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斯迪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汉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3篇癌患者
  • 2篇术后
  • 2篇腺癌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应激
  • 1篇心理应激状态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患者
  • 1篇应激状态
  • 1篇中毒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效果

机构

  • 4篇汉中市人民医...
  • 2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4篇杨斯迪
  • 1篇凤雷
  • 1篇牛江平
  • 1篇张久红
  • 1篇曾加礼
  • 1篇熊富贵
  • 1篇韩文斌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患者评判性护理联合亲情式关怀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评判性护理联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及对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评判性护理联合亲情式关怀,2组均进行1个月护理,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2组首次下床、术后72 h睡眠、上肢肿胀消退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焦虑量表(SAS)、Zung抑郁量表(SDS)对2组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2组治疗后患肢肿胀、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应激状态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首次下床、上肢肿胀消退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术后72 h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回避、屈服、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患肢肿胀、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评判性护理联合亲情式关怀用于乳腺癌患者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应对能力,降低心理应激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杨斯迪冯红娟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应激状态术后并发症
预知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效果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预知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汉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胃癌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知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和护理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肠道功能等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排便周期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胃溃疡、吻合口瘘或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呕吐及发热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采用预知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心,促进肠道生理功能改善,辅助良好的身心状态,促进其预后改善。
杨斯迪冯红娟凤雷
关键词:胃肿瘤肠道功能
胰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循环的护理效果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循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肿瘤外科收治的78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2个月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胰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循环模式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杨斯迪冯红娟
关键词:胰腺癌围术期护理品管圈PDCA循环
早期床旁紧急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早期旁紧急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急诊收治的各类中毒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中毒种类、从服毒至抢救时间及合并器官损害等情况无显著差异的两组:灌流组(n=150,于中毒后1.8h内进行血液灌流)和非灌流组(对照组,n=130,仅予以常规洗胃、导泻等一般性治疗)。观察两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肺水肿纠正时间、抽搐终止时间、解毒剂应用剂量及死亡例数、生化酶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灌流组意识障碍纠正时间为(3.0±0.5)h;肺水肿平均纠正时间为(2.5±0.4)h;抽搐终止时间为(9.7±1.2)h;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用量为(26±2.5)mg;死亡数为5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0.8)h,(4.9±0.7)h,(18.5±4.2)h,(47±6.5)mg,12例,均P〈0.051。结论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措施方法中,早期进行床旁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急诊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韩文斌张久红牛江平熊富贵曾加礼杨斯迪
关键词:血液灌流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