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琳

作品数:46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5篇超声
  • 17篇胎儿
  • 13篇超声检查
  • 11篇产前
  • 11篇超声诊断
  • 10篇阴道
  • 8篇产前超声
  • 6篇胎盘
  • 6篇畸形
  • 5篇疾病
  • 5篇不孕
  • 5篇不孕症
  • 4篇多普勒超声
  • 4篇血管
  • 4篇血流
  • 4篇子宫
  • 4篇静脉
  • 4篇彩色多普勒
  • 4篇超声诊断分析
  • 3篇血流灌注

机构

  • 43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长沙市妇幼保...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44篇杨红琳
  • 28篇田艾军
  • 22篇谌立军
  • 18篇唐小玲
  • 14篇骆迎春
  • 11篇蒋晓光
  • 5篇张军辉
  • 3篇王华
  • 3篇蒋智
  • 2篇曹蓓
  • 2篇叶亚梅
  • 2篇盛小奇
  • 2篇黄晓靓
  • 2篇唐琴
  • 1篇刘丹
  • 1篇周绍明
  • 1篇唐小玲
  • 1篇方超英
  • 1篇刘远新
  • 1篇吴虹

传媒

  • 8篇医学临床研究
  • 7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超声诊断...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指标对筛查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分析21三体综合征胎儿产前超声表现,评价超声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的96例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复杂性超声指标、孤立性超声软指标、结构畸形、其他异常,观察超声结果与21三体综合征的关系。结果96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中,超声异常者92例(95.8%,92/96),其中复杂性超声指标42例(43.8,42/96),孤立性超声软指标24例(25.0%,24/96),结构畸形18例(18.8%,18/96),其他异常8例(8.3%,8/96)。超声软指标中,妊娠早期以颈部透明层增厚最常见(93.8%,15/16),妊娠中晚期出现率最高的为股骨、肱骨短小(39.3%,33/84)及鼻骨发育异常(25.0%,21/84);结构畸形最常见的是室间隔缺损(19.0%,16/84)和房室管畸形(19.0%,16/84)。结论21三体综合征胎儿常表现为复杂性超声指标,产前超声对筛查21三体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军辉骆迎春田艾军杨红琳邓颖刘丽霞
关键词:超声检查三体性核型分析
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筛查和诊断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价值
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筛查和诊断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7年3月12028例接受产前胎儿筛查的孕妇资料,孕妇年龄 19~45岁,平均(27.8±3.2)岁,孕周18...
杨红琳田艾军
关键词: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
文献传递
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稽留流产的价值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探讨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 (TVCDS)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稽留流产的价值。结果表明 ,13例术前TVCDS与术后对照 ,除一例为子宫肌壁间妊娠外 ,其余均与病理结果相符。TVCDS是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稽留流产的有效手段。
杨红琳田艾军谌立军唐小玲
关键词:稽留流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彩色多谱勒超声经阴道彩色多谱勒子宫肌壁间妊娠术前
顺序法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顺序法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
田艾军杨红琳谌立军唐小玲
关键词:胎儿畸形顺序法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混合性肿块对照分析(附294例分析)
2000年
杨红琳蒋晓光田艾军
关键词:超声诊断生殖器肿瘤女性
经会阴实时四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会阴四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6例产妇,其中自然分娩46例、剖宫产40例;同时选取无生育流产史妇女45例作为对照,采用会阴四维超声评价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果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和对照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动作下,自然分娩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分别为(3.81±0.48)cm、(4.27±0.53)cm和(12.08±2.06)cm^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剖宫产组(P>0.05);缩肛动作下,剖宫产组和对照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四维超声可清晰观察盆底结构,在缩肛动作时阴道分娩产妇盆膈裂孔增加明显,静息及Valsalva动作下盆膈裂孔与分娩方式无明显关系。
廖玎符元春杨红琳唐小玲
关键词:盆膈裂孔阴道分娩剖宫产
前置血管的产前超声检查影像特征
2015年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的产前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前置血管患者53例,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53例患者的产前超声影像特征。【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血管诊断准确率为83%(44/53),漏诊率15%(8/53),误诊率2%(1/53)。产前超声下前置血管分两型:Ⅰ型(单叶胎盘型)49例,仅见一个胎盘,该型又分成三个亚型,包括①Ⅰa型(完全性帆状胎盘型)27例(脐带插入点位于胎膜上,脐血管的分支均沿胎膜走行);②Ⅰb检查(部分性帆状胎盘型)21例(脐带插入胎盘表面前发出多个分支,部分分支进入胎盘实质,部分分支走行于胎膜之上);③Ⅰc检查(球拍胎盘型)1例(脐带插入点位于距胎盘边缘≤2 cm的胎盘实质内);Ⅱ型多叶胎盘型4例(此型前置血管可伴发两叶胎盘或多叶胎盘或副胎盘)。【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简便、无创,是诊断前置血管的首选方法。
邝海燕田艾军骆迎春杨红琳谌立军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鉴别国际妇产联盟(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宫颈3D-PDU及DWI,其中FIGO分期ⅠA期19例(ⅠA期组),ⅠB期26例(ⅠB期组),ⅡA期15例(ⅡA期组)。比较各组病灶相关血管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及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ADC(eADC)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3D-PDU、DWI及二者联合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效能。结果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中,随分期级别提高,VI、FI及VFI均逐渐升高,ADC逐渐降低而eADC逐渐升高(P均<0.05)。3D-PDU、DWI及二者联合鉴别宫颈癌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模型,即logit(PRE)_(3D-PDU)、logit(PRE)_(DWI)及logit(PRE)_(联合)中,logit(PRE)_(联合)模型判断宫颈癌FIGO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大于logit(PRE)_(3D-PDU)及logit(PRE)_(DWI)(0.78、0.75,Z=4.73、3.55,P均<0.05),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亦均高于logit(PRE)_(3D-PDU)及logit(PRE)_(DWI)(P均<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DWI可于术前有效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
唐琴骆迎春周启昌唐小玲杨红琳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分期
顺序法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顺序法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对7000例孕妇按就诊号分为常规超声组3100例与顺序超声组3900例;追踪并证实7000例孕妇产后或引产胎儿畸形的符合情况。结果超声检出410例胎儿有各种不同结构的异常,经产后证实胎儿畸形442例,漏诊32例。顺序组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检出率与常规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序法在胎儿进行系统解剖超声检查过程中可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唐小玲田艾军杨红琳蒋晓光谌立军
关键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顺序法常规法
153例前置血管的临床特征和围生儿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的临床特征及围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且经手术、病理证实153例前置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53例患者的分娩孕周为30-40(36.06±1.92)周,其中30-36周72例,37-40周81例。新生儿体质量1200-3700(2658±468)g,其中低质量出生儿30例。153例前置血管患者的分娩方式均为剖腹产,其中早产儿72例、足月产81例;双胎3例、单胎150例;新生儿存活150例、胎儿窘迫21例、新生儿死亡3例、前置血管破裂3例。本组153例前置血管中帆状胎盘117例、胎盘粘连75例、前置胎盘63例、低置胎盘21例、胎盘植入12例、分叶胎盘或副胎盘9例、球拍胎盘3例。【结论】加强对前置血管临床特征的认识,为前置胎盘的诊治提供帮助。
邝海燕骆迎春田艾军杨红琳谌立军
关键词:血管疾病产前诊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