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豆楮方对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小鼠的体内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豆楮方对艾氏腹水癌(EAC)腹水型小鼠的体内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阴性对照组(A)、5-Fu阳性对照组(B)、豆楮方高剂量组(C)、豆楮方中剂量组(D)、豆楮方低剂量组(E)。小鼠腹腔接种EAC后连续8 d灌胃给药,1次/d,观察并记录动物体重、一般情况及死亡时间。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豆楮方各剂量组荷瘤小鼠的一般情况较好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豆楮方具有抗EAC腹水的作用。
- 彭海燕章永红杨早叶丽红张晓春任凤梅
- 关键词:豆楮方艾氏腹水癌小鼠生命延长率
- 肿瘤转移中的黏附分子与痰瘀因素被引量:16
- 2005年
- 探讨肿瘤对邻近正常组织的浸润及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转移与其黏附分子的表达改变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痰瘀阻滞、横行流窜特性与上述特性相吻合,故从痰瘀角度探讨肿瘤转移,是一个重要课题。
- 杨早
- 关键词:肿瘤转移黏附分子远处转移痰瘀阻滞从痰瘀
- 豆楮方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豆楮方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在第1周按剂量为100 mg/kg注射DEN后,从第2周起按每周70 mg/kg剂量,连续灌胃16周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用药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豆楮方灌胃,第18周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癌结节数、肝/体质量比、肝脏病理变化及bcl-2/bax免疫组化表达。结果豆楮方大鼠肝癌结节数、肝/体质量比、血清及肝组织匀浆的GST、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所降低,而豆楮方大鼠的A/G比例较模型组明显上升,豆楮方还能对抗DEN造成的大鼠肝脏bcl-2上调及bax下调。结论豆楮方具有防治DEN诱发大鼠肝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基因调控有关。
- 彭海燕章永红杨早张晓春叶丽红
- 关键词:豆楮方原发性肝癌
- 多因微效在中医药治疗肿瘤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杨早
- 关键词:抗肿瘤中医药疗法
- 蕃荔枝化合物L2-11对Heps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对Heps荷瘤小鼠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免疫的影响。方法:给予Heps荷瘤小鼠不同剂量的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连续8天,停药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和NK细胞活性;观察ALT、AST、BUN、SCr和血常规。结果: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的20mg/kg、10mg/kg组能显著抑制Heps荷瘤小鼠的生长(P<0.05),平均抑瘤率分别为48.52%、35.55%,其中20mg/kg组疗效和5-FU相当;同时L2-11能显著提高Heps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而对荷瘤小鼠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影响。结论: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理部分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 张晓春彭海燕邓旭坤任凤梅项晓人杨早章永红
- 关键词:肿瘤中药药理学
- 豆楮方对人肝癌细胞株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豆楮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豆楮方含药血清,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豆楮方含药血清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均有抑制作用,对HepG2的最高抑制率为91.48%,对SMMC7721的最高抑制率为89.42%,抑制肝癌细胞的效果优于含5Fu血清。
- 彭海燕张晓春杨早章永红
-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株抗癌效应体外实验研究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情况
- 番荔枝总提取物防治肝癌作用和机理研究
-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人类疾病谱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肿瘤研究已逐渐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的重点和焦点。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防治工作现在还远不如人意。番荔枝科植物及...
- 杨早
- 关键词:番荔枝抗肿瘤作用肝癌二乙基亚硝胺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补精气化瘀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补精气化瘀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实验动物模型,设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补精气化瘀毒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7d,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称体重,摘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并对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癌细胞bcl-2/bax表达、癌病理进行观察。结果:补精气化瘀毒方在连续7d120mg/kg、60mg/kg、30mg/kg的剂量下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制率可分别达68.38%、58.08%、46.32%;补精气化瘀毒方可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可使荷瘤小鼠肝癌组织中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补精气化瘀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 严娟彭海燕张晓春杨早杜斌王明艳许冬青叶丽红章永红
- 关键词:脾指数胸腺指数基因蛋白表达
- 豆楮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体内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豆楮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体内抑制作用。方法将肝癌Heps肿瘤细胞悬液以0.2mL/只量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24h后将已接种的小鼠随机分组。各组分别用药7d,停药后24h将小鼠摘眼球放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豆楮方体内肿瘤抑制率为46.85%,且对荷瘤动物的肝肾功能保护作用明显优于5-Fu阳性对照组。结论豆楮方具有抗肝癌及保护荷瘤动物肝肾功能的作用。
- 彭海燕章永红杨早张晓春俞晶华叶丽红
- 关键词:豆楮方肝癌小鼠
- 番荔枝总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番荔枝总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方法按改良的SoltFarber氏方法制作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利用免疫组化、血清和组织生化等检测方法,观察番荔枝总提取物对DEN诱发的肝癌形成的影响。结果番荔枝总提取物与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各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肝组织匀浆和血清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含量,以及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脏组织中bax免疫组化表达很少,bcl-2免疫组化表达较多;而番荔枝总提取物组bax免疫组化表达较多,bcl-2免疫组化表达较少。结论番荔枝总提取物能抑制癌前病变,延缓DEN诱发大鼠肝癌的发展,但不能阻断DEN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
- 杨早章永红彭海燕张晓春项晓人任凤梅朱虹叶放李祥俞晶华蒋建华
- 关键词:肝癌二氯甲烷二乙基亚硝胺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