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凤 作品数:12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昌邑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神经节苷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09年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日渐重要,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本文对我院收治病例应用GM-1对脑神经不同程度受损的病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如下。 杨晓凤 郭效建关键词:疗效观察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7 2009年 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较严重,大部分医院药品收入占全院收入的50%以上,临床用药受市场广告效应的影响,用药品种求新,用药等级求贵。更严重的后果是给患者带来痛苦(不良反应等)和增加经济负担。 周书成 杨晓凤关键词:不合理用药 2007至2008年某院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昌邑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药物不良反应(ADR)药品60种。抗生素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心血管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ADR79例(77.45%);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杨晓凤 刘文林 胡晓红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皮肤损害 浅谈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6 2009年 近年来关于抗生素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1]。为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本文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 杨晓凤 刘文林 胡晓红关键词:抗生素 阿魏酸钠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009年 阿魏酸钠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一类新的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作用广泛,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NO的合成,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血脂,清除自由基,防治脂质过氧化损伤;抗炎及抗细胞凋亡等作用。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肾小球疾病、肺动脉高压、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等,现综述如下。 刘文林 杨晓凤 胡晓红关键词:阿魏酸钠 氨基糖苷类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 被引量:11 2009年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较强的碱性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毒素、妥布霉素以及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且还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作用。从抗菌作用的特点看,氨基糖苷类是一类较优良的抗生素,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杨晓凤关键词:氨基糖苷类 安全用药 六神丸临床新用途综述 被引量:5 2009年 “六神丸”是我国著名的中成药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药物的疗效更加明确化、准确化,发现一些老药有了新的临床治疗用途。六神丸不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能,对咽喉肿痛、痈疽疮疖、无名肿毒等有较好的疗效。随着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六神丸还具有抗炎、镇痛、强心、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现已用于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顽固性肝炎、白喉、滴虫病、蛲虫病、静脉炎、寻常疣、表面麻醉。还可用于外敷治疗牙痛、外科病、妇科病,其他由放射线烧伤而引起的皮肤溃疡等疾病,除传统的应用外,尚有诸多临床新用途,现就其临床新用途综述如下。 刘文林 杨晓凤关键词:六神丸 某院住院患者麻醉性药品用药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麻醉性药品对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医院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昌邑市人民医院2007至2008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昌邑市人民医院应用的7种麻醉药品消耗总金额占全部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哌替啶的用量逐年下降,符合哌替啶不适宜用于慢性癌痛治疗的原则,而美施康定片(吗啡缓释片)的用量逐年上升。结论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大部分使用较为合理,临床医师基本正确把握WHO瘤症"三阶梯"止痛用药方案。 刘文林 杨晓凤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09年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类型,长期以来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基础研究和局灶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提出了缺血半影区及缺血时间窗等概念[1]。缺血24h内的溶栓、去纤、抗凝等治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应用尿激酶一次性冲击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现就其疗效分析如下。 刘文林 杨晓凤 胡晓红关键词:尿激酶 脑梗死 疗效 漫谈中药的规范与标准化 2009年 中药来源复杂,品种混乱标准低、质量差、不规范,应该予以重视使其标准化和规范化。 杨晓凤 郭效建关键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