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瑜
-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路同行——浅谈基础教育与创造思维被引量:2
- 2008年
- 在基础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手巧",提高他们的"手头表现能力";但更需要从中去开发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心灵--心智",鼓励他们去寻找差异,释放潜能,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应该说,基础阶段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黄金时段,这方面的训练越早进行越容易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成长也越有利.所以在基础教育中我总是利用一切的教学机会去发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几年下来,竞发现所有学生,虽然专业不同但创造思维却都是如此的"深不可测",总是令人惊叹不已.而要让创造思维融入基础教学,关键在于学生要始终带着一种创造的心态;教师的作用在于给予学生相应的方法,帮助并启发他们捕捉灵感、开启"慧眼".……
- 李洁瑜
- 关键词:创造思维技法训练
- 基于设计类型学的潮州麦秆画传承与创新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潮州麦秆画是源于农耕社会的一种民间艺术。"设计类型学"强调对物体本质的识别,以及将这种本质在另一对象中进行再造的可能。基于设计类型学的潮州麦秆画传承与创新方法研究的意义也就在于:运用设计类型学的方法论寻求潮州麦杆画的"现代变型",寻求运用现代设计手段演绎传统非遗文化的可能。
- 李洁瑜
- 关键词:内核结构再创造
- 以类型建构节约型社会多维度空间的低碳设计创新与实践
- 2015年
- 设计类型存在于客观世界包罗万象的形式和结构中,是对物象本质的一种识别。在设计类型中建构多维度空间的低碳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够绕开缤纷复杂的表面现象而切入到内核的根源性实质。文章从反思类型、行为类型、本能类型对多维度空间低碳设计创新与实践进行分析,在设计类型学的坐标体系中解读和建构多维度空间低碳设计的类型框架,从而传达低碳生态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
- 李洁瑜
- 关键词:低碳设计
- 升级改造、创造参与的可能——住宅空间低碳用品设计与实践的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首先研究住宅空间低碳用品的设计策略,并用它们指导教学实践和设计实践;在系列低碳设计创新与实践当中,强调升级改造能力、创造共同参与的可能,在过程中实现设计的附加值。
- 陈鸿雁袁铭栏李洁瑜
- 当代纹样艺术创新研究——以中国美院鱼拓工艺专利为例
- 2020年
- 在今天这个科技昌明的年代,信息技术的崛起,为这种基因协同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面向。身处创新年代,时代与纹样设计需要一个协同式的转身。当代纹样的创新研究,探讨的是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协同连接,以及时代取向和意义取向的整合性。中国美院鱼拓工艺系列专利及其所衍生的文创产品,通过纹样的串引将不同的鱼造型应用在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中,用不同角度呈现高速转换中文化基因的当代协同创新。
- 李洁瑜
- 左岸的诗意--品评王受之速写
- 2021年
- 速写是艺术家记录自己创作历程和心灵感悟的艺术手段,这和自然社会、文化思想紧密相连。王受之的速写作品便是他的游记,不仅能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欢喜之情,更能通过画面感悟到人生百味。往往是这些平凡、真实的场景才最能震撼观众的心灵而产生强烈的共情。好的绘画不会装腔作势,画蛇添足,好的画家会忠实地描绘出寻常市井间的社会生活场景。
- 李洁瑜
- 关键词:心灵感悟速写画蛇添足人生百味
- 低碳家居用品设计的教学实践
- 2012年
- 首先研究低碳家居用品的设计策略,并用它们指导低碳家居用品的教学实践和设计实践;在系列低碳设计的实验当中,强调升级改造能力、实现设计的附加值;成果通过低碳的展览方式让大众参与和体验。
- 陈鸿雁袁铭栏李洁瑜
- 关键词:教学实践
- 日常创新——岭南乡村有机构成设计的低碳视角
- 2017年
-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在日常材料上进行创新与设计,使其更方便于人们的生活。所创诸物在史学家眼中是历史的见证,在科学家眼中是发明的开端,从有机构成设计的角度分析是物与造型的创造。尊重自然,在万物共生的有机整体中积极发挥人的创造性;有制约地选择低碳的日常创新方式是岭南乡村有机构成设计所探索的重点。
- 李洁瑜陈鸿雁
- 关键词:岭南地域
- 低碳家居用品的设计策略和实践研究
- 首先,分析低碳的概念及其在当下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国家和广东的'十二五规划'都提出要实现低碳发展);其次,运用环保材料,深入研究低碳家居用品的设计策略;在策略的引导下,进行低碳家居用品设计的教学实践,并举办专题展览...
- 陈鸿雁李洁瑜袁铭栏
- 关键词:家居用品低碳理念环保材料
- 文献传递
- 低碳导向的主题构成实训教学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1.研究缘起
日本的构成学者水谷武彦曾在《构成教育即是创造性教育》中这样阐述构成:“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材料、物质、工具与器物等加以检讨,用新的眼光去看它,并加以鉴赏或予以制作,构成教育就是指导如何去把握这些要领的教育。”
- 李洁瑜陈鸿雁
- 关键词:教学研究创造性教育实训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