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地方建筑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与实施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地方建筑院校的特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强化实践性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 徐文总刘瑾赵青春李真任琳胡先海
-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筑教学改革
- JY-1型纳米改性硅丙外墙乳胶漆
- 刘瑾袁如恩李真陈晓明王爱国张峰君王翼勇
- 该项目研制出有机硅单体含量4-5%的新型硅丙乳液,同时利用离子交换法经过特殊的浓缩和稳定工艺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纳米硅溶胶,并使其对硅丙乳液进行复合改性,得到性能优异的硅丙乳胶漆基料,再生产出该外墙乳胶漆。由于纳米硅溶胶与硅...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胶漆硅丙乳液离子交换法纳米硅溶胶
- 提高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被引量:5
- 2011年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是高分子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之一。如何提高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高分子专业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点。综合前人的教学经验,结合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合理的实验内容的设置以及引入较强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了在提高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中的思考。
- 覃忠琼李真
- 关键词:教学效果
- 新型水溶性聚氨酯半酯扩链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 2008年
- 采用三羟甲基丙烷、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和二乙二醇、均苯四甲酸酐为原料,利用本体和溶剂热反应在120~130℃保温反应3~6h,分别制备出了酸酐的单酯化产物(简称半酯)和二酸酐的双酯化产物(简称双半酯),并将合成出的半酯用于聚氨酯的扩链反应。通过FTIR、HNMR表征、水溶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出了所预期的半酯产物和水溶性聚氨酯,且用邻苯二甲酸酐半酯扩链合成出水溶性良好聚氨酯。
- 刘瑾李真杜林
- 关键词:扩链剂水溶性聚氨酯
- 聚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被引量:5
- 2010年
- 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为骨架、聚乙二醇(PEG)为工作物质的新型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PEG和几种不同的相变材料分别进行DSC测试,对PEG分子量为4000的相变材料进行非等温DSC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EG相比,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降低12.3℃,相变焓降低45 J/g。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由2000依次增加为4000,6000,10000,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分别为44.8,52.9,63.8和74.3℃,相变焓分别为142.9,203.2,190.1,231.4 J/g,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升温速率增加,PEG分子量为4000的PCM的相变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47.4,50.0和53.1℃。
- 覃忠琼王峰李真
- 关键词:聚乙二醇相变储能材料相变温度
- 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行为研究被引量:17
- 1998年
-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系统研究了不同硬段、相同软硬段结构的样品,不同扩链交联剂,及不同硬段含量等因素对相同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样品随硬段含量的升高而热稳定性降低,扩链剂的种类不同(胺类或醇类)对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影响不大,硬段的刚性增强(MDI的刚性强于TDI)有利于热稳定性的提高,结果还表明聚氨酯的最大降解速率所出现的温度Tmax通常由软段的降解引起,与硬段及其含量关系不大。
- 刘瑾李真罗筱烈
- 关键词:聚氨酯弹性体弹性体热降解橡胶
- 催化氧化石油沥青氧化机理探讨被引量:6
- 2000年
- 从对 H3PO4、Fe Cl3、改性 Al2 O3等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氧化石油沥青反应过程中的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 。
- 李真刘瑾
- 关键词:石油沥青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含短侧基低分子量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探讨被引量:9
- 2011年
- 利用合成的马来酸酐柠檬酸酯类大单体(MACA)与丙烯酸(AA)、烯丙基磺酸钠(SAS)等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出一种含短侧基低分子量的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红外光谱、黏度、水泥净浆流动度和ζ电位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该减水剂有较好的分散性,且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性较好,无泌水离析现象;该减水剂与水泥粒子的塑化机理符合静电斥力与空间位阻理论。
- 周科利刘瑾李真
- 关键词: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低分子量Ζ电位水化
- 聚醚型氨酯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利用Sol Gel共聚合反应制备出聚醚型氨酯酰亚胺 (PUI) /二氧化硅 (SiO2 )杂化材料 .利用NMR、FTIR、TG、DSC及SEM等测试手段对性能进行了基本表征 .FTIR研究结果发现在 10 0℃下能同时完成有机相PUI的亚胺化和无机相SiO2 凝胶网络的Sol Gel转变 .TG及SEM发现SiO2 含量为 9wt%时SiO2 聚集相粒径在 0 2~1 0 μm之间 ,耐热性明显提高并达到最佳 ;发现SiO2 含量的增加其颗粒粒径不断增大 ,并不断聚集成大粒径SiO2 相 ,有机和无机相分离明显 .DSC研究显示 ,SiO2 相的引入 ,对杂化材料聚醚软段富集相的Tg 不产生明显影响 .
- 刘瑾李真马德柱
- 关键词:杂化材料原位合成溶胶-凝胶法纳米复合材料
- 高分子基础实验的优化与改革被引量:3
- 2011年
- 为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分层次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我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融入科学、节约、环保的理念,对高分子基础实验体系、内容、组织与运行、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整体优化和改革。使实验成本得到降低,污染物明显减少,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高分子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 李真刘瑾任琳覃忠琼赵青春徐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