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坤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杂交
  • 3篇胭脂鱼
  • 3篇南方鲇
  • 2篇野外
  • 2篇野外采集
  • 2篇杂种
  • 2篇稚鱼
  • 2篇投饵
  • 2篇投饵量
  • 2篇放流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种群
  • 1篇杂交后代
  • 1篇增殖放流
  • 1篇饲养
  • 1篇同类相残
  • 1篇头骨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齐口裂腹鱼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通威(集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雅砻江流域水...

作者

  • 9篇杨坤
  • 5篇宋昭彬
  • 4篇张修月
  • 3篇武佳韵
  • 2篇吴波
  • 2篇刘匆
  • 2篇杨世勇
  • 1篇廖宇峰
  • 1篇张风
  • 1篇严太明
  • 1篇李妮
  • 1篇杨志荣
  • 1篇李明雄
  • 1篇周宇
  • 1篇杜宗君
  • 1篇胡会然
  • 1篇雷毅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淡水渔业
  • 1篇四川动物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第二届中国西...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野外采集和人工繁育胭脂鱼形态差异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有效区分野外采集和人工繁育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群体,对四川省水产研究所(SCC)、宜宾珍稀水陆生动物研究所(YBC)、重庆市万州水产研究所(WZC)的150尾人工繁育胭脂鱼和长江干流泸州(LZW)、木洞(MDW)、万州(WZW)的112尾野外采集胭脂鱼进行了形态学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形态学差异系数分析显示:WZC和YBC形态较相似,而与SCC在背鳍长/体长、尾鳍上叶长/体长、眼径/体长等特征上区别明显;WZW与MDW形态相似,而与LZW在臀鳍基后尾柄高/体长、吻长/体长、头长/体长、眼后头长/体长、头高/体长等特征上有区别;WZW与SCC形态相似度较大,而MDW与WZC、YBC形态相似度较大。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分析无法有效区分野外采集和人工繁育胭脂鱼群体。
武佳韵吴波杨坤邓员平张修月宋昭彬
关键词:野外采集放流
基于投饵量和规格差异条件下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鲇(S.asotus)♂杂种稚鱼的互残特性
为研究杂交对鱼类同类相残的影响,通过在养殖条件下设定投饵量和规格差异两种限制性因子观察了南方鲇♀×鲇♂杂种稚鱼的互残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种南方鲇和鲇,尤其是南方鲇而言,杂交鲇稚鱼的同类相残并未减轻,也说明在养殖中试图...
杨世勇杨坤刘匆张风张修月宋昭彬
关键词:鲇鱼杂交后代投饵量
文献传递
鲇(♀)×南方鲇(♂)杂交F1胚胎发育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人工授精获得鲇(Silurus asotus)♀×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杂交受精卵,对杂交F1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以期了解杂交鲇早期发育特征并进一步验证鲇与南方鲇杂交的可行性。用0.3%胰蛋白酶液对受精卵进行脱黏处理,在Leica MZ16 A体式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拍照。早期每隔15 min观察一次,发育至原肠胚阶段后每隔30 min观察一次。受精卵及胚体大小长度等用Leica DC500照相系统自带软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鲇(♀)×南方鲇(♂)杂交受精卵呈圆球形,草绿色,吸水后膨胀,卵径(2.50±0.14)mm,卵膜外形成一层较厚胶膜且黏性较强。在水温(24.5±0.6)℃的情况下,受精卵在受精后48 min形成胚盘,1 h 35 min开始卵裂,4 h 23 min进入囊胚期,7 h 22 min时达到原肠胚期,11 h 23 min发育至神经胚期,随后进入器官分化和逐渐完善的阶段,28 h 49 min开始出膜,40 h 33 min全部出膜。杂交胚胎的平均受精率为89.7%,孵化率为55.3%,初孵仔鱼畸形率为5.9%,表明南方鲇与鲇的精卵不亲和性程度较小,二者杂交可行。总体上看,鲇(♀)×南方鲇(♂)杂交F1胚胎发育时序、器官分化进程与其母本鲇基本相同,呈现"偏母遗传"特征。
杨世勇杨坤刘匆张凤堂张修月宋昭彬
关键词:胚胎发育杂交南方鲇
无色杆菌属菌株对孔雀绿染料脱色机理的初步探讨
孔雀绿是一种合成的N-甲基二氨基三苯基甲烷类染料(N-methylateddiaminotriphenymethane),易溶于水和乙醇,为深绿色结晶状固体。研究发现:孔雀绿的化学官能团三苯甲烷是一种致癌物质,并能在鱼体...
李妮李明雄胡会然杨坤杨志荣
文献传递
齐口裂腹鱼头骨系统解剖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常规方法对齐口裂腹鱼的头骨进行了解剖观察。齐口裂腹鱼头骨由脑颅和咽颅组成,脑颅狭长,各骨片之间衔接十分紧密,额骨扁平且狭长,约占据整个脑颅背面一半面积,副蝶骨形似宝剑,咽齿发达,左右对称,齿式为5.3.2~2.3.5。头骨数量多,膜骨在头骨表面,有眶蝶骨,上枕骨接顶骨且不与额骨相接,具尾舌骨、下舌骨,鳃盖骨边缘光滑等特征说明齐口裂腹鱼属于较低等的硬骨鱼类。
杨世勇廖宇峰杨坤严太明杜宗君
关键词:齐口裂腹鱼头骨
野生和人工繁殖饲养胭脂鱼形态差异研究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属于鲤形目、亚口鱼科,是迄今所知亚口鱼科分布于我国及亚洲大陆的唯一种.由于近年来的酷渔滥捕,胭脂鱼野生种群近于灭绝,为了保护和恢复胭脂鱼资源,相关单位已先后向长江投放...
武佳韵吴波韩俐羽杨坤宋昭彬
关键词:胭脂鱼野生种群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茜素红耳石标记在短须裂腹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正>在雅砻江流域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中,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是率先实施放流的鱼类之一,也是目前放流规模最大的鱼类。本研究使用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标记短须...
杨坤黎树刘晓帅甘维熊邓龙君宋昭彬
文献传递
基于投饵量和规格差异条件下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鲇(S.asotus)♂杂种稚鱼的互残特性
为研究杂交对鱼类同类相残的影响,通过在养殖条件下设定投饵量和规格差异两种限制性因子观察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鲇(S.asotus)♂杂种稚鱼的互残特性。具规格差异的杂交鲇在饱食和饥饿状态...
杨世勇杨坤刘匆张风张修月宋昭彬
关键词:同类相残杂交投饵量南方鲇
文献传递
野外采集和人工饲养胭脂鱼耳石微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分别检测了人工饲养和野外采集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耳石微结构特征。根据透明性的差异,可将耳石划分出暗区和亮区两部分,63.16%人工饲养胭脂鱼的耳石具有明显的亮暗区界限,暗区大小为0.17 mm±0.03 mm;14.81%野外采集胭脂鱼的耳石亮暗区界限清晰,大部分亮暗区界限模糊或没有亮暗区差异,暗区大小为0.14 mm±0.06 mm。人工饲养和野外采集胭脂鱼耳石中心核直径分别为13.10μm±1.87μm和11.14μm±1.74μm,原基个数分别为1个和1~2个。人工饲养胭脂鱼耳石标记轮1~3条,生长轮宽度为2.14μm±0.59μm,宽度均匀,波动幅度小;野外采集个体耳石标记轮1~7条,生长轮宽度为2.54μm±1.12μm,波动幅度相对较大。生长轮宽度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为2.5处可将94.59%的人工饲养胭脂鱼耳石聚在一起,聚类结果与微结构特征检测结果基本吻合。人工饲养与野外采集胭脂鱼耳石的亮暗区、生长轮宽度、标记轮等微结构特征差异明显,可用于两者的识别。
雷毅周宇杨坤武佳韵张修月宋昭彬
关键词:胭脂鱼野外采集人工饲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