泄洪结束后河水流量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造成体应变明显张性畸变。
- 徐长银杨绍富孙海军苏萍罗宏江江崇崑
- 关键词:体应变观测气压波动水位变化环境影响
- 基于小波分析的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_S6.2地震地下流体异常提取被引量:8
- 2017年
- 利用小波方法,梳理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_S6.2地震前新疆地下流体资料,发现震前水位、水温、逸出气体等均出现异常变化。分析了异常的时间分布、空间展布和异常成因。结果表明,地下流体的中期异常不是源兆,而是与区域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 杨绍富李姗姗
- 关键词:小波分析地下流体
- 新疆库尔勒断层氢气浓度影响因素及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 2023年
- 结合新疆库尔勒断层H_(2)观测站的构造位置、台站周边岩性特点、观测方式等,对观测点H_(2)浓度变化特征与辅助气温、气压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取得了H_(2)浓度变化的相关系数。对2014年以来断层H_(2)浓度观测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后获得观测资料的残差数据,结合周边历史地震分布得到了地震与异常变化情况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气压、温度对断层H_(2)浓度有影响,表现为:断层H_(2)浓度与气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85,与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54,气温变化对H_(2)浓度的影响更显著。②断层H_(2)观测站的构造位置、岩性对H_(2)年变化形态是有影响的。③利用Savitzky-Golay拟合后的残差序列,结合历史地震分析,认为在观测站周边200 km范围内发生的M_(S)4.9以上地震前,H_(2)浓度有显著反应,可为震情研判提供参考。
- 闫玮李新勇杨绍富徐长银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_S6.2地震库尔勒体应变异常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选取2015~2016年库尔勒铁门关钻孔体应变资料,经直线拟合,通过小波变换方法中尺度为4的趋势和细节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趋势和细节曲线形态、周期均发生明显的异常变化,与异常结束后1个月内发生新疆呼图壁M_S6.2地震有关。
- 徐长银杨绍富孙海军董敏张嘉敏
- 关键词:体应变观测
- 新疆库尔勒43泉动水位异常成因调查
- 2023年
- 2019年初库尔勒新43泉动水位出现较大幅度异常变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库尔勒地震监测中心站开展了一系列调查核实工作。排除了观测运行(供电、数采、传感器误差)、环境(自然环境及场地环境)、人为干扰等影响因素,同时开展野外土壤氡、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法分析水质并进行堵水实验和改变出水流向判断异常原因,分析动水位较大幅度异常与地震前兆异常是否具有相关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排水管老化破裂,树根、草根进入裂缝是造成泉改井大量积水并影响新43泉动水位较大幅度异常的主要原因,排除了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
- 徐长银李晓东闫玮杨绍富张小飞张森董敏
- 关键词:动水位
- 利用小波方法分析新43泉气氡异常特征被引量:6
- 2013年
- 2010年7月2日、2012年1月8日先后在新疆和硕县境内发生MS4.7和MS5.0两次地震,新43泉距两次地震震中均小于200 km,利用小波变换对气氡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两次地震前3~6个月气氡资料出现异常.又对2012年轮台、和静两次5级以上震例进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认为小波分析方法是地震前兆数据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 江崇昆杨绍富徐长银孙海军苏萍
- 关键词:小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