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琨琨
- 作品数:28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WISP2和Slug表达与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WISP2和Slug表达与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共56例,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分为两组:无远处转移组(n=32)和远处转移组(n=24)。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种组织中的WISP2和Slug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WISP2在无远处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为53.13%(17/32),WISP2在远处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为16.67%(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在无远处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为25.00%(8/32),Slug在远处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为70.83%(1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WISP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的Slu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癌组织中WISP2阴性、Slug阳性表达者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生存率更低。
- 李月霞任艳霞杨晓艳李琨琨
- 关键词:SLUG子宫内膜腺癌远处转移预后
- 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则survivin ,VEGF ,b FGF和CD3 4在 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 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b 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 5 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survivin ,VEGF ,b 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成正相关 ;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 ,b 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 ,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 王黎李琨琨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杨荟玉
- 关键词:SURVIVINVEGFB-FGF大肠肿瘤肿瘤血管形成肿瘤微血管密度
- 无痛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3180例被引量:2
- 2006年
- 吴慧丽李琨琨
- 关键词:无痛胃镜上消化道疾病麻醉
- 雷帕霉素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评估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of rapamycin,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抗炎及抑制癌变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我院55例UC患者,35例通过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加用雷帕霉素治疗10d后,对照组20例为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加用安慰剂,观察电子结肠镜下溃疡面在治疗前后愈合比较,并检测治疗前后黏膜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变化,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抑炎因子IL-10变化,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抑癌基因PTEN、PHLPP、Rb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口腔溃疡,2例患者因出现腹痛、排黏液脓血便加重而终止,余32例完成该研究,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其中结肠镜下可见治疗后溃疡面明显减少,局部黏膜愈合较快;黏膜核因子NF-B(0.116±0.026)、C o x2(0.035±0.12)、促炎因子I L-6(13.25±3.78)表达量明显减低(P<0.05),抑炎因子IL-10(67.23±5.03)检测量增高(P<0.01),抑癌基因PTEN(0.212±0.18)、PHLPP(0.312±0.43)、R b(0.285±0.15)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TNF-(19.24±3.2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帕霉素作为免疫抑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可减轻UC炎症反应;并可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预防UC黏膜癌变.
- 吴慧丽张利李琨琨肖兴国肖锋罗金键
- 关键词:雷帕霉素溃疡性结肠炎PTENRB
-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BV DNA水平较低,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LT、AST、TBi L水平显著上升(P<0.05),Ch E、Al 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EA、AFP、CA125和CA199水平较低(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能够明显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各指标水平,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肖兴国吴慧丽李琨琨
- 关键词:核苷类药物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肿瘤标志物
-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4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4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19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病案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60例和观察组5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总率低于常规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早期联合抗生素治疗方案能显提高Hp清除率,改善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曹砚杰吴慧丽靳莉李琨琨
- 关键词:HP阳性胃溃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 结肠息肉样早癌患者早期血清炎症因子变化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求结肠息肉样早癌的早期相关性炎症因子及抑癌基因指标,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样变350例患者,电子结肠镜下息肉行粘膜切除(EMR)或剥离(ESD)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结肠息肉样早癌变病例120例,检测血清促炎因子TNF-a、IL-6、Cox2及抑炎因子IL-10水平,并检测组织抑癌基因APC、PTEN、PHLPP的表达及230例单纯腺息肉患者与200例查结肠镜提示结肠粘膜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活检证实结肠息肉癌变组与单纯结肠腺息肉组、正常结肠组比较,血清促炎因子IL-6、Cox2表达量增高(P<0.05),抑炎因子IL-10检测量减低(P<0.01),抑癌基因APC、PTEN、PHLPP,表达水平减低(P<0.01),血清TNF-a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清一些促炎症因子及抑炎症因子检测水平变化,与结肠息肉组织抑癌基因表达基本相一致,能对部分结肠早癌筛查及诊断提供临床指导,促炎症因子及抑炎症因子可能参与结肠息肉向早癌的演进。
- 张利吴慧丽姚俊芳李琨琨肖兴国
- 关键词:促炎因子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36例
- 2006年
-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36例)仅应用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针,疗程28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肯定。
- 罗金键李琨琨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 奥美拉唑对老年人NSAID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预防作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老年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胃黏膜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奥美拉唑组30例。对照组均单独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奥美拉唑组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每日20mg。4周后对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1.8%,奥美拉唑组未见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对照组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17.6%,奥美拉唑组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为13.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过程中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能减轻消化道症状、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 李琨琨赵雅彬
-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奥美拉唑老年患者
-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三联用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实验组治疗临床疗效(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胸痛、烧心、吞咽不适、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183,P=0.096)。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曹砚杰吴慧丽靳莉李琨琨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三联用药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