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武
- 作品数:31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磷酸活化-微波热解法制备污泥吸附剂被引量:2
- 2013年
- 以污泥吸附剂的碘值和其对铬的吸附去除效果为考察指标,对制备污泥吸附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微波辐照时间330 s,磷酸浓度为40%及磷酸与污泥原料的液固比为2∶1,空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A的性能要稍优于氮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N,但前者的得率稍低于后者,总体来讲,两者相差不大。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制备工艺,无需通入保护气体。
- 张伟张伟杨柳李黎武徐舜开
- 关键词:污泥吸附剂
- 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结合我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实际情况,探讨了通过工程理论教学、实验及实践教学三大关键环节及提高地方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简介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些具体措施与效果。
- 张纯李黎武龚丽
-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工程实践能力
- 人工湿地在帽峰山森林公园污水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生态水处理技术,通过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工程流程,工艺设计方法,并得出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是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 李黎武
- 关键词:污水治理人工湿地生态水处理植物
- GIS环境下枝状配水管分配流量的计算被引量:1
- 2003年
- 针对GIS环境下枝状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各配水管段流量的方法——递归方法.分析了递归原理、链式表的建立以及递归算法的具体实现等,并以实例阐述了递归计算的各步骤.
- 龚亮李黎武
- 关键词:城市给水管网配水管管段流量水力计算GIS
- 城市用水量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利用小波网络构造模型的优化组合函数,建立了城市用水量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将非线性组合函数的拟合转化为小波网络参数的估计,采用遗忘因子法训练网络的权值,利用递推预报误差算法训练尺度因子和平移因子.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与自适应数据和函数变化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克服了线性组合预测方法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 李黎武施周
- 关键词:城市用水量小波网络
- 基于小波支持向量机的城市用水量非线性组合预测被引量:9
- 2010年
-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小波框架理论,建立了城市用水量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介绍了该模型的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SM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例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与适应数据和函数变化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可用于供水系统调度的用水量预测。
- 李黎武施周
- 关键词:城市用水量支持向量机小波函数核函数
- 基于拓扑理论确定多水源管网供水区域及绘制等压线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3
- 2001年
- 利用供水管网图形的拓扑矩阵 ,提出了一种在管网水力计算基础上逐级搜寻水源的供水区域和绘制管网等压线的方法。并在AutoCAD2 0 0 0平台上用VBA编程直接调用水力计算结果实现供水区域、供水分界线的图形显示。
- 李黎武许仕荣施周
- 关键词:给水管网等水压线
- 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湖南城市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特点,从认识实习、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对该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市政工程学科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实践的专业特点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理念,以提高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效果为目的,构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系列实践教学平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系列实践教学平台结构体系的组成包括一个中心、四个模块实践教学实施层次。
- 张伟张纯李黎武汪爱河
- 关键词: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改革
- 应用风险分析方法确定取水泵站主电机功率储备系数
- 2007年
- 从取水泵站工况特点和运行调度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水泵运行轴功率并可能造成配套电机过载的主要因素。在合理调度的前提下,应用随机风险分析方法定量地描述水泵配套电机功率储备系数与水泵配套电机过载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随机风险分析的水泵配套电机功率储备系数的计算方法。实例计算分析表明,合理确定水泵配套电机功率储备系数可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和效率,节省设备投资。
- 李黎武施周
- 关键词:取水泵站电机过载风险分析
-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被引量:6
- 2010年
- 针对给水排水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探索依托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方法。以互惠双赢为原则,促进校企多层面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依托企业开发实践教学资源,更新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服务企业,稳固合作基础,培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在服务中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套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 李黎武张伟
-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