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知母
  • 2篇知母宁
  • 2篇体外
  • 1篇胆酸
  • 1篇滴眼
  • 1篇滴眼剂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制剂
  • 1篇制剂学
  • 1篇肾动脉
  • 1篇肾动脉栓塞
  • 1篇肾功能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肾脏病变
  • 1篇栓塞
  • 1篇牛磺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4篇李沙
  • 2篇甄宏
  • 1篇杨仁杰
  • 1篇梅和珊
  • 1篇蒋杰
  • 1篇向继洲
  • 1篇张玉
  • 1篇王凯平
  • 1篇石朝周
  • 1篇张宏志

传媒

  • 2篇中国药师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知母宁的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作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检测知母宁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不同药物加入方式下知母宁的体外抗HSVⅡ有效率,并检测其抑制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及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知母宁表现出对HSVⅡ333的综合抑制作用和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后续复制增殖作用,其抗病毒有效率(ER%)最高达80%,这两种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均约为0.8mg/ml。知母宁浓度≥2.08mg/ml时能显著抑制HSVⅡ,ER%最高达95%。知母宁还有较弱的预防病毒吸附作用。知母宁抗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表明,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低浓度药物抗病毒有效率呈减小趋势,在高浓度时(≥2.08mg/ml)其病毒抑制强度基本维持稳定。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知母宁可明显削弱病毒的感染性,知母宁组病毒的-lgTCID50值较病毒对照组的下降值呈增大趋势,其下降百分比维持稳定,约为40%。结论知母宁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效果好,且其抗病毒作用具有多个作用点。
李沙甄宏蒋杰向继洲
关键词:知母宁抗病毒作用
牛磺胆酸钠滴眼剂的制备及药效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以胆酸为原料合成牛磺胆酸钠 ,制备了牛磺胆酸钠滴眼剂 ,并对其 p H值、渗透压及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通过动物实验证实 ,该滴眼剂无明显刺激性。在此基础上 ,以家兔为实验动物 ,采用兔眼石灰碱烧伤模型进行药效学观察 ,结果表明 ,牛磺胆酸钠滴眼剂有较显著的疗效。提示 :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备的牛磺胆酸钠滴眼剂对治疗眼科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开发价值。
王凯平张玉石朝周梅和珊李沙
关键词:牛磺胆酸钠滴眼剂制剂学药效学
天然多糖材料微囊肾动脉栓塞对肾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研究海藻酸钠 壳聚糖微囊肾动脉栓塞对肾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多糖材料海藻酸钠与壳聚糖制备的海藻酸钠 -壳聚糖微囊 (ACM )为栓塞剂 ,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进行兔肾动脉栓塞 ,于术前及术后 1,2 ,4及 8周检测血常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 ,动物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术后初期肾功能有所下降 ,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从血管造影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看 ,健侧肾未发生任何变化 ,栓侧肾随栓塞时间延长出现大片弥漫性凝固性坏死 ,体积与重量不断减小 ,未出现血管再通且无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ACM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 ,使用方便 ,是一种较理想的血管栓塞剂。
李沙张宏志杨仁杰
关键词:肾动脉栓塞肾功能肾脏病变
知母宁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考察知母宁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作阳性对照药物,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知母宁不同加药方式对甲型人流感病毒H1N1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时效关系。结果:知母宁对甲型人流感病毒具明显的综合抑制作用及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复制增殖作用,这两种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0及0.76mg·ml-1。知母宁对病毒吸附的预防作用弱,无直接杀伤病毒的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知母宁在低浓度抗病毒有效率呈减小趋势,在高浓度时(≥1.4mg·ml-1)其抗病毒能力基本不变。同时知母宁可明显降低病毒的感染性。结论:知母宁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甲型人流感病毒作用。
李沙甄宏
关键词:知母宁
共1页<1>
聚类工具0