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延坤

作品数:31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封堵
  • 9篇动脉
  • 8篇缺损
  • 8篇间隔缺损
  • 8篇房间隔
  • 8篇房间隔缺损
  • 7篇介入
  • 6篇未闭
  • 6篇封堵器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病
  • 5篇预后
  • 5篇肌病
  • 5篇房颤
  • 4篇导管未闭
  • 4篇动脉导管
  • 4篇动脉导管未闭
  • 4篇左心
  • 4篇介入治疗
  • 4篇房颤患者

机构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杨延坤
  • 14篇郑宏
  • 11篇周宪梁
  • 8篇张戈军
  • 8篇徐仲英
  • 6篇蒋世良
  • 6篇金敬琳
  • 6篇田涛
  • 5篇赵世华
  • 5篇杨帆
  • 5篇孟旭
  • 4篇徐争鸣
  • 4篇吕滨
  • 3篇李世国
  • 3篇胡海波
  • 3篇兰天
  • 3篇杨新令
  • 3篇兰天
  • 3篇肖嫣
  • 3篇张莹

传媒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2篇中国心脏大会...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打印技术指导下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下腔型房间隔缺损一例被引量:15
2015年
患者男性,8岁,因外院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下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于2014年9月来我院诊治。患者平素易感冒,体力、耐力较差。
杨帆郑宏吕建华杨新令杨延坤庞英梁芳张戈军徐仲英蒋世良吕滨孟凤云郝保健
关键词: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超声心动图检查
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被引量:25
2014年
3D (3-dimensional,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航天工业、建筑设计、汽车制造、文物保护等领域。医学上则多见于人工肝、人工耳及人工骨骼等方面,而该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上的应用,国外虽有不少研究,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皮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报告如下。
杨延坤郑宏徐争鸣孙鑫杨新令兰天吕滨杨帆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
老年左室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6年
目的关于左室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的旨在评估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08年至2014年在阜外医院经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确诊为LVNC的老年患者(年龄兰60岁)。结果研究共入选32例患者(年龄65±5岁,男性占75%)。心脏超声未确诊的有12例(38%)。在接受冠脉影像评估的18例患者中,6人(33%)合并冠心病。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预激综合征的患者。有3例患者失访。对余29人随访期间(3.0±2.1年),9例(31%)患者死亡。Cox生存分析显示既往有晕厥史(HR:21.04;CI:1.78-248.78;P=0.0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HR:1.13:CI:1.01-1.24;P=0.03)、左室射血分数下降(HR:0.87;CI:0.78-0.98;P=0.02)、存在钆对比剂延迟强化(HR:7.70;CI:1.14-73.08;P=0.04)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LVNC在超声检查时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冠心病在老年患者中较常见,而先天性心脏病和预激综合征少见。老年IVNC患者有较高的死亡率。
田涛杨坤璂崔锦钢蔺亚晖杨延坤张禅那肖嫣李岳华周宪梁惠汝太
关键词:老年患者预后
合并左室心尖室壁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目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合并左室心尖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pical aneurysm,LVA)是HCM一种不常见的临床类型.既往报道较少...
杨坤璂肖嫣刘亚欣田涛杨延坤周宪梁
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评价
目的:对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 17例患者,男3例,女14例,年龄36.8±14.6(15~63)岁,体重57.35±7.55(47~75) kg,术中均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
孙鑫杨延坤郑宏徐争鸣徐仲英蒋世良赵世华张戈军吴文辉吕滨兰天凌坚金敬琳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双心室受累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绝大部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受累部位为室间隔及左心室各壁,在临床工作中,右心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往往被忽略。本文旨在总结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双心室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信息,为临床工作提供初步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董雪琪张迪杨延坤范鹏孟旭张莹徐亮刘亚欣周宪梁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双心室心原性猝死预后分析
单鞘管输送多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
目的:对单鞘管输送多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9例多孔房间隔缺损患者,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33.4±16.3(15~59)岁,身高163.78±9.61 cm,体重59....
杨延坤孙鑫郑宏
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旨在评估汉族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end-stage hyper trophic cardiomyopathy,ES-HCM)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至2013年在阜外心血...
杨延坤肖嫣杨坤璂田涛周宪梁
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有学者认为它是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更有许多国家已将3D打印技术作为国家战略规划。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研究,3D打印技术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医学技术。在心血管领域,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面,这一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杨帆杨延坤郑宏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解剖形态研究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耳解剖形态特征,以为左心耳封堵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入选2010-12-15至2014-04-15行射频消融手术前PAF患者46例及窦性心律患者92例,所有患者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
杨延坤杨帆郑宏吕滨兰天杨新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